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日晚,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新编二人台革命历史剧《青山儿女》在内蒙古人民会堂上演,演员们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段充满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
题材发掘独树一帜
“这部剧从编写剧本到登上舞台,整个过程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一台剧目剧本是本、作曲是魂、演出团队是根。有了好的剧本,还要把这个剧本立体化,还需要好的形式和优秀的演职人员。我们在二人台的基础上引入了武川县当地独特的爬山调,使音乐更加符合人物和情绪,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当时,我们的主创人员和全体演员通力合作,倾尽心力投入排练,克服了资金少、时间紧、演员功力不足等重重困难,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将这部剧成功推出,并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新编二人台革命历史剧《青山儿女》编剧柳志雄说。
据了解,《青山儿女》在题材发掘上独树一帜,在艺术表现上另辟蹊径,以独特的角度,新颖的手法,根据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真实人物、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在富有强烈生活气息的二人台音乐中,大量融入了颇具浓郁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川爬山调,悠扬与高亢齐飞,不仅为本剧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强化了艺术感染力。剧中虽然没有展现硝烟弥漫的恢宏战争场面,也没有塑造叱咤风云的伟大英雄人物。但通过讲述平常百姓的命运,描写普通人物的情感,真实地再现了那一场你死我活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并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
剧中处处充斥着“情”
一部好的作品,最重要的能够打动观众,身临其境去感受作者带来的感动。在该剧中,有慈爱善良、深明大义,为抗战忍辱负重的支前堡垒户、革命的“好妈妈”——石云岚;有铁骨柔肠、勇于担当,为民族慷慨捐躯的游击队队长、蒙古族“好大叔”——乌力罕;有敢爱敢恨、甘于奉献青春的青山“铁梅”——山丹;还有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八路军战士——高小川……以及还有浓浓民族情、深深军民情,还有依依母女情、绵绵战友情……写不完的情,抒不完的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柳志雄说:“这部弘扬大青山根据地抗战精神的剧目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景和大人物的故事,而是从小人物、小故事入手,以情感人、以情成戏,剧中处处都充斥着一个情字。比如剧中革命母亲石云岚与女儿山丹母女间的挚爱亲情、游击队长乌力罕与石云岚的爱情、八路军战士与根据地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蒙古族和汉族团结抗战的兄弟情等。”
剧目要想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创作人员。在创作剧目的过程中,柳志雄被当年大青山革命抗日根据地民族团结、军民团结联合抗战的精神深深感动,他常常在写作的过程中被剧本中的人物感动得泪留满面。
“剧本中有两个地方让我深受感动,一个是八路军战士高小川被日本兵抓走后,为救高小川,一筹莫展的山丹甚至想到要通过自己献身换回高小川;另一幕是游击队长乌力罕决定劫狱救出高小川,在行动前他举酒畅饮,还唱了一段豪情满腔的唱词:‘一壶烈酒喝下肚,浑身是胆跨征途,活着要一腔热血为民族,死后是六尺身躯伴厚土。’结果在营救过程中,高小川被成功救出,乌力罕却壮烈牺牲。当时写到此处,我忍不住大哭。在以后的排练中,一演到此处,我都忍不住掉泪,不忍再看。”柳志雄说。
21天完成剧本创作
据了解,为创作新编二人台革命历史剧《青山儿女》,柳志雄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深入当年的大青山革命抗日根据地实地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21天就完成了剧本的创作,创作过程中,曾两次心脏病发作。
接受剧本创作任务后,柳志雄经过查阅史料、实地走访,从6月下旬开始创作,仅用了21天就完成了剧本。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写完一章内容,就及时打印出来分别送给作曲和导演,便于他们同步开展工作。
“我们的主创人员和全体演员通力合作,倾尽心力投入排练,克服了资金少、时间紧、演员功力不足等重重困难,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将这部剧成功推出,并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柳志雄说。
付出总会有回报,当晚《青山儿女》演出结束后,就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和经久不息的掌声。据了解,这部剧在首届内蒙古戏剧曲艺节上获得一等奖,在全区二人台艺术节上获得第二名。
此外,柳志雄表示,会对剧目不断创新改进,努力把最好的演出献给广大观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