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眼中,近年来部分在演出市场上大红大紫的“二人转”并非纯粹的二人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转指的是正剧,黑龙江的北派二人转尤以唱腔见长。现在部分剧场演出的二人转往往只有大段的说口,唱的部分极少甚至没有,是没有情节的“闹剧”。
在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的黑龙江省海伦市,有一个享誉全国的二人转演出团队——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多年来,剧院努力推进传统二人转艺术的保护和推广。自1997年至今,剧院共录制二人转光盘200余套,含二人转节目189个,并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多个剧目在央视《曲苑杂坛》等电视栏目亮相。国家一级编剧、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赵圣辰更是带头搜集整理了200多段传统二人转的剧本。
2006年,海伦二人转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赵晓波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二人转艺术领域里最年轻的传承人。
“纯绿色”的二人转
在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眼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转指的是正剧,也就是传统段子,黑龙江的北派二人转尤以唱腔见长。不过,现在部分剧场演出的二人转往往只有大段的说口,唱的部分极少甚至没有,只是一些没有情节的“闹剧”。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则以正剧为主,实现真正的“纯绿色”。
赵圣辰说,东北农民对二人转传统段子很熟悉,在面向农民的演出舞台上唱正剧一样受欢迎,用不着学某些剧场里的商业化二人转,更不应有一些小剧场中语言粗俗、动作淫秽的二人转。“我们不承认那是真正的二人转。”赵圣辰说。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晓波始终坚持二人转艺术不走低俗化路线。曾经有观众要求“来点带色儿的”内容,她坚决拒绝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授予的绝不是那样的二人转。”赵晓波说。
“这才是我们庄稼人的剧团”
作为地方艺术团,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坚持以到农村一线演出为己任。据统计,10年来,剧院在农村演出2500余场,高峰时年下乡演出近500场。回忆起下乡演出时的盛况,演员们不约而同地说起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夏天,剧院到该市的海北镇演出,十里八村的农民朋友都来了,有3万余人。不巧的是,演出刚进行了半个小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看戏的农民朋友却不愿意离去。演员被观众们的热情所感动,坚持演出;演出场地里的积水淹没了脚踝,观众们就搬来一块块砖铺到演员们脚下,演员们站在砖块上接着唱……演出持续到深夜,观众们仍然热情高涨,他们都说:“这才是我们庄稼人的剧团!他们爱吃我们种的粮,我们爱看他们演的戏。天天演都看不够!”
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坚持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剧院也获得了多项荣誉。2003年,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贴近生活 追求创新
近年来,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在二人转艺术的保护与创新上也下足了功夫。为了更好地传承老艺人的艺术精华,避免传统剧目的失散,赵圣辰多年来带领全团同事,搜集整理了大量传统二人转剧本,将之改编后重新搬上舞台,并积极编写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剧目,创作了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歪病邪治》、《乡亲乡情》,配合廉政建设的《一包喜糖》、《金秋泪》,配合宣传法制的《自食恶果》等一大批新剧本。由于这些段子讲的是百姓身边的故事,针对性强,既宣传了政策又受到百姓欢迎。
剧院的一位编剧说,虽然主要观众是农民,但是他们并不因此在艺术上有任何马虎。每年年初,他们都会被指派到农村,以打造艺术精品为目标,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对原创作品进行再加工。
“守住本土谋发展,锐意进取保传承。”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将以此为指导,到各地举办更多的专场演出,把二人转这一东北的民间艺术瑰宝介绍给更多观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