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新枝叁丈高——记新一届二人转总动员擂主、辽宁省青年民间艺人顾国栋

“丫鬟大街去买的祭礼,把香壳纸马全都买齐,白布蒙的小轿雇了一乘,两个人抬着放到院里,两个人抬着放到当院里——”在2014年10月吉林电视台新一届“东北三省一区二人转总动员”比赛的舞台上,有位身材修长、扮相俊美的男演员短短的几句“探亲调”, 久违多年的曲牌瞬间把观众们带回了几十年前东北二人转的老腔老调的回忆当中,只见他的装扮一身缟素,演唱入情入味,用两句唱腔走着场片就把道具稳稳当当地放到了舞台中心,如同水上漂一般,这在民间演员尤其是男演员中是不多见的。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情、字、味,板、调、句,男演员的几句唱占全了,他的表演瞬间激起了现场戏迷观众的热烈掌声!

台上表演的男演员叫顾国栋,艺名顾小杰,辽宁抚顺人,吉林电视台新一届《二人转总动员》大赛第一、二期擂主。据他本人讲,幼时学艺,中途由于外界原因弃行多年,此次为了参赛,为了实现梦想,重新登上二人转舞台。但我个人理解,作为一生的追求,他对二人转“弃行不弃艺”,孜孜以求的积累多年,才有了今天的演出之大成。他的表现得到了韩子平、董玮、郑桂云、闫淑萍、佟长江等著名东北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的赞许,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实力且会在二人转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优秀青年演员。观看了顾国栋几场演出之后,我对他的戏的评价就是传统、地道、淳朴、原汁原味,充满了原产自田间地头的东北地方戏的泥土芬芳。下面,以顾国栋在本次大赛上参赛的剧目为内容,把感受体会写出来,供读者一同品评,也请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一、从他们演出的搭档组合来看,男男搭档再现了流传三百年的东北二人转原有模式。

东北二人转,早年也叫蹦蹦、碰碰,在其最初形成时期,由于旧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是不允许登台唱戏的,于是就由男人扮演女性角色(唱包头的)。舞台上一丑(腰包丑)一旦(小彩旦),分包赶角,化入化出,形成了一出戏“千军万马,就看他俩”的载歌载舞的走唱形式。直到建国后,这种搭档表演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更多的民间老艺人“解开了罗裙带”(男演员不再唱反串),出现了像辽宁省黑山县已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秀媛等第一代二人转女演员,旦角出现了“青衣、花旦”(大家闺秀),丑角也出现了“俊丑”(英俊扮相),二人转男旦逐渐销声匿迹。然而近些年,在专业院团和跑班演员中,反串演员又时有出现,但精英不多。此次复出参赛,顾国栋的搭档刘艳军(二人转反串演员,艺名小凤仙),也有着多年的反串演出经验,而顾国栋也采取了丑角俊扮的方式,两个人每一场演出,从服装到化妆,认真准备,一丝不苟,让我们耳目一新,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两位演员对艺术的尊重和对比赛的重视。

二、从他演唱的剧目、曲牌、唱腔等方面来看,给观众呈现的是几十年前的东北民间传统二人转,即原生态的绿色二人转。

两个人在这次比赛上所选曲目有小帽《江北送情郎》《大将名五更》《小拜年》《双思五更》,正戏《劈山救母》《西厢观花》《西厢写书》《楼台会》,除《劈山救母》外,其余三出正戏均为民间演员常演的大轴剧目。在他们的这些戏里,和大多数演员不同的是,他们用了一些背道的或是不常用的、很多演员不会的曲牌,如海南语、仿坠子、探亲调、奔桥儿(快板文嗨嗨)等等,这些曲牌多为过去老艺人常用的,现在已不多见。同时,也引用了评剧、河北梆子等兄弟剧种的曲牌。即便是舞台上常见的十大主调十大辅调,也经过自身的艺术加工,如在《西厢观花》里的文嗨嗨“崔莺莺一进花园斜身站稳——”,在《楼台会》里的喇叭牌子“叫一声小姐快点上轿——”等等,以自己的味道送君入耳,且十分受听。单就顾国栋先天嗓音条件而言,属于那种云遮月的嗓子,声音虽然不是很有透亮的金属质感和共鸣效果,但是他很会驾驭声音、扬长避短且高低不挡,非常适合唱民间的传统老戏,属典型的民间唱法。

印象比较深刻的小帽是第一期擂台赛上的《大将名五更》,这是一个很要演员功力的小帽,舞台上唱的人不少,唱好的却不多。开场一个尖板亮相,他与搭档刘艳军摆出了一个十分经典的传统二人转的老画面,其动作的连贯性,站位、角度、眼神,结合两个人的完美扮相,定相十分的精湛、到位、老范儿;唱腔上,张口第一句亮腔“一呀更啊里,月牙没出来呀——”,搭档小凤仙墩得好、条之朔兜得住,正所谓“好听不好听,全在头一声”“花开舞台上,根插群众中”,一句老唱腔,演唱的稳稳当当,相得益彰!第二段,小凤仙一句“鼓打到二更,月牙出在了正东”一句高腔,博得了满堂彩,顾国栋也毫不示弱 “南唐去报号,名叫高琼——”,以同样的音高完美呈现,不禁让广大戏迷对他的唱功暗自赞叹。表演上,国栋借助传统二人转手持道具“手玉子”(御子板),将过去老艺人的表演形式再现舞台,通过不断地变换击打演奏方式,让观众看到了演员熟练的表演和扎实的基本功。最后部分,演员通过叫板、提速、跑圆场等方式,结束了整个小帽的表演。总的来说,两位演员的演唱,满宫满调,珠联璧合,就这一个小帽而言,堪称二人转总动员舞台上的经典!

正戏《西厢观花》片段。民间讲“怕西厢,乱盘道,没底蓝桥吓一跳”,就说明《西厢》是二人转中十分要功力的剧目。作为二人转四梁四柱的剧目之一,它是常下单子的戏。南北派艺人唱法大相径庭,唱词辙口也不一,有丑牛辙、江阳辙、排淮辙、工生辙等。“学过西厢,玩意就不康”,他们的演出,开头用武嗨嗨曲牌以民间艺人“珍珠倒卷帘”的方式演唱了“二十个字”:从一到十,两个人引用的解放前民间老艺人的老唱腔,加上坠音,显得即传统又诙谐;从十到一,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段词 “(十)实实罗帕为表记,(九)久盼夫妻配成双,八宝街前往前走,(七)欺人贼子(要)抢红妆,六神无主心害怕,五指写下告白一张,四路无人来搭救,三有张生站文旁,两眼看穿告白事,一封书信请来杜江——”我想,大西厢作为东北二人转四梁四柱正戏之一,其文字功力不容小觑,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能把这些完整的流传下来,实属难得。接下来,大段抱板作戏引子,叙述西厢记的前情梗概。我认为报板是他的一大特色,无论《阴魂阵》还是这块《西厢》,顾国栋的抱板,板头瓷实,气口冲实,嘴皮子了得,唱出来快如爆豆、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真正做到了“快听字”和“快而不乱”,观众听着很是过瘾。随后是用文嗨嗨唱观花,他的文嗨嗨每一句的托腔处理都非常细腻,用东北方言来讲,唱腔的拐外抹角、犄角旮旯十分讲究,且互有不同,恰到好处,真正做到了“慢听味”和“慢而不断”,尤其加上了一段仿坠子唱腔来表演小红娘反报花名,使得这段观花更加丰满,增添了趣味性和艺术性。

正戏《西厢写书》片段。老艺人讲,听《西厢》听《写书》,就说这部西厢写书里边曲牌丰富,唱词诗文,适合好演员充分发挥,演绎。顾国栋和他的搭档在这出戏里,从东北大鼓、快板大鼓、奉派大鼓再到西河大鼓,稳扎稳打、辞情恳切地唱出了西厢记的文学内涵,把崔莺莺在书信中对于张君瑞的情深意切乃至哀怨叹息、幽闷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后华丽转身,用文嗨嗨曲牌、比喻的修辞,把两个人的情感联系如歌如述的唱出来,这样用文嗨嗨唱写书的手法,恐怕广大观众是不多见的,且运用起到好处,不禁让我们赞叹民间艺人在摆弄调门的同时,很好的对东北音乐进行着积极地尝试和探索,而又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小凤仙的文嗨嗨唱的是如此动听,实属反串演员难得的。总之,老词老腔老调,再加上老的打击乐器沙拉鸡,一个完整的传统东北艺术形式就完美的呈现了。当代,一对三十多岁的青年演员能把传统的二人转精粹呈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在大赛过程中实属不易,应该为他们喝彩!现场,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董玮老师点评顾国栋时说:“这是一个完美的下装,俊丑,无论形象、台缘、唱腔、一招一式,都很规范讲究,民间演员实属难能可贵!未来在舞台上还会大有作为!”

三、从这几场顾国栋的表演中,足以看出他有深厚的“道行”,也就是丰富的舞台经验。第一,引领乐队的能力强,曲牌之间变换自如,给乐队的肩膀头(用唱腔带动曲牌转换给乐队的提示)非常好;第二,帮衬上装的能力强,从唱腔配合到舞蹈动作,甚至于搭档有些崩瓜掉字的情况,兜得都严严实实;第三,感染观众的能力强,现场演出真正做到了“以声带情、以情感人、声情并茂”,随着剧情的推进,带动的现场观众入情入戏;第四,现场应用的能力强,从扇子、手绢到手玉子、沙拉鸡等手持道具的应用,到舞台上舞蹈动作的一招一式,如他的“大展翅”、“小晃身”等,舞动时都贯穿着一种内在力量,真正体现了艺多不压身!

当然,人无完人,笔者认为,除了演员的方言在演唱时需要注意外,顾国栋与其搭档在表演过程中有些方面还需要推敲。比如,两个人的舞蹈缺乏编排,动作协调性不够整齐划一,两个人交流的还不够,演唱分工安排不尽合理,有时会出现“一头重”,两个人“一块玉儿”的感觉差点;再如,由于比赛时间有限,为了短时间内让观众和评委叫彩,演员会使出浑身解数展露才艺,唱词大量涌现,曲牌变换频繁,虽然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小老艺人”的肚囊宽绰和戏的可观赏性,但有时会显得过于繁琐凌乱,有些曲牌运用的也未必完全合适,还是要考虑“唱腔为剧情服务”的问题;另外,在剧目节选的过程中,科学化合理化需要进一步推敲,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直奔主题,简化不必要甚至不合理的情节,是值得思考的,如《楼台会》这段戏,节选的是吊孝、祭灵,如果时间有限,是否可以考虑把梁母哭子这一段省去,演员省时省力,观众也不容易分散精力。以上意见只是作为戏迷以旁观者角度提出,是否得当,值得商榷。

顾国栋,这位辽宁籍的优秀青年二人转演员,是吉林省《二人转总动员》栏目挖掘出来的又一颗闪亮明星,这颗会发光的金子在民间深埋多年,此次绽放舞台,给东北的老戏迷们意外的惊喜——东北传统的老戏正戏,还有后来者如此的演绎继承。虽然多年不在专业剧团演出,然而他对二人转的执着追求片刻都没有停息,就像他自己所说,他的血管里一半流的是二人转血液。他也因此得到了广大戏迷尤其是网友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他的网名叫“条之朔”,意在做一名东北文化中优秀的二人转艺人,他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整理、传播、传承着我们传统的民间艺术,用实际行动演绎着我们黑土地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二人转这门艺术,俨然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个时尚、阳光的年轻人生命当中,东北二人转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除了政府部门和专业院团的大力宣传推广,更需要广大民间艺人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代代相传,将这种东北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给予弘扬和发展,除了老艺人的传帮带,真正的年轻代新生力量必须及时跟进,执着探索,倾心投入,也唯有如此,流传了三百年的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薪火相传,老树生新芽,让我们共同珍视咱们东北人共同的精神食粮,共同支持和关注像顾国栋这样的青年艺术从业者的未来和发展,也由衷地希望他能再接再厉,把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在广大戏迷面前,真正的担当起传承东北民间艺术的重任!(北派铺地锦2014年11月18日写于沈阳)

顾国栋

二人转顾国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