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摘要:
二人台是伟大祖国艺苑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山丹花。它具有浓郁的山野风味和浓重的泥土芳香。它是蒙汉人民共同铸造的艺术结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二人台艺术记录了蒙汉人民群众自己的奋斗经历,叙述了他们的生活遭遇,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005年二人台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被誉为“二人台艺术之乡“。但该剧种由于演员青黄不接、师资力量薄弱、创作队伍老化、演出市场狭窄等诸多因素面临着失传、断层等多方面的危险,急需保护、继承和发扬。通过对二人台历史背景的分析,概括了二人台的发展、改革、创新的艰难历程,同时将该剧存在的某些问题逐一剖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二人台 渊源 继承 发展 改革 创新
说起内蒙古的音乐艺术,人们自然就会想起蒙古族的长调、短调、呼麦、马头琴等艺术形式。很少有人提及其他。但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水草丰茂的黄河两岸还盛开着一朵塞外奇葩,人们却知之甚少。它就是被人们称为塞外山丹花的二人台。
二人台是伟大祖国艺苑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山丹花。它具有浓郁的山野风味和浓重的泥土芳香。它是蒙汉人民共同铸造的艺术结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人台艺术记录了蒙汉人民群众自己的奋斗经历,叙述了他们的生活遭遇,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关于二人台艺术的形成,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产于山西河曲、陕西榆林,一种说法是产生于内蒙古土右旗、托县一带。那么二人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目前,存在这一剧种的省份主要有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宁夏五个,其中争议最大的两个省份是山西与内蒙古。通过资料记载与走访我们会发现,二人台艺术是博采众家之长的,源于山西(民歌),形成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戏曲),发展在蒙、晋、陕、冀、宁五省区,融歌舞、曲艺、音乐、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长城内外、大青山两麓与黄河中上游两岸,是二人台滋生的土壤。
二人台艺术的形成
(一)人口迁徙形成内蒙古二人台艺术的雏形
无数唱词记载了人口迁徙的过程,如《走西口》“咸丰正五年,山西省遭年限”。走西口就是当时人口迁徙的缩影。其实由于自然灾害、争战等原因历史上出现了“湖广添四川、广东福建下南洋、冀鲁豫闯关东、晋陕走西口”四大人口迁徙。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两岸蒙古族聚集之地。土黙川、河套一带水草丰美、资源丰厚、土壤肥沃、人烟稀薄,晋陕灾民大多迁徙至此谋求生机。其中迁徙之中不乏有小商小贩、艺人匠人,同时也就把各地的民间小曲、秧歌、高跷、社火等文艺形式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磨合通过文化渗透与积淀将蒙汉文化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后的艺术形式汉人称作“坐腔”或“坐唱”,蒙古族则称为“蒙古曲儿”。例如:《阿拉奔花》《喇嘛苏》《四公主》等,就是二人台的雏形。所以说:“二人台来源于山西,形成于内蒙古”。二人台艺术是人口迁徙而形成的艺术。
(二)内蒙古二人台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内蒙古艺术元素
内蒙古二人台音乐包括:唱词、唱腔、唱法与牌子曲、乐器、打击乐几个方面。唱腔有近百余首,其中70首唱词保留较为完整(含牌子曲在内),它们依据旋律的节奏速度又分为: 亮调、慢板、流水板、快板等板式。根据不同的情境,设置板式来渲染烘托气氛。
二人台常用的是五声音阶,常用的调式采用徵调式和商调式,宫调式次之,羽调式较少,角调式只在调式交替的片段中出现。
二人台的唱腔旋律节奏往往突起突落,大升大降,并灵活广泛运用了一些装饰音,使用虚词、虚字和衬字,使行腔完美并富有浓郁的乡土特色。
二人台的唱词多以“四季”“五更”“十二月”等时令顺序作为框架,通过人物来叙述内容,唱词多以方言为主。句式大致分为五字、七字、多到十几个字,唱段可分为两句、三句、四句、多句为一整版,一曲一目、专曲专用,其中多个曲目中都涉及到了内蒙古。如:《五哥放羊》中:“十二月整一年,五哥放羊回家转,算盘一响卷铺盖,两眼流泪回毛岱。”其中毛岱则是内蒙古土右旗的一个小地名。唱词往往细腻、风趣。如:描写女子“黑靛靛的头发,白凌凌的牙”,“白胳膊膊、红指甲甲”,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景进行即兴填词。
蒙汉人民长期共同劳动、生活、婚配(《东华录》载:光绪十四年四月,土默特部(现呼和浩特市与包头的中间地带)蒙古人民其食宿起居,竟与内地汉人无异。)逐渐形成某些共同的审美观念和民间艺术形式。因此,在小曲坐腔形式中,为适应蒙汉人民的欣赏需要,往往将蒙汉语掺杂在一起演唱,这种被称为“风搅雪”的艺术表现方法为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彼此间思想、感情、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毕竟因为蒙汉语系不统一,在广泛的交流融汇中仍有许多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民歌得不到传承,久而久之歌词失传,而变成仅供乐师演奏的丝弦曲牌。如:《巴音杭盖》《四公主》《古鲁奔巴》《柳腰经》等。
二人台的伴奏乐器:(俗称“三大件”)即枚(笛子)四胡、扬琴。另外加打击乐梆子和“四块瓦”。其中采用传统八音扬琴,击奏不过栏(码条),自然配器。
(三)二人台艺术的传播
那些曾经来到内蒙古的移民,通过在内蒙古的生活学会了几首蒙古族民歌继而返回故里去创造二人台。比如:河曲的樊二仓、樊六,麻地沟的丁喜才能在当地传习二人台技艺。当时二人台是一种非常原始、简单甚至粗俗的的民间艺术。最初从事这项活动的人,是为糊口度日的流浪汉根本谈不上“艺人”。
特别是京绥铁路通车以后,从民国4年到14年的十几年间,京绥铁路沿线并长城以北、河套平原村落星罗棋布,人口成倍增长。山西为例,民国2年(1912年)统计19万人,到民国38年(1949年)剩8万人,这些人大部分迁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给二人台艺术的文化融合与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的社火表演形式带了进来,经过融合使单调的曲艺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说:首先在萨拉旗县、托县河口镇将小曲改为演唱形式。表演者为二人、也有一人者,并开始有了“丑、旦”之分。
一个新剧种的形成是有地理环境、人口环境、语言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并形成的,不是一两个艺人、一两个团体所能做到的。它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艺术融合的结果。
二人台的美学特点
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内蒙古二人台已不单是“摆地摊”“打玩意”的农耕文化,而是一个具有系统的、专业的艺术文化形式。在党的关怀下,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形式。该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演出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二人台这朵塞外奇葩也越开越艳,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一)音乐美学的特点
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的,主要体现音乐美学本质、音乐的价值和功能,创作、表演和欣赏中的美学问题。
(1)韵律美:内蒙古二人台的唱腔音乐讲究“大弯大调”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内蒙古的辽阔高远、高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动人心弦。眼前仿佛展现出春光万里、千里草场的繁荣景象。表现了音乐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2)音乐美:在唱词的设计上充分的使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语言纯朴自然、朗朗上口。巧妙的运用了夸张、概括、细绘精描、反复等修饰方法。即做到了渲染时的泼墨挥毫,也做到了概括时的“惜墨如金”。
(3)行为美: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与审美的提高,内蒙古二人台已将一些原始的段子给予了修改和净化“弃其糟粕、取之精华”使剧本成为真正的“绿色文化”,对教育下一代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接婆婆》、《眊亲家》等戏曲都是通过一正一反两种角色谈及伦理、孝道,真实的反映了人们生活中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
(4)表现美:内蒙古二人台源于山西(民歌),形成于内蒙古(戏曲)。它融合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等众多姊妹艺术。既有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又结合了舞蹈的技巧,同时还融入了蒙古舞的抖肩等动作,表现特点大方、舒展、细腻、流畅。
道具使用大秧歌中的手绢、扇子、霸王鞭、红绸子载歌载舞、乐舞并重,戏通过舞来表达、舞在戏中展现。色调鲜艳、动作火爆,给人视觉上一亮的感觉。如:火爆曲子《挂红灯》、《打金钱》、《五哥放羊》等。
二人台艺术,完整的记录了当时蒙汉人民文化交融的全过程与生活状况,同时记载了蒙汉人民艰辛的生活遭遇和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可以说:二人台艺术就是一部历史的“活字典”。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给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美的享受。
二人台艺术的发展
二人台随着不断的充实和无数老艺人的改革,已发展成为一种剧种。又根据不同的风格分成东路二人台、西路二人台。在坐腔的基础上又增加故事情节、演员的对白等,加强人物性格的表现,使之更具有戏剧性。从农村开始转向城市,演员的角色分配也更加清楚。伴奏乐器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民族乐器以至西洋管弦乐器,又从其它剧种中引进成套的打击乐器和锣鼓经。服装、灯光、道具也应有尽有。既不失“古香古色”又五彩纷呈。
艺术造就演员、演员发展艺术。在云双羊、樊六的基础上,又涌现出大批优秀艺人和青年艺术家,如周治家、计子玉、郭有山、刘银威、高金栓、亢文彬、任粉珍、王建国、许月英、武利平、王掌良、苗俊英、霍半柱等。其中,霍半柱与乔二丽合演的《打金钱》又将霸王鞭的打法及托举动作给予了创新和改革,由传统的单鞭改为双鞭,戏曲身段中融入杂技、武术和蒙古舞的元素,使该剧更加新颖、独特。
剧目也开始繁多,曲牌也更加充实。新创剧目多跟随时代节拍。如:《摘花椒》《卖碗》《探病》,其中反映四川女子(凤梅)被骗,被人贩子卖到内蒙古,走投无路与光棍汉(黑狗)发生恋情,组成美满家庭的现代戏《光棍汉与外来妹》;展现内蒙古人民学习科技,建设家乡的好领导为题材的《青山路弯弯》;岳父贪图小便宜,将米汤掺进麻油里出卖,卖给未过门的女婿,女婿又将油送给岳父,演绎了一场闹剧的《卖油》;以宣传自由恋爱、计划生育为题材的《五不愣相媳妇》等一系列戏曲。即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百姓的思想意识,真正做到了“来自百姓、服务百姓”。
内蒙古二人台存在的几点问题
(1)创作队伍老龄化、缺乏精品
(2)新老演员青黄不接、演员断层
(3)培训基地缺乏、师资力量薄弱
(4)语言局限、市场狭窄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我的看法
(1)培养新生力量,充实加强创作队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广泛吸取素材,深入生活、实际体察、采集来自基层的有血有肉的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打造精品。
(2)现在的二人台急需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有专业的艺术人才。不拘一格从艺术院校和社会青年中进行选拔、统一培训,充实专业剧团。择优录取、吐故纳新,保持专业团体的新鲜血液,应急演员断层、青黄不接问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学专业的同时更要加强文化课程的学习。
(4)内蒙古二人台多采用方言形式表演,有很大的局限性。之所以只能在以上几个省市传播,不能文化扩展。其主要原因是方言很难听懂,只听到优美的音乐而不知所言何物。要想振兴、发展二人台就一定要规范方言,道白要向普通话靠拢。
相信通过改革,在党的十七大的关怀与支持下二人台艺术一定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