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大平调源于濮阳民间,是在开州土生土长的一个古老剧种,故过去又称开州平。濮阳大平调是板腔体梆戏。因梆子灼目贯耳,又称大梆戏、打油梆。其唱腔旋律圆润平缓,又是中原地方音韵,故也称平调;又因该剧种上演剧目均为朝纲大事,演员阵容庞大,群众历来视为大戏,为与其他剧种相区别,平调就逐步定名为大平调,相沿至今。

大平调形成于明朝年间,其分布以濮阳为中心,流行于河南全省及鲁西、冀北地区。大平调的主要唱腔为:头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四大板类。曲牌有《大开始》、《小开始》、《四字开门》、《五字开rT}、《六字开17)5、《五马》、《二凡》、《朝阳歌》、《一枝花》等,乐器有大铙、大钗、尖子号、大弦、二弦、三弦、梆子、笙、唢呐等、大平调在其形成初期,多为灾民谋生而自发组织的小戏班,作板凳头演出,它糅合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形成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濮阳大平调清代为范家班,被绅士掌管,1930年前后改为“大公团”,抗日战争初期,基本脱离民团绅士,靠艺维生,发展平调艺术。1943年,原昆吾县抗H人民政府接管了“大公团”,并派党的干部陈祝新、韩洽为领导,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整顿,使之成为抗日政府的一支富有活力的先进宣传队伍,并正式改名“昆吾县民主政府众艺剧社”,从事抗Et宣传活动,并配有枪支弹药,随时准备参加抗日战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党立下了不朽功勋。196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清丰、内黄、南乐、滑县、延津、濮阳六县平调剧团,汇集濮阳,成立了河南省唯一一家全民所有制的濮阳大平调剧团。

 濮阳大平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如“红脸”三秋林、“黑脸”铁蛋、“三丑”栾保平、“二红脸”四大旗等角色誉满豫北、扬声冀南,佳话流传至今。其中著名红生演员翟德贵,乳名“喜儿”,濮阳市郎中乡翟寨村人。他自幼从艺,在唱做方面,造诣深博出众,形成堵树一枝的红脸唱腔,高亢圆润悠扬,其艺术沉稳、正道,并富有气韵。1956年翟德贵主演的剧目《收姜维》(饰诸葛亮),获河南省地方戏曲汇演个人表演一等奖。同年文化部将《收姜维》、《三传今》、《白玉怀》灌制成唱片发行全国。1958年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同周总理合影留念。

 濮阳大平调艺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很高的艺术价值,从明朝诞生起就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使这一艺术表演形式从板凳头成长为演出阵容庞大,行当齐全,音乐声调优美的大型剧种,并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1983年9月7日,濮阳县大平调剧剧应邀赴北京演出《包公碑》,先后在长安剧院、中和剧院、吉祥剧院、中直机关礼堂、中科院礼堂演出,受到时任中纪委书记王从吾,北京市委书记、市长、中顾委常委段">常委段君毅,文化部部长朱穆之等领导人以及著名评剧演员,中国评剧院院长新凤霞等艺术界名人的接见和赞扬,并合影留念。《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新观察》等十余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演出盛况。中国剧协、北京剧协在中国剧协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中国戏曲学院等16位艺术界领导、专家座谈会,对《包公碑》的成功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由濮阳大平调剧团演出、的《包公碑》连环画书,在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十几年来,濮阳县大平调剧团常年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演出,一般每年演出500余场,观众100多万人次,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演出环境恶劣,服装道具损坏严重,加之近几年多种娱乐媒体的影响,大平调剧团生存受到挑战,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人员工资无法及时全额发放,道具无法更新,无力培养新人,老演员在相继故去,演出水平不断下降。这个传承了数百年、在黄河两岸颇有影响的古老剧种、具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濮阳大平调,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一稀有剧种,2004年经市文化局积极推荐,濮阳大平调被列入“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保护项目”。同年11月,濮阳大平调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民间优秀戏曲汇演,荣获四项金奖。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