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的古老丰富,在中国的戏曲里是数得着的。所谓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加上高腔四大本,弹戏四大本,江湖十八本。随便哪个角落拈来一出戏,一唱段,一表演,就够我们今天费劲消化的。这个影响了川人几百年的艺术形式,有太多值得汲取的智慧,总结的经验。那么长的时间里,有川人太多高亢激越的抒发,太多幽默风趣的表达,太多风华绝代的故事。大幕开启又落下,红人登台众星捧月,曲终人散归于冷寂。今天,我们从为数众多的川剧典籍中选取诸多经典,阅读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川剧的历史,熟悉川剧剧目,与一代代的川剧艺术家、剧作家对话,了解这门丰富、精彩的文化。

凤舞桐声天下闻

匈奴梦

阳友鹤,有“川剧梅兰芳”之誉,是川剧界成就卓著的一代艺人。他特别擅长饰演旦角,其戏路宽广,闺门、青衣、鬼狐、刀马、花旦、奴旦皆能。在川剧表演艺术,尤其是旦角表演方面被称为承上启下的大家。

阳友鹤先生生于1913年,1984年去世。1991年,为了抢救和发展阳派艺术成果,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集阳先生关于戏剧理论、表演、剧本、唱腔等方面六十年表演经验于一体的综合集子《一代桐凤——阳友鹤文存》。

书名中“桐凤”二字,来自于阳先生的艺名——筱桐凤。而艺名“筱桐凤”,则来自于唐代诗人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中的两句诗:“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对一个以唱戏为职业的艺人来说,“雏凤清于老凤声”,不仅是说其技艺超过前辈,更实指其嗓音清脆、圆润,如幼凤凰之鸣声。而阳友鹤先生在其成长为川剧艺术大师的过程中,却多有波折。

阳友鹤1913年诞生于四川省彭县濛阳场(今成都市彭州市濛阳镇),八岁时入成都一个叫“金兰科社”的戏班学戏。十四五岁时随戏班子到川南泸州、叙永一带演出,渐渐有了名声。没想到的是,十六岁时因进入青春期变声,而不能发出圆润的声音。“倒嗓”本来就给了少年阳友鹤极大的打击,街上的小孩子不懂事,却还给他取了个“哑钢板”的外号,整日追着叫。阳友鹤没有气馁,而是每天带着一个坛子到离城三四里的山下去练嗓子。每天天不亮,打着灯笼来到城边等开城门。到了那个叫“百子园”的地方,对着坛子喊,对着井水喊。经过三年的苦练,嗓子终于有了好转。阳友鹤后来能以“筱桐凤”的艺名享誉戏曲界,跟这三年的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一代桐凤——阳友鹤文存》厚厚两本,上册包含阳友鹤先生谈川剧表演艺术的文章,与友人的书信往来,阳翰笙、巴金、艾芜、沙汀、周企何等名人写给阳先生的祝函、诗词,以及见诸报刊的吊唁文章;下册则是从阳先生一生表演过的两百多出剧目中精选出的部分剧本、唱腔等,高腔有《北邙山》《别宫出征》《贵妃醉酒》《白蛇传》等,胡琴戏有《絮阁藏梅》《女探母》《活捉三郎》等。

无疑,阳友鹤先生为川剧艺术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而《一代桐凤——阳友鹤文存》则是其精神财富的载体。

且看旦角之美

何傻记

拿着《川剧旦角表演艺术》这本书,仅从封面就能体味到它身上的沧桑。封面上,是川剧名旦阳友鹤扮演穆桂英的黑白剧照,“她”身背令旗,右手持着长枪前刺,显得飒爽英姿。

这个动作,川剧术语叫“花枪”。在书中,有一个小节专门进行了详解。“花枪”又分为八个步骤:举枪,拧枪,分枪,回枪,左胁枪,搭枪,拖枪,端枪,梭枪。

每个步骤都配有图片,以及动作分解。梭枪这个动作,其详解如下:“右手执枪,还原,一个反转,左手推枪,向右手一梭,右手顺捋住枪缨处,左手向左指,左顾,快步。”按照梅兰芳先生的说法,“这种带图解的教材,好像《芥子园画谱》的方法一样,把成幅的画按照树、石、水、山、屋宇、人物、桥梁等分解为个体的图说。”

该书通过二百余幅照片,介绍了川剧旦角的基本动作,包括步法、推衫子、身法、毯子功、眼法、水袖、把子等十四种。上文提到的花枪,则又是把子功之一种。

这本供旦角演员或表演理论研究者使用的专业书,在今天看来,或许过于冷僻了,但在当年其实是有着众多“票友”的。1959年8月出版后,不到一年,又出了第二版。其实,这本书的诞生也颇具传奇过程。

1956年6月,文化部委托中国戏曲研究院举办了第二届戏曲演员讲习会,阳友鹤先生参加了这一届讲习会。在总结自身的表演经验时,阳先生拍摄了一些照片,以便更清晰地讲解,没想到却大受欢迎,其他演员纷纷要求另洗照片。阳先生的报告随即在《戏曲研究》发表,受到众多读者追捧,纷纷要求出版单行本。后来,在周总理的特别关照之下,阳先生又在北京留了两个月,不厌其烦地补拍照片,《川剧旦角表演艺术》终于成书。

这本专业的图书,其实折射的是阳先生的广阔胸怀和对后辈无私的提携。在川剧史上,阳友鹤不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大师,也是一位桃李满园的戏曲教师。川剧旦角“十姊妹”,皆出自阳友鹤门下;川剧名角陈书舫、廖静秋、许倩云、张巧凤、刘世玉、张光如、刘芸、萧开蓉、左清飞、郭成筠、筱舫都曾正式拜他为师。魏明伦曾形象概括:忆往昔前辈蜀伶可由桐凤代表,看今朝川剧旦角半是友鹤门生。

阳先生的表演艺术也超越了川剧,影响到了京剧、评剧、越剧、绍剧等各大剧种。新凤霞、常香玉、红线女、傅全香、王文娟等大师级人物都曾向其讨教。1982年,六小龄童出演《西游记》期间,曾到成都川剧院专程拜望阳友鹤,讨教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塑造。此后,二人一直通过书信交流,探讨技艺。正因为这种广阔和无私,在戏曲界阳先生赢得了“名家之师”的雅号。

在《川剧旦角表演艺术》一书中,还有阳友鹤先生对表演经验的总结,借《秋江》《打神》《貂蝉》《金山寺》等剧目,探讨了对陈妙常、穆桂英、貂蝉、白娘子和青儿等的人物刻画和内心把握。阳友鹤先生已经逝去,重温这本奇书,无疑,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情探川剧 经典背后的人和事

涉川

如果你没有看过川剧当中最著名的剧目之一《情探》,没有关系,如果你从来没有看过一出川剧,没有关系,如果你对川剧的表演和唱腔不尽熟悉,没有关系,如果你对川剧的名戏名角都不够了解,没有关系。

你还是可以从这本书的任何一个章节进入,从任何一个页面切入作者的叙述。作者对18出最为经典的川剧剧目以及它们的表演者和其他创作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从他们真实的口述中,从作者娓娓的记述里,读者可以了解到川剧最有代表性的那些戏,那些人,那些背后的故事。

川剧的古老丰富,在中国的戏曲里是数得着的。那么长的时间里,有川人太多高亢激越的抒发,太多幽默风趣的表达,太多风华绝代的故事。大幕开启又落下,红人登台众星捧月,曲终人散归于冷寂。可是,这个剧种的魅力就在于,不管世事变化,总有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被它打动,为它痴迷,为它钻研,为它奉献。

《情探――川剧经典剧目访谈记》这本书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入手,十多位川剧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的经历不尽相同,从事川剧的时间也有早有迟,但是,却有一根红线始终贯穿在他们的行为当中,那就是被这门艺术的魅力打动,为这门艺术改变了自己所有的人生,但是,他们当中几乎每一个人,在铅华洗尽的时候,回望自己的川剧人生,都还是激情难却,痴情不改。

从这样的角度看川剧,自然会给人一种少有的角度,也是作者把那出著名的川剧剧目的名字作为书名的原因,一个“情”字,穿越古今历史,连接前世今生,超越尘世和仙境,凡俗和高雅,草根和上层,通过川剧舞台,把人生的各种情感情愫情缘都得以表达。

川剧之情,首先在其浓烈,书中讲述的几个著名川剧旦角演员,从已经过世的阳友鹤、陈书舫、竞华,到健在的筱舫、竞艳,到正当年华的陈巧茹、王玉梅,他们在舞台上或千娇百媚,或浓情蜜意,或决绝果敢,或聪慧伶俐,把川人浓烈的情感表现到极致,这也是川剧旦角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点,川人鲜明的性格通过一个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和角色演绎,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展示出来,难怪有人说,要想了解四川人,从川剧入手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

书中讲述的陈书舫之于《柳荫记》,竞华之于《三祭江》,筱舫之于《拷红》,竞艳之于《赵盼儿》,左清飞之于《绣襦记》,陈巧茹传承的《焚香记》,王玉梅传承的《燕燕》,通过其人其戏,把川剧艺术最精粹的内容通过其人其戏表达出来,台上台下,情铸其中,既有名戏的台前幕后,更有戏比天大的浓烈情感。

川剧之情,还因其一种自在和机趣,书中讲述的几个著名川剧小生和丑角演员,从蓝光临、晓艇,到大师级别的周企何,到川剧名丑刘金龙、刘成基、唐云峰,到任庭芳、陈保全、廖小宣。他们或把川剧小生的风流俊逸、温文尔雅演绎得让人痴迷,也可以把川剧小生的瓜嗲媚秀或者穷酸落魄演绎得入木三分。他们更把川剧最富特色的丑角的戏谑风趣、娇憨嬉戏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川人的草根情怀、生命态度、幽默智慧,在一出出丑角戏里得以尽情展示。直到今天,川剧的影响力因为各种原因和从前最鼎盛的时期有差距,但是川剧丑角的许多幽默方式,抖包袱的技巧,还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在民间传承着。

书中讲述的蓝光临之于《情探》,晓艇之于《乔老爷奇遇》,周企何之于《投庄遇美》,刘金龙之于《金台将》,陈保全之于《拉郎配》。这些川剧名戏通过这些优秀的演员用尽心力,表现才华的演出,成就了一个一个的舞台经典和传奇故事。

著名演员蓝光临说,中国因为《红楼梦》有了“红学”,而川剧因为《情探》应该有“情学”。其言恳切,其情真挚。但愿这本名为《情探》的小书,能够为将来的“情学”贡献一份心力。

延伸阅读

《苦吟成戏》

魏明伦著,1989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属文艺探索书系,内收“四姑娘”“巴山秀才”“岁岁重阳”“易胆大”“潘金莲”5部川剧剧目及评论文章和剧作者的创作感言。“巴山秀才”演出后广获好评,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潘金莲”上演后在全国性的激烈争论中轰动一时。《苦吟成戏》是读者了解魏明伦早期创作成就的首选之书。

《川剧剧目辞典》

了解川剧,剧目是一个很不错的角度。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对川剧传统剧目进行了广泛的征集与有计划的整理,相继出版了多种川剧剧本的汇编、丛刊、选集、专集等等。而这本《川剧剧目辞典》,下限为1998年,共收川剧剧目共6000余个,其中正式成条的4000余个,全面、真实反映了川剧剧目的历史沿革与艺术风貌。

《川剧梅花谱》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演员的荣耀,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戏剧报》设立,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寓意激励青年戏剧演员在表演艺术上的刻苦钻研。在截至本书出版之时,在24届评选中,由四川省戏剧家协会推荐参评的四川省川剧演员中,有16人获“梅花奖”。《川剧梅花谱》便是对“梅花奖”得主的介绍,也是了解川剧演员不可不看的好书。

《胡度文丛》的启示

唐思敏

百花齐放的中华戏曲艺术由“同而不同”的全国各地方戏组成。所谓的“同”,是指戏曲的普遍共性;所谓的“不同”,是指各地方戏的个性特色。正因为如此,博大精深的川剧文化便孕育和构建出极有鲜明艺术个性的评论、理论。在这方面取得各种成就的人不少,胡度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胡度,安徽无为县人,1949年6月,19岁的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随军到重庆后才开始作“戏改”工作。从此,胡度从一个四川话都听不大懂的“下江人”到成为一个在川剧艺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川剧人”。在从事川剧50余年中,与张德成、周慕莲、刘成基、琼莲芳等众多各行当川剧名家结为亦师亦友的艺术知音。他从记录整理川剧名家演员“谈艺录”,广泛搜集、两次梳理《川剧艺诀释义》基础工作起步,到深入研究川剧艺术理论、川剧文化、川剧美学、艺术学理、人文思想。

《胡度文丛》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该书上卷在《迁想妙得》总题下由“川剧艺诀释义”“周慕莲谈艺录”“川剧艺闻录”及本章“迁想妙得”组成。川剧“艺诀”是多代川剧名家、艺人在多年的舞台演出中不断“悟”出来的演唱经验的智慧结晶。偶举几例,如“戏无情不感人,戏无理不服人”;“别人哭的是泪,演员哭的是戏”;“一套程式,千万性格”;“一合锣鼓半合戏,三分唱七分打”;“腔无情,不见人。腔不巧,不见好。腔不美,淡如水”;“功保戏,德保人”等等。

上卷的《周慕莲谈艺录》是精采的篇章。川剧同其他地方戏一样,演出以演员为中心。要评论研究演出,演员当然是“第一对象”。听他们说技谈戏、话艺、讲从艺经历、侃人生百味,这样才能更贴近舞台、洞知演员、对接读者,不空不泛、落地开花。

由“闻道品艺”“名家述戏”“艺事留言”等文构成的《胡度文丛》中卷的《艺海听潮》;下卷的《一信音蜀戏》则由“竹琴三国戏”“清音曲词选”“川剧四叶集”组成,这都是胡度先生以川剧为主轴的艺术视野广阔、涉猎丰富多彩、多年心血灌注所得重要华章,构筑了胡度先生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层天的文化艺术人生。这既可见胡度一生所取得的重大艺术成就,又给川剧界、艺术界创造了一笔弥为珍贵的文化财富。

徐棻 戏中深藏的智慧

木子

2010年四川戏剧界的一件大事,就是徐棻的《徐棻剧作研究论文集萃》和《徐棻剧作精选(上、下卷)》的出版,虽然是两套书,实际是一个整体,记录的是一个剧作家一辈子的智慧和情感,当代戏剧家中,四川当得起这个殊荣的,除了魏明伦,就是徐棻了。

徐棻是半路出家写戏,是造化弄人。但正因为这个“半路”,反而成了徐棻的优势,成了川剧的幸事。川剧创作上因为徐棻而发生的改变,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里,有目共睹。在她作为专职编剧跻身川剧界,写下了大型舞台剧近40部,小戏13部,剧目奖、编剧奖获奖无数,因出演她的戏获得二度梅的演员田蔓莎、陈巧茹两名,梅花奖5名,文华大奖5名等等。2009年,在徐棻从事艺术创作六十年之际,省委宣传部、省振兴领导小组和省文化厅对徐棻的戏剧生涯做了个总结。《徐棻剧作精选(上、下卷)》出版,收录了徐棻的戏剧代表作品 等,在随后举办的首发仪式上发表的“徐棻文艺创作60周年研讨会”的论文,再加上不少以往数十年间评论徐棻戏剧作品的文章,以及徐棻本人对戏剧的一些论述,又结集出版了《徐棻剧作研究论文集萃》。

徐棻是北大毕业的中文系高材生,从她的教育背景和学养来看,她的戏剧创作一定是不同于旧时代的改改匠,她的创作不可避免地会有对传统戏曲的吸纳基础上的改造和探索,从《燕燕》《王熙凤》到《田姐与庄周》,从《欲海狂潮》到《死水微澜》,她一直追求着“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巧妙结合,古典美与现代美的有机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她的戏在舞台虽然通常都很洗练简略,但是她作品中渗透着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觉醒却是丝毫遮挡不住的。徐棻的创作使得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重生,她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文化意义。因此,《徐棻剧作精选》的出版,不仅是徐棻个人创作才华的展示,也是每一个想要了解川剧艺术在当代发展转型的文本上的重要读物。

50年来徐棻不曾间断过戏剧创作,更由于她的戏剧创作能够与时俱进,所以从研究她的文章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位剧作家的成长过程,也可以了解中国戏剧50年来的发展与现实状况,《徐棻剧作研究论文集萃》的价值,不仅在于深入地研究了一位剧作家,还在于深入地反映了半个世纪的中国戏剧;不仅为中国戏剧半个世纪的发展解析了一个例证,还在于为后来者了解和研究这半个世纪的中国戏剧提供了一份鲜活的、翔实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徐棻说,从剧作中选出一些自以为有点意思的剧目,编撰成册,将来,当中国完成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转型,进入繁荣富足的有序状态时,戏剧艺术也会走出目前的生存困境。希望到那个时候,这本册子也能起到它记录了一段戏剧史的作用。

从《清言戏语》走近左清飞

王小遂(著名戏剧理论家、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原会长)

左清飞是在上世纪50年代戴着红领巾进入川剧圈的。当时,新生的共和国正生机勃勃,百业复苏。许多老艺术家利用各种演出机会,使出浑身解数,尽展艺术才华。这让十来岁的艺徒左清飞看得目迷情惑,心驰神往。她深信自己“注定该吃这碗饭”。后来,她有幸拜在著名表演艺术家阳友鹤门下,得到老师的悉心传授,受益多多。同时,她还不放弃一切学习机会,如饥似渴,转益多师。她听周慕莲讲《情探》,向薛艳秋学《醉酒》,向胡漱芳学《打神》,向琼莲芳学《放裴》,向胡裕华学《打雁》,等等。左清飞能趁他们健在的时候得到亲传,较之后来者,真个是难逢难遇的幸运。由此奠定了她扎实的传统基础。

随着演出实践的增多,艺术经验的丰富,使左清飞意识到川剧艺术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前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于是她一面精心投入新编剧目的演出;一面尝试对有的传统老戏作些新解释、新处理。她改《醉酒》,改《三娘教子》,乃至“冒险改《情探》”。这些尝试得到了老师的支持,观众的认同。她也逐步从“临摹”走向了求新求精,寻求自己。

在她演出的众多剧目中,仅《绣襦记》一剧就演出达三百余场,左清飞带着她美丽的李亚仙深深走进了广大观众心里。并以她的聪颖好学、锐意进取,以她的舞台成就、艺术修养和戏风艺德,被公认为新一代川剧旦角中的佼佼者,实至名归地进入了川剧表演艺术家的行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集子就不只是左清飞个人艺术生涯的记述,而且是可供川剧史论研究的宝贵资源。

在左清飞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中,李亚仙的温婉柔情(《绣襦记》),姚小春的纯情烂漫(《桃花村》),邓夫人的睿智刚烈(《困邢州》),王春娥的慈祥母爱(《三娘教子》),老年董竹君的沧桑练达(《都督夫人董竹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信,如前所述,凡是她在生活里所感受过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得意落寞,都已化为春泥春雨,在她的艺术创造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书尽览川剧风貌

石鸣

如果要问什么最能代表巴蜀文化的特性和四川人的思想、性格,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说,非川剧莫属。这并不仅仅因为川剧是四川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还在于川剧从诞生到兴盛到式微再到振兴,在很多方面都一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贴得非常紧密。所以老舍曾如此感叹:“川剧根基很深。”

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文化),川剧从诞生之初,就与世俗文化和世俗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其形态也是雅俗混杂,在某些声腔中,甚至是俗大于雅。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在推行文化改造的年代,川剧曾经历了剧烈的内容改造。

电影、电视等新的娱乐形式出现后,川剧曾出现了长时间的低迷,直到近十年才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重新认识而出现振兴。现在喜欢川剧的,不仅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喜欢川剧的人多起来,想要更深地了解川剧艺术的需求于是也多起来。

要了解川剧,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去剧院里,酣畅淋漓地看上几十上百本传统剧目(不但看折子戏,还要看全本戏)。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那么转而求诸书,从书里来进行一些了解,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近十年来出版的内容比较全的,应该就是2002年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辑、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川剧表现手法通览》了。

《川剧表现手法通览》是一本详细介绍川剧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汇编书籍,厚达600页。该书编者在前言中说,在撰稿和编辑过程中,撰稿者和编辑始终遵循四点原则:原创性、独特性、系统性、多样性。通览全书也可发现,上述四点原则,其实也是该书内容的四个特点。书分上下编,从舞台调度、时空处理、角色代换、画面组合、功法特技、帮唱伴奏、脸谱服饰、砌末道具、形神内外、真假虚实、粗细繁简、悲喜庄谐、夸张衬托等十六个方面,详尽介绍了川剧艺术的舞台表现特点和艺术表演特点。可谓看一书而能知全貌。而且,书中许多文章都是举例引出所谈内容,所以阅读轻松,印象深刻。若能仔细看完,川剧的概貌,大抵也就能了然于心了。

延伸阅读

《川剧艺术形象谱》

《川剧艺术形象谱》由重庆市川剧研究所、重庆戏曲杂志编辑部合编,1992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印有100个彩色艺术形象造型,并有角色、剧目、剧情、脸谱、服饰、形象特点、表演要求、造型来源、扮演者的文字记述。对川剧演员具有实际指导的参考性,对读者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川剧艺术概论》

《川剧艺术概论》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8年出版的一本川剧理论研究专著,该书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了川剧的起源、发展、现状,川剧剧本、声腔、角色、音乐、表演、舞美的特点,并梳理介绍了川剧的主要流派和主要班社。虽是理论书籍的架构,但行文并不刻板,内容详尽,例证丰富,阅读轻松。

《中国川剧通史》

《中国川剧通史》是一本了解川剧源流的佳作,作者介绍了明代川剧的诞生条件与背景,还考证了诞生之初川剧的剧目、场地等等,清代川剧达到高峰,出现了《梅花梦》《六种曲》《燕台花事录》等诸多戏剧经典。作者又从周秦的巴蜀歌舞、汉代四川的“巴渝戏”、唐代的“蜀戏”,宋代的“川杂剧”入手,探讨川剧产生的土壤。

川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