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谁最红?小沈阳!

自央视春晚一鸣惊人之后,这位二人转演员整整一年可谓牛气冲天,不仅赚足了票子,而且还接拍了大导演张艺谋的求新力作《三枪拍案惊奇》,甚至于连他上不上虎年春晚都能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
  小沈阳走红之后的最大受益方是东北二人转!

在赵本山、小沈阳等一代接一代东北艺人的不断努力下,二人转现在可谓家喻户晓。

与名扬天下的二人转相类似,在我省府谷县一带,也流传着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二人台。不过,和蒸蒸日上的二人转相比,二人台则显得落寞得多。尽管它也有百余年的可考历史,尽管它亦曾名扬京城,但毕竟已是明日黄花……

有海红果的地方就有二人台

   据府谷籍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先生有关研究资料证实,府谷二人台大约于大清同治年间,1862年就已形成艺人班子,但当时并没有二人台这种称谓。因为来源于民歌对唱、清唱、坐唱,所以时称“打坐腔”,又因与过年节闹社火相伴,故也称为“唱秧歌”或叫“打玩艺”,一直到1953年才正式更名为“二人台”。

“二人台分布范围很广,属于陕、蒙、晋、冀4省共有的一个艺术形式。可以说,有海红果的地方就有二人台。”多年从事二人台研究工作的府谷县文化馆馆长郭侯绪告诉记者。

二人台作为一种民间小戏,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由冀北民歌演变的唱腔《十对花》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令人惊奇的是,二人台甚至还有由江淮民歌演变的唱腔《张生戏莺莺》、《茉莉花》、《虞美人》等。

“府谷是走西口的必经之地,所以当时很多逃荒、逃难、淘金的人都会经过府谷,其中难免也会有江南人士。应该是他们把江淮民歌带来并最终融入二人台艺术中的。”郭侯绪分析认为。

丁喜才的故事

   1920年的一天,府谷县麻镇,一个婴儿啼哭着诞生了。父亲为他起名:丁喜才。

丁家是一个专职二人台表演的家族,俗称“窝儿班”。丁喜才的爷爷、父亲、叔叔、姑姑等亲人都是“业内人士”。而天资聪慧、嗓音特好的丁喜才,自幼就酷爱二人台这种民间艺术,经常跟随父辈学唱卖艺。在戏班子里,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逐步成长为晋陕蒙地区非常有名的民间艺人。

1953年,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在北京举行。时年33岁的丁喜才代表西北地区参加了汇演。他以自打洋琴、自演自唱的形式演唱了《五哥放羊》和《尼姑思凡》,受到了与会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二人台(当时被误称为“榆林小曲”)这种艺术形式一时轰动京城。


   汇演后,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将丁喜才特聘到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间音乐、榆林小曲,并先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讲师、副教授,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在演唱和教学实践中,他大胆地把陕北二人台和绥蒙二人台进行融会和嫁接,为继承和发展陕北二人台音乐作出了杰出贡献。由他改编的《五哥放羊》、《走西口》等陕北民歌,经其学生、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鞠秀芳演唱风行全国,并曾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奖。

文革时的鼎盛

  “提起文革时期的文艺活动,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样板戏。很多人据此认为,文革时期的文艺活动是非常萧条的,文艺形式也是非常单一的。不过我不这样认为,恰恰相反,我认为二人台这种艺术形式恰恰是在此期间达到了它的顶峰。”郭侯绪说。

据他介绍,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因为政治需要,府谷几乎每个乡、每个村都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最多时能有300多个。这些宣传队的主要表演内容当然是不可脱俗的样板戏,但是其表演形式却是二人台形式。同时,他们也会根据生活,自编自演一些农耕方面的节目。另外,文革期间,榆林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文艺调演,每个县都要拿出一台自编自演的节目。而府谷县表演的节目多为二人台形式。

  “那个时期,因为整天可以接触到,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府谷人都会唱二人台。二人台在文革时期达到了鼎盛。”郭侯绪说。

上世纪80年代后的没落

  “再也看不到人人会唱二人台的场面了。现在50岁以上的人还能哼几个调调,其他人大多只是知道有个二人台,都不会唱了。”郭侯绪感慨万千。

其实,1979年时,在全省民间文艺调演中,府谷县还凭借二人台艺术夺得过一等奖,只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流行歌曲等外来文化的侵袭之下,1980年后,和众多民间艺术一样,二人台艺术逐渐风光不再。

“现在大家都知道王向荣是唱陕北民歌的,是陕北歌王。其实他最开始是以唱二人台出道的,最拿手的也是二人台。连他的成名作都是二人台的《五月散花》。后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才改唱陕北民歌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人台这一艺术形式的没落。

“府谷的很多庙会都不再请二人台表演,而是改唱晋剧,因为有‘二人台不敬神’的说法。没有了市场,很多二人台的民间班社无法生存也就自然消失了。二人台的没落,实际上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没落。这是一个大背景,没有办法。”郭侯绪无奈地说。

二人台与二人转

  和二人转一样,二人台的表演中也有转手帕、唢呐音乐、秧歌调等内容。因此也有人将二人台称为“西北的二人转”。

“1938年,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东北挺进军总司令的马占山将军率部就驻扎在府谷哈拉寨,也就是今天的哈镇。连黑龙江省政府的牌子都挂在府谷。那些东北军人必然会把东北文化带到府谷这一带,随后两种文化发生交融,相互影响,因此会出现目前这种相隔千里却内容相似的现象。”郭侯绪解释说。

那么,在二人转日益红火的当下,二人台为何一直默默无闻呢?

“二人转之所以广为流传,一方面是由于有赵本山等名人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东北话接近普通话,一般人能听得懂。而府谷二人台用的是陕北方言,外地人很难懂,这样也就不易推广。此外,二人转的很多内容是不健康的,可以说是迎合了人们的低俗心理需要,二人台的确也有一些‘荤段子’,但数量相对少得多。”

其实,二人台的内容要比二人转的丰富得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时曾出版过一套由陕、晋、蒙、冀四省联合编写的《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共6本,每本600多页。二人台艺术内容的浩瀚由此可见一斑。

命运的拯救

  事实上,府谷县很早就意识到,将二人台这一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加以整理、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早在1955年,府谷县就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府谷“二人台”剧目50多个,民歌30首,二人台牌曲40首,由府谷县文教科用石印印刷,分上、中、下三集出版,封面套红,书名为《陕北二人台》。全书由郭玉林、杨怀银、党四毛、杨臭小、郝院、全孝先等民间艺人提供资料,县文化馆的陈维业、李继爱记谱编写。在这次搜集整理工作中,已遗失多年的二人台《十里墩》、《恩惠子挎嫂嫂》最终成功地由杨怀银、党四毛二人回忆口述整理了出来。

1979年至1980年,府谷县文化馆还编印了二人台传统剧目选(油印本)《二人台》三集,选入12个传统二人台剧、6首牌曲。1983年,在二人台演出日渐进入萧条期之时,为了将此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府谷县成立了“府谷县民间二人台歌剧团”。8年后,县上又成立了“府谷县业余歌舞团”,并于2008年7月改名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目前,这两个团成为府谷最主要的二人台团体,常年活跃在全县各乡镇农村、厂矿。

2009年3月,府谷二人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后,府谷县对二人台艺术的保护更加重视。

“我们今年打算搞一次陕、晋、蒙、冀4省区的二人台艺术节,并将成立府谷县二人台协会。相信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二人台艺术肯定能迎来她的又一次辉煌。”郭侯绪信心满满。(姚志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