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调是群众抒情言志的口头诗歌,不管你是不识字,还是文化人,都可以交流情感,表达心声。
在表达的过程中,不需要舞台,不需要观众的多少,更不需要观众的认可。
爬山调可以唱给别人听,也可以唱给自己听。
爬山调是一种民歌体。它的特点是:俩句一组,字数不一。
爬山调多用比兴和叠字重音,语言是本地区劳动人民的口语,明白话。抒情时,一唱三叹。
如行云流水,刚柔并济。你看下面的几首爬山调:
清水水玻璃阳婆婆照,
满口口白牙牙对哥哥你笑。
红格丹丹的嘴唇唇毛花花眼,
就像那露水地的香瓜瓜脆格莹莹的甜。
哥哥的爬山调安住了小妹妹的心
就像那十五的月亮十六明。
沙弯弯上的鸿雁拍翅膀膀叫,
招魂魂的哥哥把没头鬼的妹妹瞭。
河套地区的爬山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天地,习俗风情,一股山药疙瘩味道。它富有生命力,散发着淳朴的天然的泥土芳香。主要原因是,它的根深深地扎在肥沃泥土中。
淳朴感人,不以华丽浮躁取胜。歌唱时候一板一眼,风趣押韵。不管是唱的还是听的,流畅悦耳,音韵和谐,如果加上“呀”等字,更加悦耳动听,回味无穷。
白马马叫唤倒主呀,
寡妇唱曲要走呀。
你为朋友哄鬼啦,
就好比秋后的蚂蚱霜打的瓜。
脆英英的韭菜扎把把嘞,咱二人交朋友托终生嘞。
我们知道,爬山调以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它似珠落玉盘,山泉叮咚。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即兴创作,广泛流传。
二人台就不一样了,它要有演出场地,需要一定的乐器,还要有观众。
在广袤的农村田野,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晚风习习,河套地区一个小村庄就要演出二人台,给小村增添了几分喜庆。
演出场地早早地被孩子们“瓜分霸占”,等待大人们的到来。
正式剧目没有开始演出,乐队开始演奏牌子曲,权当作开场。
一把二胡,一张洋琴,一支笛子,梆子一齐演奏。尤其是晚上,农村空气湿润,声音传播的很远。十里八村都可以听到。
这悠长,嘹亮,明亮的曲调让人如醉如痴。
有很多的二人台剧目,就是直接从爬山调改编过来的。最著名的就是《打樱桃》《种洋烟》等。
这些剧目,在民间艺人的努力下,渐渐地成了腔正字满,和谐动听。
二人台唱词丰富,丑旦角分明。剧情内容舞蹈内容水乳交融。
作者介绍:
刘文忠,退休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