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含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在1954年3月6日前系绥远省辖区。绥远省于民国3年(1914年)设特别行政区,民国18年(1929年)设省。1954年3月6日撤销绥远省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历史告诉我们,民国3年之前,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分别隶属山西、陕西、宁夏省管辖。那个时候,没有绥远省,也没有内蒙古自治区。
20年前,就是1984年6月,我受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艺术研究所委托,随同该所王俊杰,对晋陕冀宁二人台流行地进行了为时24天的考察。2004年5月,笔者又自费考察了以上四省区,历时21天。同年9月,应晋蒙陕冀四省区二十集大型电视纪实艺术片《魂牵梦绕二人台》联合摄制组之约,第三次实地考察,历时45天。
三次考察,我有幸三渡黄河,亲眼目睹“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壮美;三过长城,领略了万里长城的巍峨傲岸;三过雁门关,感受了“鬼门关”的惊心动魄;三越杀虎口,体味了口里口外的风土人情。三临毛乌素大沙漠,俯卧并亲手抚摸着浩瀚的沙海,用身心感受着它的神奇与震撼;三进河套平原,感悟“黄河百害,惟富一套”那流传了千百年的民谣······啊嗨!祖国江山似锦绣,多美辽阔多么自由。不身临其境,不涉足塞外,不聆听撂地摊儿艺人一展歌喉,怎知二人台有如此美妙的诗句和动彻心扉的旋律!我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绥远省归绥市文人霍国祯(前述),出生于历史古城托克托县,喜好文学,一笔好染,也喜好打玩艺儿,闲暇时还编几段小唱、写几篇杂文。其子霍世昌同为二人台爱好者。霍国祯在《绥远二人台戏曲的沿革》一文中写道:
二人台戏曲的这个名称,是近年来才产生的。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于绥远解放时,始称之为二人台。早在清乾隆年间,归化各地,即有许多二人台小班,多为打坐腔,有丝弦伴奏,人都称之为“蒙古曲儿”、“鞑子曲儿”。该形式同时流行于内蒙古准格尔和达拉特,两族人民同劳动、同生活,朝夕相处日久,互相歌演,蒙汉语句均有。如在牧区演出,就纯用蒙语。那时口外只设业余丝弦坐唱,而在内蒙归绥以西等地面,没有专业小班。在榆林、府谷等接近伊克昭盟地界的人民之间,相沿成习,结合当地民谣,增加许多曲目。盛行的地方,首推河曲县、托克托县这两处地方。紧接准旗,人民多去伊克昭盟经商种地。还有多数以船运为业者,往来于黄河上下游、宁夏和河套之间,每船有五六水手不等。船上备有乐器的居多。如遇有逆风船不能进行时,就在船上或岸上弹唱蒙古曲调,是他们守风消遣的戏曲。无论同帮船只多少,大家都同欢共乐,叫做小曲坐腔。在满清光绪年间,托城的河口镇,于每年正月十五日,高搭戏台,演唱“蒙古曲儿”三天,不求酬劳,与观众同乐。这是因为镇内船业各户和船上水手,正在消闲之际,利用自有的船杆木板,搭台演戏。也算特殊的情况,其它的地方是没有见过的。
霍国祯若在世,至今应有100岁。此文乃霍之亲笔所撰,所录之事当属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