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孙翠凤已经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一卸妆,就做回女人。
孙翠凤在《蓬莱大仙》中的剧照
在台湾,歌仔戏家喻户晓,已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老字号”明华园的歌仔戏融合了民俗、戏剧、诗词、音乐、舞蹈、杂技、美术、剧场技术等,依靠不断创新为传统戏曲找到了一条出路。而被誉为“无敌小生”的孙翠凤,在歌仔戏的复兴中功不可没。作为“最美的男人”,她说:“男人演男人,没意思,只有女人演男人,才有人要看。”
第一次听说“歌仔戏”,是因为一首名叫《我身骑白马》的歌。这首半国语半闽南语的自创歌曲,让长相普通的选手徐佳莹,在台湾综艺节目歌唱比赛中得到满分,后来顺利发了同名专辑,红极一时。此歌乍一听是典型的流行歌曲,亮点是那段歌词听不大懂的闽南语,旋律尤其好听感人。上网搜索后,发现唱的是“王宝钏苦守古寒窑”的故事—“我身骑白马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回中原/ 放下西凉没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歌词略有改动,出处却是被誉为“歌仔戏”中的“国歌”的《薛平贵与王宝钏》选段。
歌仔戏是发源于福建漳州一带的地方民间剧种,不似“国粹”京剧那么程式化,是以歌舞小戏为雏形,融合民俗、戏剧、诗词、音乐、舞蹈、杂技、美术、剧场技术等多元文化的戏剧艺术。在台湾,歌仔戏家喻户晓,已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发源于1929 年的明华园,则是其中的“老字号”。
看过小品《如此包装》的人,大概还记得操着一口台湾腔普通话的巩汉林,如何胁迫赵丽蓉把传统戏曲“评戏”包装得四不像的讽刺场面,而明华园的创作思路正是“老戏新唱”。“传统的东西,要历久弥新,就要结合现代。明华园是台湾传统戏曲团体中唯一从未间断过历史的表演团体,靠的就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明华园的现任团长、家族第二代传人陈胜福自豪地说。在音乐中融合爵士、民乐甚至嘻哈,演员的唱白则全盘白话,还夹杂着综艺节目中才会出现的“流行词”,或加入时下流行的话题,非常年轻化。明华园的“当家小生”孙翠凤就曾在电视上演示,自己是如何将台湾时下流行的“扭扭舞”,融合到人物亮相的塑造中。
1月底,明华园在苏州献演了一台魔幻巨作《蓬莱大仙》。一开场,神仙们腾云驾雾出现在“硝烟弥漫”的天宫仙境,参加太上老君主持的“比武大赛”。演员们的服装极为妖娆华丽,出自奥运会开幕式舞台服装设计师李锐丁之手。布景都泛着光怪陆离的金属色彩,打斗场面配合吊钢丝等特技,外加声色灯光效果的综合运用以及演员唱词的口语化,传统戏曲的陈旧感一扫而空。
《蓬莱大仙》是明华园最受欢迎的“八仙传奇系列”第一部,融入“满招损,谦受益”的警世之意。由孙翠凤扮演的“男一号”李玄,原是神仙世界武功高强的第一美男子,却因狂傲成性,导致凄凉的下场,成为又丑又瘸的铁拐李。李玄自恃拥有种种优越的禀赋,有美貌、青春、才智、名望乃至财富,却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最后发现往日种种倏忽间化为烟云?
80 年起起伏伏
上世纪70 年代,受到电视文化冲击,台湾歌仔戏曾一度没落,“所有歌仔戏剧院都被改造成电影院,90% 的剧团从室内搬到室外,在乡镇郊区的野台上颠沛流离地演出”。到80 年代,明华园发动了一场传统戏曲界的“革命”,结合了学术界的知识分子参与传统戏曲的改编,使得歌仔戏焕然一新,如同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结果试演后大获成功,成为第一个将歌仔戏从户外带回室内的剧团。
陈胜福语速很快,看起来很有生意头脑,他得意地介绍道,明华园在台湾的户外广场演出时,曾掀起十万观赏人潮的纪录,如今剧团旗下拥有500 多位演员,演出光是伴奏的乐队成员就有三四十名,每年演出达120 场,曾前往法国、美国、南非、日本、东南亚等多国演出,被誉为“东方的歌剧”。“我们的戏,排场超过百老汇,许多国外的歌剧院都做不起来,因为舞台设备、布景的规模宏大,”他开玩笑地说,“如今,光是堆在明华园仓库的布景就多达好几十套,价值几亿元。如果我女儿结婚,我就送一座‘宫殿’给她。”
这次来上海,陈胜福还带着“考察地形”的任务,他告诉记者,即将在6月的世博会期间来沪演出的“超炫版”《白蛇传》,需要十五六个货柜来放置布景、道具和服装,因为该戏将动用14 部消防车,以400 吨水来为现场观众制造浩瀚的“水漫金山”效果,急坏了上海消防队。考虑到布景需要,该戏只能选址在虹口足球场上演,“到时候,饰演白蛇的孙翠凤还要脚踩水柱,被吊在20 层楼高的高度,同时手上还要打,光安保人员就要五六组人”。
然而,明华园并不“粗枝大叶”,陈胜福表示:“为了不丧失台词的摩登现代感,每次外出演出,我们都会专门找当地的年轻人反复筛选字幕,即便去法国也是如此,简体字幕一定会三思而行。因为观众75% 是年轻人,那些老一辈才会用的词汇,我们不希望出现在字幕中。观众转头看字幕的角度不能超过12 度。此外,明华园的戏不落幕,不暗灯,可以完成在舞台上两三个画面的蒙太奇。”
女人演男人,才有人看
陈胜福说话时,一旁的妻子—一头短发、穿着男式西装西裤,看起来相当“英气”的孙翠凤一直埋着头,一声不吭。在台湾传统戏曲界,她素有“最美的男人”、“首席女优”、“无敌小生”等雅号,是位允文允武、亦生亦旦的“角儿”,在丈夫面前,却一脸“温良恭俭”。孙翠凤是台湾歌仔戏界的大明星,据说马英九曾当众“拜师”于她。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孙翠凤狂热的“粉丝军团”却不亚于李宇春等超女快男,粉丝千千万,且大多是女生。用她自己的话说:“男人演男人,没意思,只有女人演男人,才有人要看。”而孙翠凤的小生扮相,被公认为“拥有一种特别清秀的美,又不失俊俏粗犷”。
为了在舞台上演男人,孙翠凤表示,她在生活中曾经一度同男人无异,理着平头,每天阅读写男人的书,两眼直直地观察生活中的男人,坐姿像个皇帝,心理上和肢体上都调整成了男人。直到有一次,在大街上,自然而然与老公勾肩搭背,才突觉自己“有失妻子的身份”。如今,她已经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一卸妆,就做回女人。
孙翠凤原本是陈家的“三嫂”,80年代剧团最困难的时候,她是剧团的行政。有一次因为缺一个“不用开口的丫鬟”,完全不会唱戏的孙翠凤被拉上台临时救场,结果却意外地发现了她的表演天赋,“大家都停了,只看到我还在自说自话地给自己加戏,我脸皮厚,记性好”。于是,已经26 岁身为人母,甚至不会说闽南语的孙翠凤,开始拉筋、劈腿、下腰,正式学习歌仔戏。基本功一般都是八九岁就要开始练,孙翠凤则是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压腿。“每天练完都浑身疼,小孩跟我一起哭,娘俩哭得稀里哗啦。这么辛苦,就是为了争口气,全家人都在台上演戏,不能让别人说‘三嫂’最没用。”听得出来,明华园的家庭观念仍然非常传统。
孙翠凤饰演的李玄武艺高强、英姿飒爽,她演的白素贞则娇美艳丽,她在挥舞大刀的花脸或者游戏人间的混世书生等角色中游刃有余,甚至在《何仙姑》剧中以一赶六、忽男忽女,照样穿梭自在。她的传记《祖师爷的女儿》,仅半年就在台湾地区卖出10 万册。孙翠凤说:“内地的粉丝比台湾的还要疯狂,我在台上唱出上句,他们就会接着唱下一句。”
在6 月到上海来献演的“超炫版”《白蛇传》中,原本想偷懒演许仙的孙翠凤,结果还是要挑大梁,饰演白娘子。届时观众可以欣赏一下她台上的另一番风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