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后一天,同事发来问询,请推荐本年度个人认为最棒的国产电影。

我笑了,又是一年点评,新旧年交替,总是绕不开各种年终特刊盘点和交流。

于是我不假思索,想到了这部十月中旬上映的《美姐》。

同事接着问我:为什么是《美姐》这部电影?问了一圈人都不曾知晓。

几近“零票房”收入的《美姐》却收获好评如潮、掌声无数

我笑了。这个问题将我的思绪倒带至四五月份,那时我还在平和堂兼职白班,趁老板不在,办公室同事们因为行业属性集体观摩陈可辛《中国合伙人》,向由行业领军企业改编的创业奋斗史致敬。当中,黄晓明所饰演的成东青在没有实质性的有效的追求措施下,强吻杜鹃所饰演的苏梅,苏梅百般拒绝但抵抗不过,于是发问:”为什么是你?“

可见,苏梅平日学习认真努力积极上进外表下,内心里实则对爱情向往已久,但非常挑剔严格。她脑子里可能有过关于爱人的想象,那一定是她在美国实现梦想以后,一定是一个美好的模糊的轮廓。她肯定在想:平日里连看不上眼、还玩些低级小伎俩的成东青完全不符合她长时间关于爱情的预期,何德何能能半路杀出要来打乱了她的生活按部就搬平稳的节奏?
电影所要力捧的男主必定有过人之处,见招拆招,一反往常,变得毫无结巴口吃、字字珠玑强硬回答道:“为什么不能是我?”

可见,与其说是苏梅质问成东青为什么是你,不如说是她在质问自己:为什么成东青会出现在她的生命里?为什么彼时尚生涩的成东青偏偏就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男朋友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于是在理想与现实面前,苏梅选择了暂时妥协,选择了后者,好歹有个伴。但后来千帆过后,她首先是放弃了平庸的现实,选择了理想。偏偏那位平庸现实中的男主因为过人的机智和社会转型下勇猛的胆识,“一夜暴富”,成了理想中的那样。但此时,大家都是过来人,已回不到过去,只能擦肩而过。生活就是这么奇妙!

那么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年度最佳国产电影不能是《美姐》?海内外各种电影打分和各种影评人推荐,它都表现不赖!

“几近零票房记录”、“知名度一般”、“无大牌明星” 、“非畅销书改编无过硬基础”、”片方过度情色宣传“ ......OK,我都接受。

无论怎样,它是2013年我所观看过的电影中最扣我心弦的,是我心目中的最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铁蛋爱上美姐母女四人

从《美姐》电影中,我看到了张艺谋根据余华原著拍摄的《活着》和朱塞佩·托纳多雷三部曲之一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影子,向经典致敬的意味儿浓重,尤其体现在村民邻里朴实的情感、男女人相处的是是非非,乡土的地方文艺特色在时代变迁下的式微等层面。但和《活着》相比,《美姐》没有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尔虞我诈,没有过多贫富差距导致的无奈,没有平民和官员间的较量,更没有对大格局时代的政治隐喻。而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讲述在二战时期意大利小镇一位性感风情、谜一样女子的宿命,以及一个男孩在她那婀娜身影下所投射的成长与挣扎的故事不同,《美姐》讲述的是母女四人之于一个男人的感情归属和纠葛。

《美姐》实则简单,无论是从人物的角色、性格、价值追求和人生观,还是从情节发展,及其寓意来说。

六七岁的小男孩铁蛋儿被活灵活现、漂亮可亲、才艺双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邻家美姐阿姨所俘虏,许下了“美姐是我的”的童年誓言。文革后二人台唱戏表演被禁止,美姐一家人搬家离开。十几年后小男孩长大成人,却始终逃不开回村后的美姐的影响,与美姐的三个女儿轮番上演看起来“匪夷所思”其实超级平凡的爱情故事。

有其父必有其子,同样,有其母也必有其女。三个女儿和年轻时候的美姐差不多长同一个俊俏模样儿,都是小男孩心目中的美姐。

首先是大女儿,铁蛋儿和她是认认真真处对象的,各种细节都闪耀着彼此初恋的美好,但乡村就那么大,容不下举止尺度异常的热恋中的两个年轻人,于是女方家长棒打鸳鸯,活脱脱拆散,将已破坏规矩的大女儿远嫁内蒙,干脆让她自生自灭和杳无音信;

其次是二女儿,自幼失语。美姐夫妻俩听信当地巫婆迷信占卜,彩礼分文未收,将其当做补偿许配给了铁蛋儿,因为铁蛋由于其大女儿的远嫁他乡已近失心疯状态。两祸需要相克,才能彼此共生。可随着大女儿的消失,铁蛋的爱情已死。两人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貌合神离。

铁蛋儿婚后郁郁寡欢,终日借酒消愁,生活不尽人意,跟着偶然进村的二人台剧团流浪去了远方,唱遍了内蒙古等周边地区,唱了很多年,在技艺激进的同时,从青年唱成了中年,从小角儿唱成独当一面的副团长。

最后是三女儿,新时代邓丽君情歌哼唱中成长,敢爱敢恨,也敢做。长大后十七八岁的三女儿来剧团报考新演员,在一台卡式磁带录放机的伴奏下,她佯装拿着话筒来了一首《甜蜜蜜》惊艳四座,给整个剧团吹进一股清新之风。三女儿的模样又是个活脱脱的年轻美姐。中年铁蛋儿逐渐苍老的心在看见她的瞬间,两眼放光,时光逆转,旧情貌似也要复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铁蛋深爱着大女儿,失去了她以后,他逃离父母、家庭、形同虚设的妻子、甚至孩子去了远方流浪,一头扎进艺术的汪洋大海中,任凭悠悠的岁月和日复一日的技艺事业吞噬消磨掉他的曾经朝思梦想的情感。当心灵干涸荒芜了多年后,一个和初恋对象无论脸蛋、身材还是血统都一模一样的正当青春年纪的女子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和生活里,他能否能抵制得住来自内心深处涌动出的那份对于异性的本能诱惑?


美姐母女四人分别给铁蛋带来女性的启蒙、爱情、家庭、诱惑、如果说孩提时的铁蛋儿被美姐的人性美所打动,并誓言长大后娶她,属于一种超越母亲式的爱恋;如果说二十来岁的青年铁蛋儿将对美姐的美好情愫转嫁到了她大女儿身上并展开轰轰烈烈的追求,突破当地当时男女禁忌,属于正当芳华、你情我愿、两情相悦;如果说成婚后的丈夫铁蛋儿面对没有言语能力的美姐二女儿拿着勺子捶打使他不能近其身而无奈,面对孩子诞生后又归于家庭祥和,属于一种岁月沉淀后作为丈夫恪守着的义务,那么阅尽人世沧桑后的铁蛋此时面对机灵可爱、青春盎然的美姐三女儿,还有她作为新时代女子开放、大胆、炽烈、有技巧有谋略的倒贴式的追求,则属于一种纯粹对于女性之美的小心翼翼的克制。

电影《美姐》的巧妙之处在于,囊括了一个男人一生中可能遭遇到的关于女人的几乎全部,按着成长顺序依次为:美姐给他女人的启蒙,大女儿给他真正爱情,二女儿给他稳固家庭,三女儿给他中年诱惑。美姐年轻时长得好、有才艺,和睦群众,人气超高,亲近孩童,无处不留下属于女性的倩影和母性光辉,但年岁渐长后,中国传统家长礼制思想作祟,她限制女儿们的婚姻和职业自由,家庭控制大权在握。颇有几许张爱玲《金锁记》七巧的范儿;大女儿是传统中国“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式的女人,虽不满意婚姻,但毫无反抗精神,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能忠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欲求。充其量也只是位淑女,和婚后循规蹈矩的良家妇女;二女儿的主体和反抗意识有所凸显,起初不愿和不爱自己的男人亲近,但由于她是个哑巴,话语权尽失,最终还是屈服;三女儿是一个新时代的叛逆女性形象,全方言交流的环境里说着一口的普通话,内衣、蕾丝连衣裙、硕大的蝴蝶结、花式小发卡、修身旗袍、各种花色戏服轮番上身----穿着打扮引领剧团改革风向,关键是还有一脑袋时髦前卫的思想、对爱情有自己的想法,大胆僭越世俗礼教勇敢去追索,比如竟想出用自己不是Virgin的借口主动向姐夫示爱,未果后,又使出假意与导演亲热引出姐夫破门英雄救美的路数。


男女谈情说爱乃天经地义,于是长、慢、反复镜头多次运用

如果从诗歌的意象来分析,《美姐》赞美女人、土地、粮食、牲口、庄稼、花花绿绿的衣裳、蓝天白云山岗、山歌、方言、二人台嘶哑的唱喊叫、举手投足间舞蹈似的表演等;如果从小说会折射思想观点态度的角度来看,《美姐》用唯美的镜头让人领略到附着于土地上的人情原始维系、乡村风序良俗的简单、女性的体态美动作美思想美、初恋的美好与一辈子的牵念、青春的禁忌、朦胧和大胆、“食色性也”的本能启蒙、家长礼教的戕害和地方传统艺术的保存延续等。

我很喜欢侧目观察电影的长、慢镜头,和反复出现的镜头,以为这些是导演等主创特地要着重强调的,往往起到提示情节、环境渲染或者连缀起故事前后呼应关系的作用。

在电影《美姐》中, 一望无垠的麦地高粱地等庄稼地、大小不一的黄土丘陵中错落有致的狗尾巴草丛、三女儿和铁蛋儿某一出的搭档戏、哪怕乡间看起来不怎么让人害臊的不完全围挡的厕所等等,这些镜头导演都刻意为之,使之出现多次,是在向观众表明土地是人类各种文明的孕育起源根本、民以食为天、男女谈情说爱乃天经地义、半遮半羞可能更适合本能的释放、二人台唱戏风俗遍地方都是等等。

而若干次用长长的镜头将唱山歌的山岗、悬崖、高原等拉伸拉远,声音在巨大的空间内变得辽阔、回荡,则在表明乡村男人的粗狂、伟岸和多情,乡土环境的绿色、空灵、幽静和寂静,还有村民们的品性淳朴简单!

若细细观察,以上镜头的使用其实不怎么专业,因为太露痕迹了,有点不自然,毕竟是青年导演。但其他几处长、慢、反复镜头的使用则让人心生敬佩,恰到好处,意在说明男主角铁蛋儿的三次反抗。

第一次是美姐年轻时离村讨生活,孩童的铁蛋单独跟随很远,并一直在追问,美姐去哪里。小铁蛋怕未来自己要娶的人没了,怕美的事物消失再也不见了,他在反抗,于是一直追。这个镜头分别在影片开始、中途和最后三四次出现在铁蛋不同人生时间段的回忆里,这是美姐故事的肇始起源。

第二次是美姐大女儿的远嫁他乡让他心如死灰,跟着戏班子去远方流浪多年,这是铁蛋对美姐二女儿的逃离,对分配的包办婚姻的反抗。于是电影中总是出现流动剧团卡车奔波各处时,不停轮换的黄土原野的环境的镜头,且镜头时远时近,贯穿整部电影的中间骨干环节。

第三次是当貌美如花、娇艳欲滴的美姐三女儿的狂热示爱且主动献身时,他又选择逃离,是在铁蛋看透世事后对错误情根的反抗。电影后期铁蛋屡次不敢直接看美姐三女儿眼睛,就是忤逆着三女儿的意思行事,这样的镜头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多次。

说到这儿,不由得让观众心领神会:铁蛋真的是对三女儿只有长辈的呵护么?如果仅有亲情和剧团的师长之情,那为何铁蛋不敢坦然直面人家女孩子柔情蜜意的眼神,还要躲来躲去?可见,在欢爱情欲和礼数面前,铁蛋以钢铁般的意志选择了伦常。

铁蛋对小姨子的拒绝,很难说是出于道德考虑,也许,他内心真爱的位置永远是为曾经那个美姐大女儿占据着。他铁蛋没读过几本书,也没什么本领,难道就凭几首土情歌,睡了美姐的大女儿,娶了美姐二女儿,如今美姐的三女儿也想送上门,难道真要孽缘要无穷无止下去么?铁蛋可能考虑到,不能让有点变态的不羁的爱恋继续“荒唐”下去,于是最终选择回归家庭的平静。年纪到了,就让年轻时候的”荒唐“永远封存在过去吧。

于是这个男人从少年开始到青年,到中年,自始至终迷恋的是同一种女性形象和梦境,梦醉梦醒都是同一个”美姐“,二人台唱戏中戏里戏外都只关乎同一个“美姐”。这种美姐形象只跟美姐本人、其大女儿和三女儿有关,二女儿则是另一番模样,不属于“美姐”的范畴,而偏偏二女儿就是他的包办婚姻中的妻子。结果“美姐”就是得不到。干脆彻底放手。
得不到的总是爱情,唱不完的也是爱情。


《美姐》其实也不算是一个完美的大众文化产品

若从女性学的角度来看,或许也可以来个这样的解读。美姐的三个女儿分别继承了美姐身上的三种东西:大女儿的美貌、二女儿的平凡、三女儿的才华。三个女儿通过逐个巡礼的方式完成了对铁蛋的分配,肉体上的、生活上的、精神上的。这三种品质皆具备的女人世间很少有,正如我们常说的,美貌与智慧难以并存。太多男人只能面对现实拥有其中某一种品质的女人。铁蛋大半部分的人生按不同阶段一一拥有但却不能最终同时拥有,这就是这部《美姐》电影的奇妙精彩和戏剧性所在。铁蛋最后选择生活上平凡的二女儿,而二女儿是个哑巴,是美姐性格中最隐蔽的一个。这样的结局,对男人而言是最稳妥最保险的,因为选择其他两样都可能不会持续长久。 一个完整的女人,或者说一个完美的女人,会尝试着从这三个方面去满足或适配自己生命中的男人。若不行,选择其一二。反则,这道理对男人适配女人也有效。


以二人台演员铁蛋儿的演艺生活为主线,《美姐》作为独立电影,在国内外斩获各种钟爱

电影刚开始的当地丧礼除了要表达当地的风俗之外,和剧情有啥关系?

美姐一家回村不久,村民集体在龙王庙求雨,且后面也没交代结果,跟整篇故事前后怎么都联系不起来,难道也仅仅是要反映风俗人情?

既然电影中着力点明美姐二女儿抗拒铁蛋儿亲热,导致铁蛋儿随剧团远走流浪,那后面何来妻子怀孕和女儿的出世?

老感觉电影没拍完就戛然而止,后面应该更精彩,目前貌似不是完整的真正结局。

电影结束后,一边出字幕,一边显示孩童时的铁蛋沿着向日葵花地奔跑,是要表达什么呢?感觉想学别个又学不会。

《美姐》电影顶多带了几分风情,几乎无任何过分尺度的镜头,片方为了造势的需要将之完全宣传成情色片,破坏了电影原本的品质。

等等。


这片土地上的女人们生来就该载歌载舞、多才多艺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美姐》 电影中的哪个细节,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剧团副团长铁蛋常年在外唱戏,多年未回家,有一次他托别人给家中失语的妻子也就是美姐二女儿稍带回几件衣裳。曾抗拒过铁蛋的刚生养过的哑妻,穿起红红的连衣裙,衣衫随手未扣牢,便情不自禁地在炕头上手足自然而然地体态优雅地独自翩翩起舞。

为什么这个画面让我感动呢?因为电影一直强调的是,美姐有三个女儿,大女儿首先继承了美姐的容貌,三女儿除此之外还遗传了母亲的舞蹈才艺,而二女儿并不怎么待见,是一位失语的、连嫁人都要被将就着补偿许配给别人的女人。她却峰回路转,优雅转身,在这部电影里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父母、公婆、丈夫、小孩什么都有,跳起舞来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幸福满足之情。而美姐其他两位女儿则未必有这么幸福美满。从铁蛋给妻子(美姐的二女儿)捎回家的礼物红裙子上,能看到铁蛋或者说导演给予二女儿的大红的人文关怀。当然这个画面更让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女人们生来就应该都是载歌载舞、多才多艺的,烘托了《美姐》这部电影所呈现的女性之美、人性之美的主题!

如果可以选择,要问我作为男性读者更喜欢美姐三个女儿当中的哪一个?

我表示不知道,因为世上情事儿从来就没有个能落实到条条框框的模式,是不固定的。不过告知的是,美姐的三女儿的各种表现更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她精灵古怪,不拘一格,给人以新鲜的时代生活气息。即使现在的女孩儿相对于她,大多已有过之而不及。尤其是当美姐的三女儿在唱戏过程中突然给了铁蛋儿一个吻,入戏真深的他立马怔住了,时光开始流转,闪回到了孩童时被美姐拥抱亲脸的时候,闪回到青年时和美姐大女儿相亲相爱的幸福时光。这种事情在那个年代只有接收了新思想的前卫女孩儿才能做得到,美姐本人和其大女儿礼数有讲究且相对保守的女人是做不到的。感觉好奇妙。

写到这里,快落笔的时候,我抄起案头的《南方周末》,发现其在2013年最后一期报纸上, 将《美姐》排在年度电影原创榜提名的第一的位置,至少目前是印刷在版面第一,并点评为“几乎没人把中国的乡村爱情拍得这么销魂。这分钟大女子在高原上听铁蛋唱情歌,下分钟俩人就让大女子的爹妈斥骂着,衣衫不整地从菜窖里轰出来。主演冯四狡黠的眼神内容丰富,职业演员难能匹敌”。

我不禁笑了,不谋而合,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即使这部文艺电影如何没票房如何有瑕疵,但依然就是有那么多人喜欢。 2013年度最佳的电影在众多个体眼里就应该是《美姐》。我记得几个月前刚看完这部电影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以至于在稿纸上反复写着“美姐”这两个汉字,看到底怎么写怎么摆放会端庄舒服些,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刚啃完未删节版的《白鹿原》。《美姐》非小说文本那样会引起读者的复杂想象和无限思考,而是用影像让人感觉觉概念更加具体和直接,给人带来更猛烈的视觉享受性。

最后,向《美姐》致敬。

2013年12月31日写于长沙天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