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二人台,俗称“火爆曲子”、“带鞭戏”,因其多为两人(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表演,故称“二人台”。盛行于晋西北与内蒙西部以及陕西北部,而后东流雁北至河北张家口,西抵宁夏、甘肃以远,故素有“长腿艺术”之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二人台究竟源于何时?二人台传统剧目《打后套》一剧中唱道:“大清国出真龙,乾隆爷爷把基登,登基后出了戏一宗,这宗戏在山西凤凰城。”风凰城,即今河曲旧县村,为河曲县之故治;二人台代表剧目《走西口》中也有词唱曰:“家住太原府,爹爹名叫孙朋安”,而河曲在明、清时即隶属“太原府”。这里,“乾隆登基”应在1735年,而《走西口》中的“咸丰整五年”该是1855年。由此可推知,至少在200多年前河曲就有了二人台的雏型。

早期的二人台只是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的“二人班”,活动于黄河码头、家院村头、割烟(鸦片)地头以及节日庙会等场所,打地摊演出,是谓“打坐腔”;后在此基础上,从“社火玩意儿”(如秧歌、高跷、道情、八音会等)中汲取营养,加进了一些简单的表演、化妆与乐器等,活动形式亦有所讲究与拓宽,并融人了“戏”的因素,人们称之为“打玩意儿”。清同治年间,河曲县唐家会村创办了名播晋北的“五云堂玩意班”,这是一个以演道情为主、兼演二人台的 “风搅雪”班社,演出历史持续达七、八十年之久,早期主持人有唐家会村道情艺人张兴旺、李有润、邬圣祥、“天明亮”等(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1289页)。该班不仅进行职业性演出,还集资建造了专供排戏、教徒授艺的三间会房,会房门庭嵌有砖雕“五云堂”三字横匾(今由河曲县著名艺人张存亮先生珍存)。据河曲县五花城乡大埝嫣村龙王庙戏台题壁记载:该班曾于同治八年(1868)七月二十三日在此演戏三日,“日唱小寡妇上坟 夜唱打经堂”,可证在“同治年间”二人台已成戏演出,惟其成戏,正是得到了戏曲道情的启迪和引领。因袭与流变是地方民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普遍现象。清代中叶,大多数地方戏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正是遵循这一规律而形成和发展的。

这一时期,河曲已有职业、半职业的二人台班社30余个,广泛活动于晋、陕、蒙三角地带。之后,随着河曲人大量“走西口”外出谋生,一些艺人也把二人台作为谋生的本钱带入“口外”,并吸收融合了彼时彼地的蒙古民歌,使之渐具汉、蒙两个民族的艺术特色。这时,代言体的二人台剧目也日渐增多,《走西口》即为其最成熟的剧目,有“学会《走西口》,到处有吃口”之说。但角色行当仍维系着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的格局,虽偶有多人出现,即由丑角串演,俗称“抹帽戏”。
  二人台的唱腔初为一剧一曲,剧名即曲名,如剧目名《五哥放羊》,后发展为一剧数曲者。曲调有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八句式以及无定句式等多种形态。

二人台唱腔音域较宽,旋律常用大跳,几乎每首曲调,甚至一句中也可能出现几次上行大跳。演唱特色一是“虚词”、“衬字”、“衬词”应用较多;二是男女声演唱多用真假声结合,男声多用翻高八度唱法;三是演唱时多用“推”、“闪”、“躲”、“让”的唱法等,使得二人台的演唱风趣生动,色彩鲜明,具有特殊的味道。

二人台的传统乐队由梅(竹笛)、四胡、扬琴和四块瓦组成。成戏后,加进了一组打击乐器,即梆子戏的鼓板、大小铰子、大小锣等,组成文、武两场。

二人台的剧目,分“硬码戏”和“带鞭戏”两类。“硬码戏”以唱功为主,偏重唱、做、念,故事性较强,委婉细腻,长于叙事,如《走西口》、《打樱桃》、《探病》、《挑菜》、《卖碗》、《卖菜》、《牧牛》、《小寡妇上坟》等;“带鞭戏”则歌舞并重,舞蹈性较强,欢腾热烈,长于抒情,如《挂红灯》、《打金钱》、《打秋千》、《十对花》、《碾糕面》、《等连成》、《珍珠倒卷帘》等。

  二人台的语言,具有浓郁的河曲地方色彩。它恰当运用当地方言土语,以及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透逸出一股特有的“酸捞饭”味。硬码戏说白较多,多以民谚、民谣、俗语为基础,构成朗朗上口的韵白,人称“串语”;而带鞭戏则说白较少,一些节目常在开场前加段“呱嘴”,类似小快板,极富韵味。

  二人台的表演,载歌载舞,歌舞并重,极重鞭、扇、绢等特技。一些小戏则自然朴实,生活气息浓郁,在唱、做、念、舞等方面形成了自己一套特有的表演技法。如同是“跑圆场”,除了戏曲中常见的“碎步跑圆场”外,二人台还有“大步走圆场”和“小跑步式的跑圆场”之分。“大步走圆场”多半是丑角用的;“小跑步式的跑圆场”多半是旦角用的,即将双肘曲起,手握成拳,如《水刮西包头》中旦角用的就是这种姿式。

  二人台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民间艺术家:清代有张兴旺、李有润、邬圣祥、李占存(均为唐家会人)等;民国至解放前有樊贵作(“老百灵旦”)、万小子(丑)、裴来成(丑)、奔楼二则(丑)、“百灵子”(丑)、小“百灵子”(丑、旦)、菅二毛(“芝麻旦”)、五五(丑)、周来栓(丑)、菅绿树(“人参娃娃”,丑)、高成虎(丑)、秦根海(丑)、二面人(丑)、冀瞎子(丑)、李法则(丑)、李贵春(旦)、樊板太(丑、旦)等。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二人台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采风队晓星等7人在河曲采风,共采集民歌、二人台由调400余首,歌词近万首,并整理出版了《河曲民歌采风专辑》;次年3月,河曲举办了全县第一次二人台、民歌会演,省歌舞团、省电台文艺部派专人观摩指导。其时,省歌舞团的河曲籍演员任艾英返乡重演二人台,首次较好地塑造了《走西口》中的孙玉莲的艺术形象,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全县兴起了“二人台热”,涌现出二人台“夫妻班”、“姊妹班”、“父子班”、“娃娃班”达40余个。1956年,河曲县正式建立了职业的二人台剧团,次年4至5月,剧团一行15人挥师北京,参加了全国民间艺术会演,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珍珠倒卷帘》被评为优秀节目,苏联友人还赠送了列宁勋章。

  1960年5月23日至29日,年仅14岁的许月英参加了山西省第五次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以一曲稚嫩的《捏软糕》赢得专家和听众的赞赏;1964年春,山西省首次独唱音乐观摩会演在太原举行。在全省J0名男女高手的激烈角逐中,许月英夺得优秀歌手第一名;是年,她与吕玉根一起被选调到晋祠,为彭真、李先念等中央首长和国际友人演唱了二人台《挂红灯》,受到称赞。

  这一年,忻县专署决定调河曲二人台剧团全团演职员36人并随带服装、道具、灯光、布景以及炊事等整体回忻改建,成立了以演二人台为主的区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忻县专署文工团,二人台从此走上了一条更为广阔的发展中兴之路。建国以来,二人台涌现出的艺术名家有:杨英耀、李法子、任艾英、贾晓秃、张存亮、吕桂英、吕玉根、李秀英、李有狮、王来祥、菅巨荣、许月英、张美兰、尹占才、辛里生、贺晔、刘厚、刘铁铸、贾德义、苗俊英、王掌良、杜焕荣、刘艾兰、侯巧梅等。我们企盼“二人台”这枝艺术之花在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