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东北各地的“二人转”剧场、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老工业基地文化艺术发展的新希望,但认真审视当前似乎过热的“二人转”,我们又看到了许多问题,这令我们着实感到不安。
应该承认,近些年二人转艺术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冷静地审视一下如今鱼龙混杂的二人转市场,确实又让人乐观不起来。纵观全局,我们不难发现,“二人转”繁荣的背后,以韩子平为代表的正宗东北二人转艺术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而另一支又异军突起,他们独辟蹊径,走低俗恶搞的新路子。上得台来或翻筋斗,或唱歌曲,或学傻子,变态之丑象百出,可就是不唱戏,即使兴起吼上那么一口两口,也离不开荤腥。不顾及丑与雅,使出浑身解数,以博得人们开心一笑,就算把活儿干利索了。但我们一笑之后,回过头来一咂嚒嘴确实又觉得不是个滋味儿。有些所谓的“二人转”艺人唱的所谓“二人转”实在让人有些作呕。冷静思索之余,却让我们生出这样的疑问:这是二人转吗?
新时期的这些“二人转”演员们给我们的二人转艺术评论家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现在大红大紫的“二人转”到底应该冠以何名,那些在舞台上只翻两个空翻的,到底应不应该叫二人转演员,二人转到底作何界定呢?正宗的二人转早期的定义是这样的:二人转是一种地方戏剧种,俗称“蹦蹦”或“棒子戏”,是在东北大秧歌、东北民歌和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成,集歌舞、说唱、戏剧为一体的表演艺术。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真正的二人转是集歌舞、说唱、戏剧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把它叫做二人转。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舞台上无论你打扮得多么另类,翻多少跟斗,耍多少杂技,间或唱点儿流行歌曲,或是把笑话讲得多荤,那也不能称作二人转。从全局的角度看,单纯开荤笑话、骂人、唱脏戏、耍耍手绢、翻翻筋斗、学学傻子、唱唱歌曲那都不叫二人转。真正的二人转艺术家,起码是个唱戏的,并且是唱东北二人转这个传统戏的。撇开了这个“戏”字都不叫二人转了。可是,看看现在的二人转,真是太百花齐放了点。
赵本山虽说是学二人转出身的,但也只能说他是以演小品而出名的,不是“二人转王”,而是“小品王”,他幽默、诙谐、风趣的表演基础来自二人转,但其成型的作品却和二人转的性质完全不同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正宗二人转当然依旧叫二人转,而那些所谓的“二人转”演员们演出的“二人转”,既不是二人转也不是小品,依照他们的表演手段和方式方法,我们不妨就叫它“脱口秀”,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开辟一种新的曲艺产品,还可以避开许多关于二人转高雅与低俗的争议。我想,这样就能还二人转本来面目,也能让二人转迅速地登上大雅之堂,实现真正的二人转复兴。
要正确理解通俗的概念,低俗与恶搞只能使二人转艺术误入歧途,陷入没有发展前途的境地。有些时候,我们看待事物也有一些偏颇,看一种艺术是不是受欢迎,不能只是看观众的态度,还应看艺术本身的价值。老百姓的笑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大笑、傻笑、哄笑、嘲笑、讥笑不一而足,你确定你的表演老百姓给你的是哪种笑了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