三江汇流、交通便捷,商贾往来、名角云集,弦乐和鸣、鼓锣喧天,唱腔丰润、粉墨登场,戏路宽广,争妍斗艳,引得十里八乡、市民工匠争相观看……
合川,地处嘉陵江、涪江、渠江汇合之处,是川东北物资集散地,也是川剧的“老窝子”。川剧形成于清朝乾隆至嘉庆时期,而合川的川剧班社,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最兴盛的时间是民国年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历时近百年。民国年间,合川川剧名角云集,融合了各条河道的声腔、戏路,先后有10多个川剧科班成立,涌现出了大量合川籍的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然而,笔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兴艺术的冲击,合川川剧的生存和发展遭遇了众多难题与困境。
“川剧作为一门‘国粹’艺术,正面临着即将‘破碎’的局面,合川川剧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难题和传承困境。”1月6日,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合川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良明对此显得忧心无比。
昔日盛况 演戏看戏蔚然成风
据李良明老人讲,早在唐朝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其实说的就是四川重庆等地的川剧艺术名声在外。合川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创办了川剧班社——燕春班,使得合川川剧艺术,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
那么,川剧在合川何以如此繁荣呢?李老说:“合川地处三江汇流之处,水路上通南充、绵阳、达州,下达重庆、武汉、上海,区内自古以来山青水秀、人阜物丰、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因而,川剧在合川历来十分活跃、丰富。早年间,各城乡会馆、宗祠、寺庙大多建有戏台、乐楼,有的富户宅舍亦有戏楼台榭。因当年的娱乐形式不多,演戏看戏蔚然成风,十里八乡赶来观看的空前盛况可想而知。”
合川川剧繁荣的另一个原因,是合川自民国二十年(1931)才有一家电影院,除此以外没有其它娱乐活动,川剧成为人们娱乐活动的主要部分。合川城区同期有三、四家戏院同时演出。人们除了看戏外,自娱形式也主要是座唱川剧,尤其是农村,没有戏院,业余川剧组织遍及村里。
另据资料记载,1932年,由合川人李明德、何焕清、谢福庭等5人对合川川剧班社进行整顿,合股经营,称“新燕春班”,在合川中和舞台演出,形成“座地园子”。1939年,成都三益公一班由合川肖家场人肖树人、合川龙市人刁廉全带领来合川,与燕春班合并,改名“新兴三益公”。次年,新兴三益公400余人分为3班。第三班由肖树人、刁廉全带领去永川演出,因演员流失而解散;第二班由朱泰安带领到铜梁,与魏洪穆的“四合公”合并,组成洪泰班,1947年到重庆德胜舞台演出,改名胜利川剧团。
正因为当时演戏看戏的蔚然成风,合川成立了专门培养川剧人才的机构叫科社或科班。甚至一些工商界的老板家中,长期养有鼓师、琴师,配有服装道具,遇有喜庆之事,或空闲之时,聘请专业演员,或邀集业余爱好者,登台演出,或举行座唱。
巡演东欧 受到多位国家领导接见
1954年3月,从小受川剧耳濡目染的李良明考入了心仪的合川新艺川剧团,师从当时享誉川渝的川剧表演艺术家罗素春。尽管,当时的他年仅14岁,剧团仍要求他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跑到3公里外的野外练声1个小时,然后再跑回来。吃过早饭后,师父又让李良明上午练唱腔,下午练表演。最难熬的就是练表演时下腰、劈叉、翻跟头等,虽然这些都是基本功,但要练好委实不容易。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川剧艺术中的“四功(唱、做、念、打)”、“五法(手、眼、身、发、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练就其中每一项都会付出常人想不到的艰辛。每个艺术家舞台上的光环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刚开始的几个月,李良明和其他同伴几乎天天在汗水和泪水的浇灌中度过,可是师父的一句“学得出来吃艺饭,学不出来吃气饭”,让李良明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为了把韧带拉好,李良明每晚都劈着叉睡觉。
1959年,经过5年的苦练,19岁的李良明作为四川省唯一入选人员,跟随中国川剧团成员到东欧4国巡演,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邓小平等中央领袖亲切接见。“那是我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作为一名川剧演员,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青春是在川剧发展最繁荣的时期中走过……”
李老告诉笔者,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他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61年,在龙市一天连续演了5场《白蛇传》,台下是人山人海,很多小孩都被挤哭了,其中一个小孩要上厕所,一时无法挤出人群,只好从人们的头上爬出去。
青黄不接 川剧艺术尚待普及
合川川剧在整个川剧班社剧团中,历来都以“纪律好,行当齐全,服装道具高档”著称。
1960年2月,在成都八宝街影剧院,举行了一次川剧界具有历史意义、承前启后的特大盛会——四川省川剧老艺人示范演出,有近百名川剧艺术家荟萃一堂,同台献艺展风采。这次“群英会”从2月15日开始,到2月28日落幕,历时14天,共演出21场,上演脍炙人口的拿手剧目85个。而担负这次盛会“班底”工作的,正是合川川剧团。当时全省专业川剧团有240多个,为什么把这一光荣使命交给一个县级剧团呢?时任省委宣传部部长明朗几经考察后,看中了合川川剧团的“纪律好,行当齐全,服装道具高档”,便点名确定的。
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川剧渐渐走起了下坡路。而今,整个合川的在职川剧演员仅有10人,其中最年轻的也已经43岁了。
“表演川剧,离不开乐员。一场川剧的表演最少需要7名乐员,而合川目前只有一名乐员。”采访中,合川区艺术团团长蒋世明告诉笔者,“因为表演市场越来越窄,现在的年轻人对学川剧几乎都没有兴趣。”
为了改变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原合川川剧团导演、77岁高龄的邱永江于2011年发起“春禾戏剧进校园”活动,到全区校园无偿招收学徒,可摊子连续摆了半个月,都无人问津。为了引发年轻人对川剧的兴趣,他现场表演起“变脸”绝活,总算招到了几个学生。可是几周培训课过后,这些孩子都表示父母不让他们来学了。原因是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即使学会了川剧也不一定派得上用场,还耽误了正常的学习。
薪火相传 有你有我也有他
或许,很多合川人都不知道,合川川剧曾经有多么辉煌。
1983年5月,合川川剧团新编的大型古代川剧《阚泽荐陆》参加四川省首届振兴川剧调演,获精神文明奖、演出奖、舞美奖;1984年,四川电视台全剧录播《阚泽荐陆》;1991年,为配合重庆市公安局“打拐”工作,由谢伯淳创作、邱永江导演的大型现代戏《少女怨》在全市上演30余场,其中3个选场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播放,受到了多级党委、政府表彰;1996年,合川川剧团表演的《巴蜀锣鼓喜迎春》荣获重庆市川剧大赛一等奖;1999年,合川川剧小戏《算八字》,获全国“曹禺杯”戏剧大赛入围奖。
2002年9月,合川川剧团与歌舞团合并组建为重庆合川钓鱼城艺术团,后更名为重庆市合川区艺术团。可此时,昔日演戏看戏蔚然成风的盛况不再。如何让合川川剧再现繁荣,让合川川剧的艺术光芒继续传承下去呢?
2009年4月,合川区文广新局、艺术团、戏剧家协会联合邀请了四川省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昌林、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助理、国家一级导演宋天伟、重庆市艺术学校副教授李明华以及绵阳、德阳、永川、潼南、铜梁等各地川剧演职员和数十名业余票友举行了“川渝川剧艺术研讨会”,就川剧现状及继承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讨,并公演3场,演出折子戏13个,对弘扬川剧艺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仅如此,合川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的编剧兼戏剧评论家谢伯淳花费将近30个春秋搜集和整理资料,编著出版成《合川戏剧史话》;邱永江也将自己的艺术人生出版成《艺海求索 我的戏曲生涯》,书中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一生所学的川剧知识,希望以此将合川川剧能传承下去。
“当下,就合川川剧的保护与发展而言,市场化是一条必经之路。”采访中,蒋世明就合川川剧的保护与传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市场化道路并非简单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而是在充分尊重合川川剧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使其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