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梨园界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种传授形式可以通过窝子班、科班等来实现,也可采用更为直接、更为灵活的“父辈教子女”方式进行,因此,当今戏曲界出现“梨园世家”不少。比方说,京剧中梅兰芳从他父辈起,传承到他的儿子梅葆玖,至少已经历了三代;豫剧中常香玉也是从她父亲,到她的三个女儿,也传承了三代。至如今,京剧“谭门”创造一个记录,已传承了七代,无人可比,堪称梨园佳话。在河南,还有一个“百年老字号”的梨园世家,它,就是本文介绍的浚县大平调,被誉为西路平的“张派”。

大平调资深研究者李景星先生曾说:“如果说要给浚县大平调著书立说,那么张玉琴一家七代的从艺经历,就是一部完整的西路大平调史。”就是说,“张派”已传承了七代,但我查找资料,到张玉琴这一代,已是“五世家传”无可置疑,再往下推,后两代仅一语带过,也没有出过名演员,似乎没有翔实文字史料作为“七代”的支撑。所以本文标题中,我使用了“五世家传、三代名优”的词语,这样说来,“张派”传承了五代,出了三位名家,还是非常可信的。

这五代传人依次为:张润田——张泽厚——张兴明——张发旺——张玉琴。三位名家是后三位。

下面叙述这五代,为避免混乱起见,称谓一般采用当今健在的张玉琴的称呼叫法。即张润田称为高祖,张泽厚称曾祖,张兴明称祖父,张发旺自然就称父亲了。

过去唱戏的被称为“戏子”,不能入祖坟,“好唱家”也没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所以他们的生平简介几乎为空白,所以写这篇博文时,只能从一些文字资料中扒拉一些只言片语,凑合成此文。

(一)“张派”前两代传人——张润田和张泽厚

张玉琴的高祖张润田、曾祖张泽厚都是大平调西路平艺人。滑县高郎柳村人。

清乾隆十五年,地方志记载,“自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一直有西路大梆戏。”更为详实的文献史料,是清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之后,“清光绪年前,浚县西街有个叫端木光仁的人,是端木子贡后裔,是国子监贡生,它在家蓄养大梆戏戏班,俗称端家班。”大平调资深研究者李景星称,“端家班的领班主演便是张玉琴的先祖张润田。”

张润田是西路大平调知名演员张法旺(道妞)的曾祖父,张润田和张泽厚父子演艺精湛,念唱俱佳,使得端家班红极一时。

大平调“张派”前两代的文字资料仅有这些。第三代传人张兴明的资料就相对比较多一些。

(二)“张派”第三代传人——张兴明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有一个叫头皂平调的大平调戏班建于浚县,由县衙头皂班首寇老奎出资创办并兼管主。班址设在头皂下处(今浚县前街北段路东),衣箱系从彰德府购置的“棉花头”戏衣。艺人多来自浚县、滑县等地。掌班就是张玉琴的爷爷张兴明,他小名黑妞,工大、二红脸。其“唱腔宏亮,吐字真切,音韵圆满,戏功高深,表演精湛”,颇享盛名,被誉为“黑大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这个戏班领班主演还是张玉琴的爷爷、张法旺的父亲张兴明,主要演员有凤旭(黑头)、汪包成(文武小生)、奎妞(二红脸)、刘廷合(青衣兼武生)、刘庆德(花旦)。该班行当齐全,阵容整齐,擅演以黑红脸为主的袍带戏。代表剧目有《哭头》、《阴阳扇》、《反徐州》、《下高平》、《下燕京》、《辕门斩子》,驰名豫北三府地区。

张兴明文武双全,唱腔宏亮,吐字真切,音韵圆满,戏功高深,表演精湛,而颇享盛名。扮演《下高平》一剧中的赵匡胤,唱工精湛,身段考究,造型优美,能做出七十二个不同的架式,个个造型优美,观众誉之为“挂中堂”。

民国十一年(1922),县公署废六房八班,管主寇老奎丢职。戏班失去支持,加之掌班张兴明应聘卫辉同乐班任领衔主演,其他艺人各找门路,就此散班。

  民国二十三年(1934),浚县南街朱老文和北街李老景合伙,办起了西路大平调“小梆戏”戏班。之所以叫小梆戏,不是因为乐器与调式有所改变,而是因为演员都是小孩子,最大的年仅16岁。主要演员有王枫林、陈广皂(旺妞)、王道修等。“小梆戏”戏班的演出活动一直延续到1947年。

(三)“张派”第四代传人——张发旺

张发旺(1907—1964) ,大平调演员,工红脸。艺名道妞,他创立的流派原称“道妞派”,他是张玉琴的父亲。因他名声很大,且生活年代比较近,所以他的生平简介比较详细。

张发旺襁褓丧母,被父寄养亲友家。后张发旺子承父业,艺名“道妞”,工红脸。七岁随父入汲县同乐班学戏。八岁粉墨登场,饰演《罗成显魂》中的罗成,一时传为趣事。九岁被父亲送到汤阴县司马科班严教,拜师廷妞,十四岁师满被聘回同乐班,十六岁首次演出父亲亲传的《下高平》,仍然饰赵匡胤,大受欢迎,从此成为班中台柱。民国十九年(1930)随班迁至卫辉(今汲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同乐班解散,他自立科班,仍称同乐班,流动演出于豫北、冀南广大城乡。

解放后先后任延津、濮阳、浚县大平调剧团行政或业务领导、兼领衔主演。张发旺唱作俱佳,以嗓音洪亮、吐字清晰、身段优美、文武皆能、多才多艺而盛名豫北、鲁西,人称大平调剧种的“红脸泰斗”。在同乐班不管是文武红脸,丑角净行,他都可以拿下来。会演戏三百多本(出)。他的唱腔朴实无华,酣畅流利,字正腔圆,善于用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唱连板二板时,字字入耳,轻重适宜,缓急得法,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誉。同时又以武功见长,在他父亲的拿手戏《下高平》七十二个身段架势中,令人叫绝。他在世时常说:“用的多了人厌,用得少了人看”,所以在他巡回演出的豫北地区到处都有“道妞迷”。当年群众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说,“道妞不到,罚钱十吊”,意思是剧团演出时张发旺不到场,当地付给剧团的十二吊钱就会被罚去十吊,足见他的声名之大。

张发旺做戏真、精细,很重眼功,常说:“戏在演,演在脸,脸在眼。”他主攻红脸也兼演花脸,在《铡美案》中串演包拯,至国太手伸铡口阻刑时,他气得二目圆睁,浑身颤抖,白眼球瞬时全红,猛将头钻进铡口,命王朝开铡,国太急缩手,他同时迅速缩回头,陈世美瞬间就刑,顷刻台下掌声雷动。他广采博学,力求不断进步。《马陵道》一剧,他吸取父亲唱法及三和尚(艺名响八县)的做功,加以独创,被誉为“活孙膑”。《李炳下江南》中融入杂技技巧,身着硬靠,背插靠旗,依旧翻扑滚打,令人叫绝。

他演每一个角色从不乱伸乱动,尤其是在《姚玉龙蹚镣》(又名《游四门》)游门的二百多句唱段中,不仅揉进了蹚镣、甩镣、提镣等动作,而且步步都随着唱腔的节奏而走在板眼上,做到了“兀动赴度、指顾应声”的地步。后来嗓音虽然塌了,但他还是从中摘取优势“寒韵”(即落音于3、4、7)唱的感人肺腑,同时他也更讲究发声和吐字,使在一定限度内发音准确,吐字更清。使跟他学习的青年如宋庆德、田聚池、周士增等人都受到了有益的熏陶。总之,他为西路平的开拓,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他的为人,在艺术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扮戏在先,卸妆在后,经济上从不吝啬,学习机会从不放过。

张发旺的艺术成就在建国后,臻于成熟地步,这和他虚怀若谷,学而不厌的精神有着绝对的关系。他不管是在名噪一时的中年,或逝世前桃李满门的晚年,每到一处演戏,先打听附近“有教学先生没有”,如有,他便拜访,把自己所唱戏中的疑问词句,故事朝代、倾谈求教,所以,凡是他所会唱的戏,讹音甚少,错字绝无,故事也能讲出源本,这在一般艺人中是极少有的。当然,这是他所以能够在演唱中揣摩准角色性格而加以充分表达,使观众叫绝的诀窍之一。

建国后他在滑县、延津、浚县各团中,培养了大批人才,到现在不少演员都以“从师张发旺”为荣。1949年西路平著名红脸张发旺带着汲县同乐班部分成员参加延津戏班。1953年经延津县人民政府批准获嘉屯大平调戏班为县级半职业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名曰延津县群乐剧社。1955年改名延津县大平调剧团,张发旺为第一任团长。解放后,他任浚县第一届政协委员会常委。

(四)“张派”第五代传人——张玉琴

张玉琴1942年4月出生,是张发旺的独生女。她生在戏班,长在戏班,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大平调艺术的熏陶,8岁正式随父亲在延津县大平调剧团学艺,一本《三娘教子》,她整整学了两年,在多次台下试演直到她父亲满意后,10岁那年她终于以主角儿的身份登台演出了,没想到一炮走红,她一下子成了小名角儿。

过去学戏是很苦的,“戏是苦虫,非打不成”,即使亲生父亲也是如此。常香玉小时候受她父亲不少打,张玉琴也受父亲的打。她回忆说:“那年我16岁,前一次出场演出二公主,再次出场已是两个小时之后,于是我便在戏箱之间睡着了,该我上场时,母亲把我叫醒,轮到我唱时竟唱不出来了。从舞台上还未下来,父亲手执道具便砸了过来,他不允许他的演员有丁点失误,而我当时犯的可是大错。卸装时,戏妆都被打到头皮里了,血顺着脸往下流,但我都不敢哭出声来。”从那之后,只要演出,即便没有自己的角色,张玉琴也会身着戏妆留在后台,以备救场。

张玉琴左图是张玉琴剧照

1960年,延津大平调被精简下放,张玉琴随父亲到濮阳大平调剧团演了两年,1962年父女俩一起调到浚县大平调剧团,他们又回到了先辈曾经掌班扬名的热土。

二十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张玉琴的艺术道路上的一个巅峰。这一时期,浚县大平调剧团名角荟萃,老一代有张发旺、王凤林、于正声、林振远等,年轻演员有李德平、宋德庆、马卿相、王爱英、大花(王素兰)、小花(李凤霞)等,张玉琴在跟老一代演员学戏的同时,经常跟几个师兄及同龄演员切磋,演技日益成熟,越来越得到戏曲同仁和观众的认可、欣赏。1959年,她参加了河南戏曲大赛,在参演剧目《白玉杯》饰皇姑,一举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1963年参加安阳地区戏曲汇演,在参赛剧目《铡美案》中饰秦香莲,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1964年参加安阳地区现代戏汇演,在参演剧目《春水长流》中饰水莲,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张玉琴以其唱腔清醇、身段优美被群众称作大平调戏曲的“第一青衣”。

当年,李德平工黑净,宋德庆工红脸,张玉琴工青衣,这是大平调的三大角儿,加以他们都出类拔萃,堪称大平调剧种“金三角儿”,浚县大平调剧团多少年来都以强大的演出阵容、精美的演出质量,处于大平调戏曲的领军地位。1963年,浚县大平调参加安阳地区戏曲汇演,参赛剧目《铡美案》,张玉琴饰秦香莲,李德平饰包拯,宋德庆饰陈世美,三人的黄金搭档,一举夺得四个一等奖,即张玉琴、李德平、宋德庆三人的个人表演一等奖和集体表演一等奖,从而使浚县大平调名声大振,他们三人联袂的《铡美案》成了大平调戏曲的经典,且成为浚县大平调剧团的保留剧目。此后,张玉琴和李德平搭档的《破洪州》(张玉琴饰穆桂英、李德平饰杨宗保)、《春草闯堂》(张玉琴饰李半月、李德平饰胡进)、《白毛女》(张玉琴饰白发喜儿、李德平饰大春)、《盼儿记》(张玉琴饰兴芹、李德平饰大犟),与宋德庆搭档的《沙家浜》(张玉琴饰沙奶奶、宋德庆饰郭建光),无不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剧目,成为浚县大平调的代表剧目。

1969年,浚县大平调剧团与浚县豫剧团合并,除李德平、宋德庆几个人留到豫剧团之外,张玉琴和其他大平调演员都被下放到了安林煤矿等企业。1974年浚县大平调剧团恢复,张玉琴又回到大平调戏曲的舞台上。这时候,浚县大平调剧团移植排演了样板戏,张玉琴在戏中饰演了一些现代角色。1978年起,浚县大平调开始恢复上演古装戏,张玉琴饰演角色更多了,戏路更宽了,她迎来了艺术人生的新的春天,并唱响了豫北、冀南、晋东、鲁西四省数十个县市。

张玉琴文化很低,用句夸张的话说是一字不识,可是她凭着刻苦坚韧、苦学死记会戏一百多本,主演六十多本,塑造古今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一百多个。她的代表剧目有《铡美案》、《王宝钏》、《三娘教子》、《审子辨奸》、《破洪州》、《贺后骂殿》等。

(五)大平调“张派”的传承

张玉琴曾说:“张家平调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五代了,我的儿媳、孙女都唱平调,七代传承是实实在在的,此外,我的亲传弟子有五个。”其中包括她的早期弟子任效仙、刘九竹,及1997年退休后收的弟子郑俊杰、牛长平等新秀。

张玉琴深以五个弟子为豪,在她眼中,五个弟子就是西路大平调传承与发扬的希望。

在冀南、鲁西、豫北几十个县,几十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要一听说张玉琴老师到来,方圆几十公里的民众,都会提前一天到戏场。张玉琴独一无二的唱腔,影响三代数百万民众,直到今天,不少演员都在模仿她的唱腔。

“五世执着百余年,三代名优美名传。巾帼学艺承衣钵,玉影琴音芳梨园。”这首小诗是对“张派”艺术的赞美,更是“张派”传人张玉琴艺术风格的写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