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高龄的熊剑啸老人唱了一辈子戏,虽然对很多往事已经模糊,但对9岁登台、毛主席点名看《葛麻》、赴朝慰问演出等记忆犹新。这些,是这位楚剧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生精华的浓缩。

9岁登台唱大戏

熊剑啸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耳濡目染。9岁时,拜名丑胡玉山为师,取名小玉珊,当年便登台演出。“我在台上演奶声戏、娃娃戏,别人演出拿6块钱,我就已经可以拿9块钱了。”因为演得好,他很受观众喜爱。

抗战时期,熊剑啸参加了楚剧抗敌宣传二队,1938年随队离开武汉,辗转重庆、内江、泸县。“重庆有一个大娘子剧院,天天演戏。布景新式,服装多样的楚剧让观众耳目一新,很受欢迎。”这一演就是8年,直到抗战结束,熊剑啸回到武汉,在民众乐园继续演戏。

此时的熊剑啸已是声名赫赫,跟袁璧玉、陈梅村并称“三桃园”。当年的民众乐园,京剧、汉剧、楚剧、越剧、豫剧、花鼓戏等一样不少。为了打破“越剧无男,楚剧无女”的成规,熊剑啸等开办了女演员培训班,第一批招了10个女生,其中17岁的徐良英成了熊剑啸的爱人。

《葛麻》中的活葛麻

熊剑啸一生刻画了许多经典人物形象,“葛麻”最具代表性。

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在北京举行。田汉到武汉挑选剧目,看中了熊剑啸的《葛麻》。在北京演出后,《葛麻》和熊剑啸都一炮而红。“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这部戏的评价都很高。”熊剑啸说,“晚上和周总理共进晚餐,周总理说《葛麻》很好,很有阶级感情。”“文革时期,毛主席在病中还点名要看《葛麻》。”

此后,《葛麻》到京津沪穗、鄂湘粤桂等地巡演,楚剧红了半个中国。1953年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受到了军民喜爱。至今,《葛麻》在东南亚华人社区仍备受欢迎。 1956年《葛麻》又被搬上银幕,大获成功。

楚剧传承靠后人

“楚剧要传承,自然要有学习和创新。我们从别的剧种移植过来的《江姐》、《杨乃武与小白菜》、《都印》等都不错。”熊剑啸说,楚剧还没有到最辉煌的时候,还在继续发展当中。剧种的兴衰要看有没有接班人。“我很愿意把技艺教给晚辈,只要愿意学,我都愿意教。”

回顾这一辈子的艺术人生,熊剑啸说:“我是从一而终,绝不三心二意的,唱楚剧就要把楚剧唱到最好。”(记者/陈熹 实习生/刘辉 通讯员/刘家军)

(摘自 《湖北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