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黄世明
二人转火了,火得各剧场场场爆满。沈阳刘老根大舞台一票难求,最高票价竟卖到了上千元。面对这种现象,有人兴奋不已,有人赞不绝口,还有的人发出质疑:这种类似于曲苑杂坛、类似于杂耍、光说不唱或者唱也只唱流行歌曲的二人转,还叫二人转吗?
【抛砖引玉】
您有不同声音吗?
学者黄世明认为,今天就应该演今天的二人转。然而针对当前二人转火爆的现实,您对他的观点持有不同意见吗?您怎么看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转型和发展?
希望我们的话题引起您激烈的讨论。您可以将观点发送到:
lswbwk@163.com
问题1:不叫二人转叫什么?
▲唱不唱正戏是当下二人转和传统二人转最大的区别
现在剧场里演出的二人转与传统二人转相比,有太多的相同之处。比如,表演形式都是一男一女,一旦一丑,表演随意性很强,随便跳入跳出。与现场观众、与所唱人物均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道具是手绢、扇子,还有大板、手玉子等。伴奏乐器以唢呐、板胡为主。演出场地不限,城里,农村,舞台,平地,甚至打谷场、小旅店、农家炕头都可以演。再比如,表演时,都是男演员先上,走场,说口,把气氛挑起后,女演员上。演员讲究的是一专多能,所谓一专,是指唱得好;多能,是指演员除了唱,还要会说,会舞,会玩手绢、扇子,会翻跟头,会玩乐器,有绝活,最重要的要会演戏,装神像神,装鬼像鬼。
所不同的是,传统二人转在女演员上台后,二人先唱一段小帽,然后来一场大戏,也就是《西厢》、《蓝桥》一类的正戏。而现在的二人转在唱完小帽后,却开始唱流行歌曲,玩杂耍。
看来,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唱不唱正戏。
定性一件物品,要看它的主要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对二人转的解释是: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一带的曲艺,用板胡、唢呐等乐器伴奏,一般由二人舞蹈说唱。
可见,唱不唱传统戏并不是定性二人转的唯一标准。现在剧场里演出的二人转从人员构成,表演风格,伴奏乐器,到出场顺序,角色定位等等,都没有失去二人转的表演特色,如果仅仅因为不唱传统正戏,就剥夺了它的冠名权,恐怕难以服人。
问题2:当代二人转为什么不唱正戏?
▲时代“抛弃”了传统二人转
传统二人转正戏表现的多是中国古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著名的有《西厢》、《蓝桥》、《包公断后》、《杨八姐游春》、《猪八戒拱地》等。《中国传统二人转大全》收录了传统二人转正戏56个。据主编崔凯自己讲,所谓大全并不全,还有很多优秀的二人转曲目因各种原因没有收入。据估计,传统二人转的正戏流传下来的约有三百出以上。
这些正戏都是大段唱腔,最长的是《西厢》。完整的《西厢》有3600句,《中国传统二人转大全》中收录的《西厢》有1330句,《杨八姐游春》有280句。一般一场正戏要唱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长一些的要唱半宿,一宿,完整的《西厢》要唱完恐怕得一天一夜。纵观中国各地方剧种,一出戏能唱一天一夜的恐不多见。
传统二人转的这种长风与它所生存的地域环境有关。东北冬天寒冷,农闲时间长,东北人一到冬天,只能“猫冬”。二人转演出不受场地限制,拎包就来,开口就唱,不像京剧、评剧,要有舞台,要有道具,要拉开架式唱。所以,二人转就成了东北人“猫冬”期最实惠、最方便的文化享受。
赵本山现在收了几十个徒弟,这些徒弟或家传,或从小学习,每个人都会很多传统二人转大戏。据说,每年过年时在赵本山家相聚,师徒联欢,唱的都是传统二人转。可见,赵本山也好,徒弟们也好,对传统二人转还是情有独钟的。
那么,这些喝传统二人转奶水长大的二人转演员为何在演出中抛弃了传统戏呢?
一个老演员不无哀伤地说,是时代抛弃了传统二人转。
电视机让二人转体验凄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流行歌曲进入中国歌坛,掀起一股长盛不衰的流行歌曲热。与之相伴,霹雳舞、太空舞、双卡录音机成为时髦。随后,外国电影涌入中国市场,电影院一票难求。紧接着,一部《上海滩》迅速把中国推进到电视剧时代,电视机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的城市里普及。在农村,当时虽然电视机拥有量尚不够多,但谁家要是有了电视,他家就成了晚上人们聚集的场所。正是在这个时候,二人转开始有了凄凉感。有些二人转老演员回忆,那段时间,最怕电视上播好看的电视剧,只要有好电视剧,他们的生意马上就萧条。
随后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光怪陆离,越来越让人目不暇接。电脑、网络、游戏、手机、短信,彩信、帅哥、超女、模特、小资、港台明星、杰克逊、麦当劳、麦当娜、机器猫、米老鼠、星球大战、变形金刚、人肉搜索……一眨眼,外面就变了,一眨眼,熟悉的东西就消失了。在如此充满诱惑、充满变幻的世界里,还有多少人有余暇,有余光,有闲情,去关注传统二人转?还有多少人可以耐着性子去听动辄几百句、上千句的传统正戏?
观众爱看什么就得演什么,这是铁律
古人云:上智之人,知道变,中智之人,跟着变,下智之下,不求变。
赵本山的徒弟张小飞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从艺校毕业后,随父母在黑龙江演出,演的都是传统戏,所到之处很受欢迎。两年后,张家班在辽宁海城,碰上了另一个戏班。两家唱起了对台戏。一场较量下来,主人留下了那个戏班,张家班灰溜溜地离去。这件事给唱了一辈子二人转的张小飞父亲刺激很大,论唱功,那个戏班与张家班根本没法比,可获胜的却是他们。张小飞的父亲气得骂了人,他们演的那叫啥玩意啊!正戏不唱,就整些猫猫狗狗的东西,那还叫二人转吗?也许是年轻,也许是眼光不一样,张小飞却没有骂人,闭上眼睛想了想,他走进商店,买了把萨克斯。
不知张小飞父亲这样的老二人转艺人看见萨克斯会生出什么感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决不会想到,儿子张小飞带着这把萨克斯,竟然在二人转舞台唱红了。在二人转生存的三百年中,大部分时间里,二人转演员必须面对市场,适应市场,也就是说,观众爱看什么,他们就得演什么,这是个铁律,背反了这个铁律,他们就得饿肚子,就得卷铺盖走人。
看传统戏的人少了,钱还得挣,饭还得吃,二人转只能在无情的市场面前委屈自己,改变自己,削足适履。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二人转。
问题3:什么是二人转的精华?
▲艺术的精华不是形式上的一招一式
什么是二人转的精华?如果你说,二人转的精华是《西厢》,是《蓝桥》,是文嗨嗨,武嗨嗨,是红柳子,是靠山调,这样的理解恐怕就错了。
艺术的精华不是形式上的一招一式,或者剧目上的一出一段,而是如鲜花的香,武术的功一样,由内里生发而散放出来的。
二人转的气场:黑土地人民的乐观、昂扬
二人转有一种气,有一种场,不论你看传统二人转,还是看今天的二人转,你都能感觉到这种气场。余秋雨曾经这样评价二人转:二人转表现了黑土地人民在恶劣环境前的乐观生活态度。
确实,看二人转,你体会不到苦难,体会不到痛苦,它带给人的是乐观,是昂然,是满场蒸腾的豪气和活力。从这个角度讲,今天的二人转并没有丢掉二人转的精华。二人转在发展中百压不死,百摧不残,靠的就是这种活力和精气神。在今天的二人转剧场里,在那些没经历过苦难的年轻演员身上,我们鲜明地看到了这种精神的继承,那种蓬勃,那种昂扬,真是让人无法沉静,不由自主而产生一种冲动,想跟着演员一起喊点什么。
二人转的魔力:幽默
二人转还有一种让人无法抵御的魔力,那就是幽默,这种幽默正是传统二人转在多年的打磨中形成的。传统二人转虽然以唱为主,但在着装、说口、表演等方面非常注重幽默、滑稽。就是在大段唱的进行中,幽默搞笑也时时出现。这种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色,在今天的二人转里得到了全方位的强化。如果说,传统二人转可以让你时不时地笑一下,那么,今天的二人转完全能让你开演就笑,笑个不停,一直到散场,回了家还笑。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赵本山所倡导的绿色二人转在扩张这种幽默魔力的同时,摒弃了黄色的、下流的表演内容,使二人转的笑更健康,更感染人,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艺术,它的表演内容、表现形式,表演手段都带着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今天的二人转在保持这种特色,张扬这种特色方面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他们的演出,从整体上来说,传达的是东北风情,表现的是东北的地域性格,昭显的是东北独有的文化符号。可见,今天的二人转演出虽然没有了全本的《西厢》、《蓝桥》、《包公断后》,但二人转的魂在,神在,这种神与魂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的队伍中,印迹在他们的传承中。
问题4:一百年后的二人转什么样?
▲变成什么样,它也是二人转
二人转的发展不在于是不是唱传统戏,而在于这个艺术种类能不能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没有生存,何谈发展?七八十岁的老人大概都看过木偶戏、皮影戏,而这两个剧种当年也确实曾经红火过一时,可是现在呢?这两个剧种哪里去了?还有人在演,还有人会看吗?
所以,我们不妨做个调查,看喜欢听《西厢》、看《蓝桥》的观众有多少?有多少观众赞同让当代二人转再改回为唱传统戏?如果这个比例高于50%,那么,改弦易张还有可能。但如果喜欢或赞同的人连5%都不到,那么,就坦然地接受这个终审判决吧。
二人转的传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广泛,从来没有这么深入人心,声名也从来没有这么响亮。在中国,你随便找个地方问,东北有什么?回答肯定是,有二人转。在东北,有朋自远方来,看什么?当然是看二人转。别的不说,能把二人转这个词汇叫得如此响亮,如此家喻户晓,这就是二人转与时俱进、适应市场、适应时代,适应变化的结果。
任何艺术都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中发展起来的。三百年前,二人转刚刚问世,只不过是简单的说唱,成本大戏只是逐渐成型的。可以说,在后来的发展中,是成本大戏否定了简单的说唱,取代了简单的说唱。那么,当时代发展到今天,成本大戏又被更有时代色彩的说唱否定和取代时,我们又有什么觉得奇怪和不适的呢?
再过一百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好,二人转会变成什么样,也不好妄自猜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二人转保持精华,不失特色,魂在,神在,变成什么样,它也是二人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