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民间艺术,以二人转最为的名。在赵本山大叔的大力推广下,今天的东北二人转那可是老火了,不但在东北火,在整个北方都有很多的“粉丝”。追本溯源,这二人转也有年头了,群众基础早就打好了。

二人转形成于清末民切,通常说法是由东北大秧歌,民歌与河北莲花落等结合演变而成。形式有一人表演的单出头,二人表演的“双玩艺儿”(即二人转)和两人以上表演的拉场戏三种,其中以“双艺玩儿”为主。演出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分别饰演不同人物,即所谓“跳出跳入”“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靠咱俩”,因为称作“二人转”。

传统二有转的曲目,主要来源于戏曲小说,评书鼓词,民间故事等,大都是关东百姓喜闻乐见的古代英雄好汉,男女爱情和忠孝节义的故事,如《西厢》,《蓝桥》,《杨八姐游春》,《燕青卖线》,《锯大缸》等都是其中的名段,而表现这些内容的说唱是人人听得懂的大白话,做舞是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化动作,自然使观众觉得格外亲切。这种唱唱咧咧,蹦蹦哒哒的演出形式,加上艺人们火爆粗犷,通俗诙谐的表演,正是豪放的关东百姓们喜欢的“土玩艺儿”,难怪他们“宁可少吃三顿饭,不能不看二人转。”

一路走来,流传在黑土地上的奇特风俗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些渐渐远去的记忆再次被唤醒,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变回了当年那群吃着冻柿子,在雪里摸爬滚打的小孩......

可以说,风俗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的缩影,随着时代的直步和贫穷的离去,许多习俗渐渐离开了东北人的生活,不过,那远去的岁月带不走东北人对生活的热情,带不走那不变的乡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