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铁
小沈阳现象还真能引发深层的思考。
比如,南北文化的交流。近年来,在央视舞台上,语言类节目中,有三大文化板块在打擂——海派文化、四川文化与东北文化。胜出者,无疑是东北文化。不用说年年唱主角的东北籍演员,还有那些构成晚会节点与高潮的节目;就是今年小沈阳火了之后,来自海派与川派的质疑,还能证明东北文化的强势性。
东北小品群的崛起与傲屹,无法剔除它展示东北地方文化强大生命力的意义。在这一背景上,小沈阳那一声传遍大江南北的“干哈……”,则是突破南北文化壁垒的穿透力。它标志着东北文化压倒对手的影响力。这可不是我自恋。上海歌手毛阿敏今年承认:“初一早上,打开电视看春晚的重播时,被小沈阳幽默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她说,这是作为一个上海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东北小品的乐趣。 ”(《南方周末》,2009.2.5,C20版)小沈阳不可能意识到,这位海派文化的大姐大,其实是放弃了对东北文化的偏见与抵制。中华文明和谐共存,就在这方面,迈进了一步。
央视接纳小沈阳,还有一层开放文艺政策的底蕴。不知他师傅清楚不,连续两年被拒之门外,究其根源,我以为,在于小沈阳的那副扮相。与京剧、昆曲的反串不同,东北二人转的反串,讲究双性特征的鲜明。就是让人一眼能看出来,他是男的,却在演女的。而梅兰芳的旦角形象,则以杜绝演员本性特征为能事。
问题在于,他毕竟就这么火了!可以想象,央视的决策者们,面对这种异类美,曾是怎样地闹心过啊! 24年前,央视春晚首次搞听众点播时,热线传进来的要求,都是李谷一的《乡恋》。最后,是中央的文化主管一咬牙一跺脚,才豁出去了。结果更开启了中国民间唱法的新纪元。
说得大一点,我们应该拥有历史感地评价小沈阳现象:他在主流权威媒体的面世,乃我国文艺“百花齐放”政策的成果之一;东北民间文艺的创造历史作用,也会因此而载入史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