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陕西、河北与内蒙古交界的地方,有两处鸡鸣三省的地方。在这两方沃土之上,流行着被五省区人民所共同喜爱的民间艺术——二人台。
头一个鸡鸣三省之处在黄河上游。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交界地段,及其周边的偏关县、保得县、神木县、土默特右旗、托克托县。其中土默特右旗、河曲县的二人台最具代表性,这一地区流传的二人台,俗称“西路调”,他们自诩为“正宗的”二人台。
站在河曲县古渡口,艄公摇着小船,光着膀子扯开嗓子唱着“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从三省辖区分界碑旁的山岗上举目望去黄河以东是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则在河西,以山沟为界。那界碑呈三棱状,每个方向代表一个省区。试想:如果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放几顶蒙古包、挖几眼窑洞,再让俊男俏女唱上二人台或河曲民歌、陕北信天游,远眺黄河,岂不是一处绝好的游览胜地!有趣的是,就在西部二人台流行的地方,到处生长着海棠树,挂满枝头的海红果扬着发红的笑脸,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当地百姓习惯用糜子米做酸粥、酸饭,食之有清暑与调和脾胃的作用。以民俗学的思维去探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有趣的结论:凡是生长海红果子树及当地人爱吃酸饭的地方,均流传甚至盛行二人台。
就是在这个三角地,流行着同一体裁和题材,却又各自拥有不同风格的民歌,分别为:准格尔旗山曲(漫瀚调)、河曲民歌、陕北民歌(信天游),他们的融合,构成了二人台唱腔体系的母体。如果用现代科学的人文学、比较学来探析这一现象,可以发现蒙晋陕三大文化板块在这一地界相碰撞、相融合和而产生的特殊文化现象,二人台就是在这特殊地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可以说,二人台以民歌为主体,借鉴秧歌的舞蹈动作,同时吸收戏曲音乐和鼓吹乐以及蒙古族民间音乐形成的地方戏。
河曲民歌、陕北民歌、准格尔山曲儿、秧歌音乐和码头调等是二人台唱腔的母体;秧歌的表演动作与场子是二人台舞蹈的基本要素;晋陕民间鼓吹、晋剧曲牌、鄂尔多斯与土默特蒙古族民歌是二人台牌子曲的母体,民间的说唱是二人台曲艺的母体。准确的说,它属于汉族移民文化,属于农耕文化。
第二个鸡鸣三省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山西省天镇县与河北省尚义县交界的地方,与其周边的察哈尔右翼前期、察察哈尔右翼中旗、集宁区、商都县、康保县、张北县、怀安县、阳高县等,主要流行东路二人台。在这个交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马市口,属河北省怀安县管辖,清代时系长城内外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互市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叫马市圐圙,“圐圙”又做“库伦”,是进行牲畜交易,四面筑有围墙的大厂院。当年每逢集市,人欢马叫,擦肩接踵。通蒙语的马贩子与内地商人打着袖语,奔忙着做成一笔交易,虽然很多交易都不公平。
20世纪50年代,马市口有20户,共60多口人。到21世纪初有90户、300多口人,住着李、郭、刘三姓人氏,其中以李最多,有60户。这个村子在明朝初期由山西浑源移民而至,世世代代以经商贸易、开车马店、饭店为生。也正是这个300多人的小村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河北、山西、内蒙古三省的地方粮票、布票等等票证,可一兑一地平等交换。人们还可以用在内蒙古赚下的票据,带回还不太富裕的晋东北、冀北老家去使用。此情自明初设口子以来,历时六百年,这小山沟沟至今竟然遗存如旧,三省区的物价,在这里基本相同。
出马市口往北走十里就算到了口外了,也就是内蒙古的兴和县。在这三省区交界的周边,流行着东路二人台,是颇具代表性。这一方水土,是以长城为轴线南至桑干河畔、北道察哈尔草原。 就是这两处鸡鸣三省的地方,雄鸡唱醒位于祖国黄河中上游两岸、长城内外众多的黎明百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