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歌舞、表演、说唱为一体的二人转在三百年历史演化中,已成为东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之一,在东北地区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为流行、受众度高、特别受农民朋友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表演有“唱、说、做(或扮)、舞”四功和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活”。由于作品表演常以百姓邻里、家长里短、尊老爱幼和趣闻趣事等为题材,展现的是普通民众生活中的真实情节,为此,二人转文化的“乡气”内涵较为丰富。另外,从戏曲本身角度出发,二人转的艺术水准与文化价值也颇有高度和意义,如传统剧目《蓝桥》、《西厢》、《包公赔情》等。

据史料查阅,二人转称谓首载于公元1934年大连出版的《泰东日报》。1952年末,经王铁夫提议,正式将“蹦蹦”改为二人转。早前可谓内容“型似”、专称“繁杂”,各地叫法多有不同。据“民传书载”至今可查询的有双玩艺、对口唱、小秧歌、棒棒戏、碰碰戏、小落子、蹦蹦戏、半桌子戏、转桌子戏、半班戏、蹦子等多种叫法,其中以“蹦蹦”称谓较多。综合分析不同叫法可以看出,二人转的风格特点与文化内涵均不同程度的刻画其中。1956年,王铁夫先生在《二人转研究》一书中提出五种说法。其一,二人转是东北土生土长的;其二,二人转是关里乐亭、昌黎、唐山、滦县等地流传开来的一种对口唱;其三,二人转是南方花鼓和东北大秧歌结合而成的;其四,二人转是从周庄王时代留下来的;其五,是莲花落名艺人开花炮创造的。后来,王肯先生及辽宁的耿英、任光伟、李微等专家对此亦有论说。

二人转在新中国成立后走出东北。据1953年4月的记载,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在北京举行,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此后,二人转的名字逐渐被国内文艺界承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二人转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改革开放后,唱二人转出身的赵本山以在央视演出的小品被人们所熟知。他自言感慨:“我的小品与二人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些年,在北京及东北部分城市的“刘老根大舞台”和小剧场,以更接地气的形式,拓展了二人转文化交流的途径和空间。有专家认为,二人转艺术有着明显的地缘特色,演出内容与形式都与地方文化有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东北文化的一种体现。

二人转体现东北文化的元素极为丰富。一是语言。二人转作品中亲切的语言使人感到温暖、容易接受。如二人转《猪八戒拱地》某片段中的“一个劲儿”、“扑扑棱棱”、“咔叭一声”、“跟头把式”都是东北方言;二是民俗。拜年习俗在东北民间的百姓邻里、家族中已延续多年。二人转小帽《小拜年》,生动的刻画了这一传统习俗;三是性格。东北人有豪爽、耿直、大方的性格,人与人之间相处讲究情和义,如二人转作品《西厢》、《天缘配》等就是表现东北人性格的作品;四是秧歌。东北秧歌起源于远古的圣婚仪式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杂糅诸多民间艺术因素,其形态与二人转载歌载舞的形式很相似,演出中的谐谑性也与二人转趣味性相近。

二人转对东北地区文化的传播是多方面的。二人转的方言语义、秧歌文化、非美声和民族唱法的特殊演唱技巧,都折射出二人转在历史演变中不断传播东北的淳朴文化。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影视、网络、媒体等传播媒介的拓展,东北文化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或认同。虽然二人转文化在传播中是主体,但其文化内涵是东北文化的一定体现。二人转以其独特的方式,树立东北文化品牌形象,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民间艺术精品打造与产业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b127)的研究成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