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等,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湖北烙印。上周,2017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在武汉经历了接连24日的演出后圆满落幕,16个省市区的17家地方戏曲院团献艺江城,让戏迷们过足了瘾,也让武汉这个“戏码头”再次热闹起来。上世纪30年代的大汉口,曾经是与北京、上海、天津并称的“戏码头”。近年来,武汉的戏曲演出频繁,本土佳作不断涌现,众多戏迷活动逐渐发展为品牌。昔日的武汉戏码头,正在再次走向繁荣。

历史

戏码头与戏曲的不解之缘

湖北是文化大省、戏曲强省,武汉不仅孕育了有400年历史的汉剧,进而滋养了京剧,浓浓的“湖广韵”保留到现在。在这里,走出了一代宗师谭鑫培,还让楚剧、越剧等其他东西南北的地方戏种在这里找到落脚的土壤。

“武汉之所以是当年的戏码头,正因在此演出多、观众多、剧种多,剧团也多……” 武汉楚剧院副院长王文华这样表示。上世纪30年代的大汉口,名角荟萃,戏院林立,与北京、上海、天津并称为中国“戏码头”。

武汉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曾这样形容:“不论什么级别的艺人,演出什么样的戏种,只要本事过硬,都可以在武汉落地生根,就连相对陌生又没有名角儿的扬剧都可以在武汉连演一个月。”

到了鼎盛时期,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京剧名家,粤剧名家红线女,越剧名家袁雪芬,评剧名家新凤霞等,都曾经来武汉“拜码头”,足见“戏码头”武汉在当时对戏曲文化的交流融合起到的推进。

发展

创新推动地方戏曲艺术发展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以“鄂派黄梅戏”演出《妹娃要过河》的湖北土家风情拉开会演的序幕,而武汉楚剧院的《万里茶道》,用汉商文化和创新楚剧为会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两部湖北特色的演出一首一尾衔接起34场精美的大戏,也展现了近年来湖北地方戏曲艺术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

近年来,湖北省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和规划,全面部署湖北戏曲振兴发展工作,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提升湖北京剧在全国的地位,做强汉剧、楚剧、黄梅戏、荆州花鼓戏等剧种,增强阳新采茶戏、郧阳二棚子、山二黄、文曲戏、提琴戏等稀有剧种活力,抢救保护荆河戏、堂戏、梁山调等濒危剧种。

如今,戏曲艺术除了延续经典,更多了创新特色。《妹娃要过河》就是鄂派黄梅戏的代表。黄梅戏从安徽回到“娘家”湖北,30多年发展中,湖北黄梅戏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在编导、表演、声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艺术创新,渐渐形成鄂派黄梅戏特色。

该剧女主角、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院长杨俊透露,自己因不愿重复过去曾经远离舞台7年:“可以说,‘妹娃’让我找到了鄂派黄梅戏的方向,那就是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特色。”

而会演上压轴的楚剧《万里茶道》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作为湖北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楚剧曾于2006年入选国务院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其开放性的特点,该剧的创作中保留楚剧的韵味,又融入了多样化现代音乐的品质和多元化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楚剧曾是流行音乐,在大街小巷传唱”,王文华这样形容当年的流行程度,但他也强调,在当下,剧种不创新发展肯定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在立足本剧种的艺术特色和艺术品质的基础上,要和时代接轨,这样才能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角度和需求。”

未来

新老戏迷热土繁荣“戏码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省各地活跃着大大小小的戏迷会、票友会、票房超过500家。

据统计,去年一年湖北省戏曲进校园和戏曲振兴经费投入超过2亿元。而去年来,湖北省按照中宣部、文化部统一部署,推动戏曲进课堂、演出进校园、学生进剧场、名家上讲台,目前已建立600多个高校戏曲社团和4000多个中小学校戏曲兴趣小组。

武汉多所高校都开设有京剧、昆曲等社团和选修课,高校戏曲社团之间的交流也很频繁。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戏曲的传承要想发展需要走向年轻人,高校群体是戏曲研究和推广的重要群体。

除了此次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近年来,武汉先后举办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六届京剧艺术节、第二届中国歌剧节等国家级艺术会节活动,推动了各个戏剧种类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成为武汉“戏码头”繁荣的助力。(记者 纪文君)

(摘自 《长江商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