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是一种民间艺术,是民歌向戏曲发展并已具备戏曲雏形的一种演唱形式。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演唱自由。长期以来,一直就流行在内蒙古的西部和张家口地区坝上广大农村,沽源县境内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传唱的二人台均属东路。在千人唱、万人传的演唱实践过程中,经过群众性的加工创造,革新润色,使其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形成
东路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西部的集宁、兴和、商都地区及张家口地区坝上一带,为地方剧种。它是在“民歌”、“社火”、“打坐腔”的基础上产生的,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它吸收了民间曲调,“社火”的舞蹈动作,“打坐腔”的演唱方法,逐步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演出形式——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产生的年代,并无文字记载,据老艺人郑明礼(骆驼旦)谈,光绪十六年(1890年)就有了业余性质的二人台。
在黑暗的旧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受盘剥。少知识,没文化,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愚弄 。为了求得人身自由,他们不得不利用一种简洁易懂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和希望,于是便有了民歌。当时流行的民歌有《爬山调》、《烂席片》、《信天游》等。这些民歌流传在田间地头,街头院落,男女老少,都会演唱,这便是二人台的前身。
二人台,最初被人们称为《崩崩》、《玩艺儿》、《打坐腔》。当时所演唱的内容,多是反映现实生活和爱情之类。群众用自己所熟悉的民歌小调,以及其通俗的生活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他们的爱和憎,寄托他们的向往。
演唱“民歌”、“打坐腔”,起初并不化妆。据传说,在光绪年间,一位蒙古族老艺人叫老双羊,他和几位汉族老艺人共同实践,创造了简单的化妆形式,演员由两个人担任,一个扮抹粉的小旦,一个扮滚边的小丑;扮旦角者头戴凤冠,身着红袄绿裙,和戏剧穿戴一样,手拿花扇或彩绸;扮丑角者头戴尖毡帽,八字胡,鼻梁上画一幅蛤蟆图案,身着长大襟白边夹袄,红裤白腰,手执霸王鞭或扇子,边歌边舞,亦说亦唱,剧中人物多时,则由小丑扮演多种角色,俗称“摸帽戏”,东路二人台亦沿用这种形式。
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的坝上,人烟稀少,土地荒凉,土匪时有出没,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整个农村萧条冷落 ,民不聊生,根本就谈不上文化生活,农民终年看不上大戏,文化活动贫乏。每逢过年过节,在群众的迫切要求下,聘请民间艺人来演唱二人台,作为自我娱乐,自我欣赏。演出时,既没有舞台,也谈不上什么灯光布景,群众围个圆圈,打土摊演出。晚上演出,用莜麦秸作为篝火,有时演到通宵达旦。当时使用的乐器也比较简单,笛子(也叫枚)、四胡、三弦。打击乐有小鼓、小钹、小锣和梆子。东路二人台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经过无数艺人的探索创新,加工润色,才形成了今天的二人台。
发展
二人台是张家口地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也是蒙汉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用汗水浇灌出的一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山丹花。它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坎坷不平的道路。
旧社会,由于统治阶级对群众文艺的岐视和非难,二人台长期不能搬上文艺舞台与广大群众见面,艺人们只在农闲季节,结成小型演唱班子,演唱一些比较简单的民间小曲、小调,用以自乐和消愁,或作一种乞食工具,走街串巷流落四方,所以二人台在发展上受到很大的局限。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成长,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据《清圣祖实录》记载:沿长城的内蒙古地区是不准开垦的,但也有人不顾禁令,私自前来内蒙开垦。清康熙时(1661——1722),就有十万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的汉人携带家眷,到口外蒙古地区垦荒。大量关内人的涌入,不仅大大繁荣了坝上和内蒙古地区的经济,而且蒙汉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互相交流生产技术,交流文化艺术,很自然把内地的秦腔、晋剧、道情、歌舞、社火、秧歌以及二人台的前身——“打坐腔”当作谋生存的手段和工具也带到了口外。
据《榆林府志》记载:河套,东起山西偏头关,西至宁夏镇,相距二千里之遥,南则限以边墙,北滨黄河,远者八九百里,六七百里,近者亦二三百里。那里是草原辽阔的牧场,广袤千里,土地肥沃,地辽人稀 。陕北 、晋西一带的农民,由于土地瘠薄,灾荒连年,加之民族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兵祸连连,官税重重,善良的农民为免于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不得不另寻生计——“走口外”。口外,即指长城以西内蒙古西部的河套地带 。这里 ,当时是统治阶级官害兵祸相对薄弱的地方。只要取得牧主的同意,便在非放牧区开荒种地从事耕耘收获。于是口内贫民便三五人结伴,八九十来人成群,丢下妻儿老小背井离乡去口外开荒种地,春播秋收,有的春去秋归,有的隔年或几年才回,有的长期定居于口外。
东路二人台直接受着西路二人台的影响,它是西路二人台的一个分支,既有西路二人台的风貌,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它在张家口地区发展的也很快。张家口交通方便、地势险要,历代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末张家口商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蒙汉通商的市场,据《万全县志》记:“清末张库通商,日繁一日”,“自京绥铁路修至张家口……运输愈便,商务尤盛,贸易达一亿五千万两,计进口八千万两,出口七千万两是张垣商务鼎盛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西路二人台就此也流入张家口地区。 民国初期,二人台还无职业班社,只是在农闲季节,由业余艺人为群众做业余演出或半职业演出。到抗日战争时期 ,张家口地区的商都 、化德、尚义、张北、康保、沽源等集镇大放官赌(当时叫俱乐部),为了招徕赌客,艺人们被邀请到赌场演出,除了管饭外,每人每天的收入较多,有些艺人便把演出当成了自己的职业,从而就产生了职业班。当时参加演出的职业班大小不等,一般是6至8人,有的还要多些,如游占奎的班子后来竟达18人之多,由于人多,他们分工明确,还供俸了祖师,做到了有“班规”、有“行当”。“班规”就是班主规定的各种组织机构和纪律要求;“行当”除了净、末外,小旦、彩旦、老旦、娃娃旦、小生、老生、小丑、娃娃生等都有。
解放后,人民迎来了文化艺术的春天,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各种文艺形式,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二人台这朵艳丽鲜花,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它不局限于二人演唱,根据剧情的需要,演员可多可少,有男有女。在形式改革和体制发展方向上,作了大量的创造性实践。西北各地相继成立了各种名目不同的专业剧团,有的叫“二人台剧团 ”,有的叫 “二人台歌舞团”等。1956年,张家口成立了“张家口专区民间歌舞团”,相继张北、沽源、尚义、康保等县也办起了二人台艺校。
二人台今后向何方向发展,观点不一,有的主张向戏曲发展,有的主张演传统戏和新编现代戏,有的主张走大戏的路子,有的坚持演小戏,保持小型多样的传统。近年来,文艺工作者对二人台又进行了大量改革创新的尝试,新编新演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如表演、音乐、舞蹈等方面进行了大的革新和创造,取得一定的成绩,给二人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剧目和语言
东路二人台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70多个。有一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大型剧目占1/3。大型剧目有《小放牛》、《卖麻糖》、《回关南》、《卖碗》、《割红锻》、《拉毛驴》、《摘花椒》、《串河湾》等。小型剧目有《打金钱》、《五哥放羊》、《挂红灯》、《打连城》、《十对花》、《打樱桃》等。东路二人台的移植剧目有《朝阳沟》、《卷席筒》、《柜中缘》、《三拜花堂》等。这些剧目,无论是传统或新编移植剧目,绝大多数表现了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剧目演出的好坏,除艺术技巧外,关键在于剧本,人们常说,剧本剧本就是一剧之本,“本”就是依据。剧本的好坏,除故事情节外,关键又在于语言,所以戏剧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东路二人台的产生,根子在内蒙的乌兰察布盟,枝叶在河北张家口一带,由于它的演唱范围比较狭窄,地方性很强。无论唱词和念白,都必须用地方语言来表达,如果不用方言土语,而用普通话或其他话来演唱,听起来就不是味儿,就很别扭,就失去了二人台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我们在创作和表演二人台戏曲时,一定要牢牢记住。
二人台的语言,简炼、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粗犷。在唱词中,最少是两句。如《爬山调》中唱的,“青山那个绿水呀,满沟沟的树,小妹妹想哥哥哎日子还在后。”最多的句子不限,要根据剧情的内容多少而定。二人在演唱中,单句式很少见,有时一个人唱上句,另一个人唱下句,虽然中间插了些道白,它还是属于双句式。编写和演唱二人台时,还必须掌握辙韵规律。它也用13道大辙,6道小辙 。13道大辙化为13个字来表明 ,即“东 、西 、南 、北 、坐 、俏 、佳 、人 、扭 、捏 、出、房、来”。
编写二人台的艺人们视野非常开阔,联想极为奇异,如《打樱桃》中唱:“想哥哥想得迷了窍,压饸饹搬来一口铡草刀”。“想妹妹想的转了向,套犁杖套在猪身上”。我们说,饸饹床与铡草刀形似而作用相差甚远,而剧作者运用丰富的夸张和比喻,把它们联想在一起,观众听了捧腹大笑,而又不感到别扭,起到了艺术感染和烘托的作用。另外 ,在语言的选择上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能为主题和人物服务,只要群众喜闻乐见,不论是群众日常生活用的,或是民歌、民间说唱中的段子,他们都能够不拘一格地剪裁使用。例如《小放牛》中,牧童上场一段板《朱洪武放牛》和结尾与村姑一场对唱《十变法》,就是借用民间演唱中的整个段子,而一用就是百八十句,内容很适合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感情,又能够紧紧地扣住主题。
二人台的语言很丰富,地方色彩也比较浓郁,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一、夸张
夸张无论在唱词或道白中,都非常之多。演员从表演上、语气上,根据剧目的内容作相应的夸大,来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它还借助丰富的想象,对实际事物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大来增强它的戏剧性色彩。
如《走西口》唱词:
玉莲唱:哥哥走西口,
小妹妹也难留。
止不住伤心泪,
一道道往下流。
又如:《拉毛驴》唱词:
刘根喜唱:那年我伤寒病染在身,
一副药你扣了我三十个工,
那年我借你三两银,
受了二年也没还清。
夸张能增强人物的喜剧色彩,或刻画不同人物形象,常取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观众听了,犹如身临其境,感慨万分。随着唱词而浮想联翩,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二、比喻
在二人台的唱词里,用比喻的手法最多,它常常用自然景物或某种事物来作开头比喻,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表现手法细腻、感人,能把观众带到戏剧中去。如《小放牛》数板:
牧童:牛棚好比金銮殿,
牛槽好比卧龙庭,
筛子好比朝阳鼓,
铃铛好比景阳钟。
鞭子好比斩杀剑,
草节好比百万兵……
又如《拉毛驴》唱词:
李桂香:大青山高来乌拉山低,
人里就数哥哥美。
金花银花铺满地,
十顷地里挑中你。
对对鸳鸯展翅飞,
巧媳妇配了个好女婿。
三、串话
串话是民间流传的俏皮话,这种话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通俗易懂,也容易记忆。通常用在小戏的开头 ,如《借冠子》刘四姐道 :“你看那大娃娃喜的,斜眼儿,歪嘴儿,瘸胳膊拐腿。再看那二的更喜人,黄毛头发两根半,秤砣鼻子歪砍转,杏核眼睛灰蓝旦,大嘴一支真难看,车轴脖子不洗涮,脸蛋子就像灰瓦罐,脊背宽的象煺猪案,肚子象个油罐罐,胳膊就象麻杆杆,两腿就象细椽椽,脚板就象煤铲铲”等。这些语言都是日常生活用语,人们很熟悉,听起来顺耳流畅,不用费心就能记住。
四、叠字
叠字是二人台最突出的语言特征,叠字的运用,叫人听起来亲切。如《打樱桃》唱词
“红丹丹的阳婆婆满山山照,
手提上竹篮篮抿嘴嘴笑。
灯瓜瓜点灯半炕炕明,
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又如《撒荞麦》妻白:“稀粥半罐罐,炒面半碗碗,还有些咸菜疙蛋蛋”等。
这里“丹丹、婆婆、山山”等都是叠字,也叫对字,在演唱叠字时,常用较快的时间,先后唱出一对字来,一般多用切分手法。
五、提问和衬词
提问和衬词在各种民歌中都比较普遍,提问就是回答式的对歌,如:《十样景》
“有颜有色那是什么门?无颜无色又是什么门?登高楼上高桥是什么门?色伶伶色拉拉是什么门?你给哥哥猜。”
“有颜有色的是庙门 ,无颜无色是家门 ,登高楼上高桥是楼门,色伶伶色拉拉是槛门,妹子猜着了。”
又如《对花》:“正月里开的什么花?正月里开的迎春花。迎春花开的有多么大?小妹妹头上爱戴它。”
衬词多为模仿某种音响或节奏,以增加词的表现力,如:《爬山调》唱词:
“大青山哎乌拉拉拉山,山套山哎咳咳哎,慢慢呀河套套川,扑漉漉漉漉,一道一道道道,往下流哎哟。”
又如《压糕面》的唱词中有“英呀英呀岐楞楞楞曾,崩巴崩巴屹崩崩巴崩……等。”
除了以上几种表现手法外,还有“序列”、“排比”、“歇后语”、“双关语”等,这里就不举例说明了。
总之,二人台这个剧种,大部分内容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爱情之类,语言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大众化、口语化、朴实、简炼、幽默、风趣、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艺术特点
二人台是张家口地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研究它的风格特点 ,将其推陈出新,对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发展二人台的特点,有着一定的意义。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具有戏剧因素或已经形成小戏的剧目较多 。 东路二人台的艺术风格和西路二人台的艺术风格大同小异,大部分都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爱情和愿望的,它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人民性,具有河北坝上及内蒙地区的民族民间的乡土气息。在反映农民群众的生活斗争中,以智斗地主、老财主的题材较多,并且大部分剧目能从主题上突出歌颂劳动人民,表现手法一般都较幽默,能溶于喜笑怒骂之中,反映人民现实生活 。正面人物形象多数是豪放 、豁达、泼辣的,对反面人物的刻画都很夸张。语言多风趣、朴实,在体裁上短小精悍。多数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将劳动人民的愿望赋于其中,使观众看了精神愉快,犹如饮了一杯浓郁的奶茶,清馨芳香。那么二人台的艺术特点何在?简单归结为:
一、题材广泛大众化
二人台的题材多数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爱情的。如《拉毛驴》、《卖碗》等剧目,以各种方式,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道德观念,明确地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如《拉毛驴》描写了一对青年农民夫妇戏弄、辱骂一个破落地主的过程。剧中,青年农民刘根喜和他的爱妻李桂香双双去奶奶庙逛会,由于毛驴过不了河,丈夫刘根喜去找桥,将李桂香安排在河边等候,绰号爬场鬼的破落户丁老东乘机调戏她,却反被刘与李将其着实戏弄了一番,最后将其象毛驴一样拉到庙上去示众。
二、语言通俗易懂
二人台语言通俗易懂 ,特别是大量吸收和运用了当地农民所熟悉的极为丰富的语汇 ,形象鲜明生动、朴实无华,既具有热情大胆、言直意爽的艺术风格,又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四、便于普及
长期以来,二人台主要流行在农村,演员都是业余性质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他们以极为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 ,能够准确地刻画剧中人物性格 ,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故表演上自然逼真,朴实亲切。据1980年沽源县统计,农村二人台剧团就有88个,他们活跃在广阔农村,为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音乐
二人台音乐包括唱腔和牌曲两大部分。唱腔音乐的曲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形。
一、以单体曲为主,一曲到底,大多专曲专用。如《挂红灯》、《十对花》、《五哥放羊》、《打连城》等。因一曲到底满足不了剧情的发展和需要,又不能加进其他节奏曲调,只有在原曲调上作由松渐紧、由慢渐快的节奏变化,是二人台音乐形象的一种手法。基本规律是亮板→慢板→流水板→快板(捏子板)→垛板。为增进剧情的表现力,男角走低音大嗓,女角走高音细嗓,男女粗细嗓出现,要求演员在演唱技巧上多下功夫。
二、曲联体的套曲形式 ,即一剧采用多种曲调 。如《卖碗》、《探病》、《回关南》、《姑嫂挑菜》等。是根据剧情的发展 ,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来配曲 ,从而扩大表现力。在过门和唱腔中,速度、节奏的变化也有其规律(各种板腹、底锤)。在曲牌的进行中,不论何种调式,均以调式音为主底锤,便于演员入口,灵活方便。
三、向板腔体的节奏形式发展 。唱法与西路不同 ,定调比西路高二度,适宜男角演唱,故不用假声,平打平唱。
东路二人台的唱腔,是在原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唱法早先以高打低唱为主,用真声,后来以真假声相结合。在较自由的行腔中大致可分“满、花、闪、捏、口”五种唱法,各有所长,平常混合使用。
移调的处理。由于男女发音本质的区别,自然音区有几度的差别,所以男女同一曲时,适应女腔的音域,男腔显得高不成,低不就。反之,女腔也有同样感觉。所以,女是走高腔,男行低腔,形成显明的色彩对比。另外好的男女对唱形式,男角为就乎女角,高音上不去,不得不采用假嗓(小嗓),这也是二人台男唱腔的风格之一,使用假声过多,会造成男女角色形象上的含混不清,在感情上也不那么十分严肃,所以就需要有移调的处理。使其男女腔相近,便于演唱。
曲牌是二人台音乐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作器乐节目单独演出,也可以配合戏曲烘托气氛作衬曲,还可以作舞蹈伴奏音乐。二人台曲牌有《八板》、《喜相逢》、《鬼拉腿》、《虞美人》、《黄莺亮翅》、《森吉德玛》等,牌曲是根据剧情需要进行伴奏的,它能增强剧情色彩。有时开演之前或戏演完之后,也可以演奏牌曲,来渲染气氛,增强效果。
牌曲来源于各个方面,有的源于民歌,有的源于佛曲,还有的源于吹腔,但它被二人台吸汲融化之后,就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音乐了。它同样具有唱腔音乐的特点,音域宽广,音程跳动大,装饰音和滑音使用频繁,曲调激扬奔放而又婉转缠绵。有的善于表现热烈欢快之情,有的善于抒发深沉感伤之慨,喜怒哀乐,无不俱在。
牌曲在单独演奏时,曲调变化不大,基本上保持原风貌,只有快慢之分,并无固定板式。
总之,好的剧目必须有好的音乐相配,才能显出好的效果,音乐和剧目关系如同鱼水,相辅相成。东路二人台表现手法给二人台音乐表现增强了不少色彩 ,对于我们今后音乐创新 、编曲、配曲工作很有启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