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一大早,雪后的青城处处洁白,格外宁静,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的排练厅小火炉烧得正旺,音乐声也已经响起,演员们早早地就开始进行各项基本功的练习。就在这个小小的排练厅里,小记者们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不畏严寒 小记者积极参加活动

28日一早,尽管气温很低,但是小记者们还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按时到达了集合地点,还有一些小记者更是直接找到了排练厅。在活动开始之前,小记者们就在排练厅里摸摸演员们的锣、鼓,还有一些练过舞蹈的小记者们,把腿放在排练厅的把杆上,有模有样地压起腿来,那股子认真劲儿可一点也不比专业演员差呢。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最早成立于1953年,该团的二人台表演在我区以及河北、山西等地久负盛名。除了二人台传统小戏外,还排演了不少二人台现代戏,其中《花落花开》更是获得了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2015年,文化部试点开展“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将在39个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中遴选出114名戏曲表演艺术家,采用“一带二”的形式,内蒙古唯一有资格申报的就是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有限公司,宋振莲、段八旺、孙润元三位二人台老艺术家榜上有名,各带两名学生,分别传授《走西口》、《探病》、《花落花开》、《打金钱》、《闹元宵》、《卖碗》六部有名的二人台传统小戏。

周六日,演员们正好在为收徒传艺工程而排练,小记者们探班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打金钱》,由该院的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段八旺传承给年轻演员。第二个节目则是《闹元宵》,由该院的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呼市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孙润元传承给他的弟子们。这些弟子们在下周末就要在周末大舞台单独表演了,所以他们也在为这次演出而加班加点地排练。

名家传承 二人台表演异常精彩

《打金钱》不仅包含了传统曲目的演唱,更是加入了丰富的技巧展示。男、女两人一边转手绢,一边完成下腰、劈叉、造型等动作,同时还要演唱,非常考验演出实力,特别是转手绢过程中还有互相抛接对换手绢的设计,非常精彩。除了转手绢,还有舞扇子、打霸王鞭这些桥段,每一种道具都被演员耍出了花样,高难度的翻跟头、托举更是赢得了小朋友的阵阵掌声。而在第二个节目《闹元宵》中,苏小凤和家境贫寒的刘连城相恋,正月十五元宵节,他们二人想一起去赏花灯,苏母却从中百般阻挠,最终在张老九的劝和下,苏母终于同意了二人在一起。在这段戏中,四位演员都有台词,是一个表演性极强的节目,小凤的含羞带笑、连城的憨厚老实都非常真实、可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苏母由男演员反串扮演,不管是假装梳头、还是嗔怪女儿,所有的表情都惟妙惟肖,让人忘记了其原本是男人,“笑”果十分惊人。

演员的演出十分精彩,排练厅简陋的条件却让人唏嘘。由于还没有搬进新的办公楼,所以现在临时租的排练厅非常简陋,不仅没有暖气而且窗户也不严实,甚至都没有像样的把杆和大镜子。屋外是接近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排练厅里却只有角落里一个小小的火炉来取暖。在两个多小时的探班中,小记者和家长们甚至连围巾都不敢摘下,可是演员们却只穿着薄薄的练功服和练功鞋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踊跃提问 探寻二人台发展的秘密

待演员的排练结束,小记者们都难以按捺内心的激动,在与演员围坐一起后,他们纷纷举起小手开始提问。“第一部二人台作品是什么?”、“二人台分为哪些种类?”、“二人台的角色也像京剧一样,分生旦净末丑等不同的人物角色吗?”“咱们这个团共排演了多少部二人台作品,最好的是哪部?”

听到这些问题,这些专业演员们也连连称赞,小记者们的提问已经十分专业,随后,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孙润元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因为在《闹元宵》中扮演小凤而成了小记者眼中的明星的刘淑荣,在被问到从几岁开始学习二人台时,有些感慨地说,她从练习到现在已经整整15年了,今年刚30岁的她可以说把青春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二人台事业。

小黑河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小记者李嘉欣,在父亲的感染下听过不少二人台演唱,可这是他第一次看二人台的现场排练,他说:“哥哥姐姐们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这种精神让我很感动。我以后也想学习二人台,把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另两位来自呼市四中四年级的小记者韩熠和那涵则是第一次现场观看二人台演出,觉得要比在电视上看精彩多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