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省川北灯戏剧本研讨暨颁奖会议在南充举行。对于川北灯戏来说,这次聚会极其难得,川北灯戏新老剧作家如此整齐地坐在一起,还是20年来唯一的一次。

传承中的遗失与忧虑

川北灯戏是川北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据史料记载,川北灯戏至少有400多年历史。是比川剧还古老的剧种,也是形成川戏的“昆高胡弹灯”5个剧种之一。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位川北灯戏的作者当中,最“年轻”的也在60岁左右,年长的已80有余。面对川北灯戏在当代的传承,剧作家们心急如焚。

“我们都已经老了。”今年71岁的邓玉树喟叹中感慨不已。1981年,他在当时的阆中县水观区梅溪公社“睡了几个月草席子”,手把手教会了招来的15名十五六岁的男女青年表演川北灯戏。其间,他搜集整理了不少素材,与古永鹤共同创作出至今仍是川北灯戏保留剧目之一的《闹隍会》。

71岁的汪洋老先生师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全波,“转行”成了川北灯戏老资格的导演。“导演一出好看的川北灯戏,音乐、美术、效果、服装、化妆、道具,缺一不可。”他说,除此之外,还需要好的剧本、好的演员。

川北灯戏对相关艺术的汲取有着海绵一样的特性,行内素有“木偶是爹,皮影是妈,猴戏是姊妹,庆坛是它干爸爸”的流行说法。而今,阆中市擅演灯戏和皮影的王文坤老人去世了,南部县擅演灯戏和傩戏的杜家班第七代传人杜南楼老人去世了,多年搜集整理川北灯戏音乐的川北灯戏传承人彭涓老人也去世了……最初的川北灯戏伴奏乐器仅有一胡琴、一锣鼓、一钹而已。这胡琴由艺人以大竹筒制作,形似二胡,被称之为“胖筒筒”,又因为琴声浑厚且带“嗡”音,被称之为“嗡琴”,这种“胖筒筒”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我们很着急,得赶紧呀!”市川北灯戏剧团团长徐少岳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更大程度地催生了这次川北灯戏剧本创作和研讨。

“抢救性创作一批好剧本刻不容缓。”徐少岳说。

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川大硕士生导师李祥林也提出:“川北灯戏应该从恢复性保护走向生产性保护。”

走向市场还需下大力

7月2日上午,徐少岳与汪洋老先生就排演此次征集的部分剧本倾心长谈。“二度创作要让写在纸上的文字‘立’起来,难度很大,但是必须得做。”徐少岳说,遴选征集的剧本进行排演,能激发作者创作川北灯戏剧本的热情。有了新的剧目,不但能留住老戏迷,还能吸引更多新戏迷,让他们了解川北灯戏。或许就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川北灯戏当中来。正所谓“良性循环”。

走向市场还需下大力气。川北灯戏扎根民间,诙谐而幽默,与同样是国家级非遗的“东北二人转”相似。从“二人转”走红中,川北灯戏在开发市场上能否有一些启示?(王玉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