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戏剧展演落下帷幕。11天中,共演出了12部获奖戏剧,为初秋的北京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其中,豫剧《程婴救孤》、湘剧《古画雄魂》、花鼓戏《十二月等郎》、陇剧《官鹅情歌》、歌仔戏《邵江海》等五部地方戏曲尤为引人注目,每一场演出的上座率都超过90%。

多种题材挖掘时代精神

这五部戏曲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集中代表了近年来戏曲的创作成果。这些作品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在创作中增加了对现实的观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程婴救孤》是在元杂剧《赵氏孤儿》基础上改编而成,把原剧的忠奸斗争、家族仇恨的冲突转换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暴的比拼,升华为为人之德等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精神。

《官鹅情歌》通过古代氐、羌两族男女青年爱恨情仇的转化过程,表达了民族团结、共创和谐、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十二月等郎》关注农村留守女人的内心情感。男人们外出打工,女人们送夫远行,在“十二月等郎”的歌声中,穿越寂寞和贫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方热土。在这部“三农”题材的戏中,表现了以苗子为代表的一群留守女人身上承载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邵江海》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民间艺人邵江海及歌仔戏的悲剧命运为主干,在坚韧和顽强的抗争中突显出民间艺人坚韧伟岸的崇高品格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正气。《古画雄魂》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湘中某城的人们舍生取义、保护国宝的故事。

这些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多角度展现,表达了对时代精神和民族正气的讴歌,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平民视角创作当代剧目

创作出观众看得懂、喜欢看的戏,是本次展演的戏曲作品关注的主题。在这个宗旨下,这些作品以平民视角挖掘文化内涵、塑造人物形象,让戏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

在这些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丰满,有血有肉,形象更真实更立体。《官鹅情歌》中的官珠是氐族首领的儿子,肩负为父亲和民族复仇的重任,然而来到羌寨后,却与羌族首领的女儿鹅曼双双陷入情网,挣扎于爱恨之间;《十二月等郎》中温柔多情的苗子,有丈夫一去不归的无奈和忧愁,有老人孩子的生活重担和传统道德的压力,更有相遇周龙后的情感冲动和竭力克制……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亲切可信。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剧目都有着风格朴实、唱词通俗的特点,无论唱词还是道白,都用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白话创作。用现代语言反映现代生活,传统的戏曲突破了表现形式上的局限,在舞台上将时代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浓郁的地方特色、民俗乡风,也在作品中有所展现。如《邵江海》中男人入赘坐轿、新婚之夜新娘为新郎洗脚的习俗,抬着神龛、边走边跳闽南民间歌舞“车鼓弄”的场面;《官鹅情歌》中氐族的巫鼓、羌族的羌笛,以及五月初五采花节上姑娘们跳起采花舞,将手中的花环献给心爱的男子;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民间生活细节,在载歌载舞的表现中变得诗情画意,韵味十足。

传统戏曲借鉴现代艺术元素

如何让传统戏曲与观众走得更近?如何在舞台表现中把握现代审美观?展演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改革,不仅传递出浓稠的传统韵味,而且散发着新鲜的时代气息。

创新和改革首先体现在对戏曲节奏的把握上。作品很好地把握住了当代观众的观赏特点,删繁就简,张弛有度,让作品的内在节奏与观众的审美节奏相合拍。如《程婴救孤》一剧,就剧情而言,删节枝蔓,加快叙事节奏,突出重场戏和情感戏,使人物更突出,感情更丰富,故事也更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就表演而言,无论是既迂回曲折又极具爆发力的声腔艺术,还是独具风格的水袖和髯口,都能有收有放,有静有动,节奏感、震撼力很强。

在表演方式上,这些作品很好地借鉴了现代歌舞和其他戏曲形式的元素,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增强了舞台表现力和观赏性。《邵江海》的舞蹈编排十分考究,编导把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民间舞蹈的柔美与现代舞蹈的利落密切结合,在造型、布局和节奏上体现出时代的美感。

《十二月等郎》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用戏曲形式将现实题材表现得生动贴切,每个月结束时的“等郎调”唱得缠绵动人,在章回式的吟咏中,等郎盼郎的心境编织出一首散文诗,一支乡土曲,柔情化作水,湿润了观众的心。

(摘自 《人民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