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县都给这个村拨款买高级音响,建二人转广场,还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村级曲艺家协会,授予“曲艺之乡”称号
红阳,是个村。归林甸县东兴乡管。
村民们,几乎人人会唱二人转。随便拽出俩人,就能凑成一副架。
能登上台面表演的,就有上百人之多。
省里演出都跑这请人
红阳村,在林甸县东兴乡。
这个大庆东北角的小村,有上百年历史。
当年,小村交通闭塞。
平时,放电影的不爱来,秧歌队也不爱往这扭。
没啥娱乐生活,红阳村民就自己找乐。
人家拉起了秧歌队,唱起了二人转。
一扭一唱,就是几十年。
算不上专业团队,也是小有规模。
这些年,农民们条件好了。
家家有电视,还置办了DVD,安了电脑,扯了网线。
可是,红阳村民,上网看电视,有点“隔路”。
看电影电视剧的少,看二人转表演的多。
流行大片的影碟,在这很少能卖出去。
倒腾二人转影碟,却嘎嘎挣钱。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喜欢二人转。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整上几句。
下地干活有人唱,喝酒划拳有人唱。
甚至连农妇做饭时,都会哼上几句二人转小曲。
小村里,天天能听见“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
红阳村村长李克和,也是个二人转迷。
村民都得意二人转,他就领着大家往专业方向发展。
买服装,置办乐器,都是他自掏腰包。
在他的张罗下,红阳村的二人转,越转越大扯。
现在,全村四千多人,能登上台面,唱一二十块大戏的,有一百多人。
这些人,每年要参加几十场演出。
乡里、县里、市里、省里的各种文艺汇演,都爱到红阳村请人。
草台班子有专业写手
红阳村的二人转班子,挺专业。拉弦的,吹唢呐的,唱戏的,样样全。
不过,就算架子配得齐,也不至于哪有演出都来请啊!
人家整得红火,有俩原因。
一是唱得好,二是每场演出都有应景的新词。
虽是村级草台班子,人家却有专门的创作团队。
创作团队的成员,有退休老师,甚至还有当年“文革”宣传队的骨干。
今年64岁的王国中,是创作团队的首席写手。
退休前,他是红阳小学的音乐教师。
这位,会弹钢琴,能唱美声。
写起二人转词来,更是下笔有神。
前不久,林甸县搞了个抗洪抢险慰问演出。
红阳二人转班子,被请去压轴表演。
王国中根据抗洪事迹,当天就创作了新的戏词。
演出之后,效果老好了。
这几年,凭借场场有新词,红阳二人转班子,拿回了不少大奖。
2012年,在全省各级才艺、综艺大赛上,光一等奖就捧回七八个。
2013年,红阳村有十多个二人转节目,参加了省市级演出。
结果,每个节目都得了奖。最低奖项,也是二等奖。
去年,黑龙江电视台,举办了《欢乐英雄转》比赛。
赛的是二人转表演,东三省两千多人参加。
红阳村,拉出了三副架,派去了6个人。
结果,三副架全都晋级了最后的赛事。
现在,大赛还没结束,专家已经给出了评价。
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张野说:“你们红阳村的二人转表演,是业余组里最棒的。”
普通村妇成大腕明星
这几年,从红阳村,走出了不少“转星”。
今年40岁的李晓红,是土生土长的红阳村人。
这位,就是个普通农家妇女。
受老辈人影响,她贼喜欢二人转。她没上过几天学,字认得也不多。可是,二人转台词,不用人教,她看几遍就能记住。
不少二人转大戏,台词将近一本小说,一唱就是一两个小时。
李晓红看几遍,就能记得八九不离十。
上台表演,动作表情,都相当到位。
唱功,更是没的说。
“红柳子唱得是动听委婉,大悲调唱得你是珠泪涟涟。”
以前,李晓红在村里,就是大腕。有啥演出,她都会被请上场表演。不过,那时候,李晓红唱二人转,纯粹是业余爱好。
人家的主业,还是种地做饭。
后来,跟村里出去演出多了,李晓红的名声,也越传越远。
去年,县里一家大型宾馆,主动跑到红阳村,要请李晓红出山。
原来,这几年来林甸旅游的人多。游客们住宾馆时,乐意看点表演。二人转,是他们必点曲目。
这家宾馆,请来不少二人转专业演员。
为了让表演更有本土气息,人家在林甸乡下撒眸起了草根艺人。
最后,红阳转星李晓红,被相中了。
人家来请李晓红时,开出了高薪。不过,李晓红当时可没答应。
她觉得,自己唱二人转就是玩,从没想过要吃这碗饭。
对她来说,还是家里最重要。
最后,人家答应她,她家里啥时候活多,或者啥时候想家,都可以随时回去。
李晓红这才同意,去县里当起了半专业演员。
有不少游客,为了听她唱二人转,甚至多次跑到林甸……
红阳村的二人转爱好者,不仅有上岁数的人,一些半大孩子,也乐意哼唱二人转。
其中,有不少好苗子。
省里一些二人转学校,闻讯后都跑到红阳来挖人。
就在不久前,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还来到了红阳。
她把一个14岁的男孩,给带走了。
人家当时就撂话了,这孩子好好培养,将来能比小沈阳还火。
抓住麦克风就不撒手
红阳村人,人人爱唱二人转。
对他们来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不少农村,到了农闲时,麻将馆最火。
而红阳村的麻将馆,全都被二人转给搅和黄了。
每年农闲时,村长李克和,就会组织村民,排练新戏。
他这一张罗,村子里可就热闹了。能上场的,都抢着上场表演。
上不去场的,就在台下天天守着看。
以前爱打麻将的,也不玩了。
天天听二人转,比摸麻将牌舒坦。李克和有个亲戚,以前是麻将馆的老板娘。
二人转台子一搭起来,她就没了生意。
刚开始,她还向李克和诉苦,二人转把她的麻将馆给整黄了。
后来,看了几次二人转表演,她干脆把麻将馆彻底关了。
她也整了身行头,想加入二人转班子,参加表演。
不过,红阳村的二人转班子,加入门槛挺高。
没两把刷子的,只能往后站。
为了加入班子,有人想送礼,有人来说情。
但,唱得不好的,还是进不来。
这些二人转爱好者,登不了场,上不了台。
他们就把农村婚礼现场,当成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农村办婚礼,多会请乐队,租音响。
红阳村办婚礼,只要整音响就行了。
不用组织表演,村民们都争着上去唱。
这边唱完了,那边就会有人叫板。婚礼现场,成了二人转斗场。
村里有个大哥,是二人转铁杆粉丝。
可是,因为五音不全,他始终进不了村里的二人转班子。
有人办婚礼,他总会往音响边上凑合。
瞅准机会,抓住麦克,就不撒手了。
他一亮嗓子,南腔北调的二人转,总会乐翻所有人。
台下有人起哄,这大哥也不管。他依旧握着麦克,啥时候唱过瘾了,啥时候罢休。
红阳村有个孙老太,已经七十多岁了。
这位,也是个二人转迷。
村里有啥演出,她总想着上场表演。
不过,孙老太有个毛病,总顺拐。她年纪大,不让她上场的话,大伙还有点儿不好意思。
让她上场了,她总爱往前站。
就算开场前把她安排在后面了,孙老太扭着扭着,也能扭到前排去。
这个顺拐老太的表演,也成了红阳村二人转的一景儿。
二人转,给村民们转来了快乐。同时,也让红阳村,转出了特色。省市县,对这个二人转村,格外重视。
拨款买高级音响,投资建二人转广场,成立全省第一个村级曲艺家协会,授予“曲艺之乡”称号……
红阳村的二人转,不再是田间地头的蹦蹦戏,而是对东北传统艺术的传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