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公园小学内,8名身着戏服的小学生正在排练歌仔戏《小放牛》,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欢快的曲调和稚嫩的唱腔充满童真童趣。本周五,学生们将启程赴金门参加交流演出,表演歌仔戏《小放牛》和《古诗新唱》。
据了解,公园小学一年前开设歌仔戏兴趣课程,参加对象为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每周二下午有近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由厦门市歌仔戏研习中心的青年演员、歌仔戏传承人曾宝珠授课。学生们主动报名,老师从中挑选出2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兴趣班。
学习歌仔戏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并不是闽南本地人。五年级男生冉冉旭升是甘肃人。“学歌仔戏很好玩,越学越喜欢。”他说,学校之前就开设了闽南话课程,通过学习他能听懂一些闽南话,而学了歌仔戏后,日常会话差不多都掌握了。爸爸妈妈非常支持冉冉旭升学习歌仔戏,“家里没有人懂闽南话,我在家唱歌仔戏,他们看着词都不知道我在唱什么。但是爸爸妈妈觉得入乡随俗,既然我在厦门出生,就应该学习闽南文化”。
五年级女生李思老家在河北,她说歌仔戏比童谣有趣。“我妈妈是闽南人,但是以前我觉得自己不是闽南人,不愿意学闽南话。现在发现学闽南话挺好玩的,而且多学习语言,将来也会有用处。”李思笑着说,一年前回家唱歌仔戏给妈妈听,妈妈完全听不出是用闽南话演唱的,而现在妈妈说虽然还是有一点怪,但已经好很多了。
不少土生土长的厦门孩子,则是受到家里人的影响喜欢上了歌仔戏。五年级学生雷哲隆三四岁就开始接触歌仔戏了,“奶奶和姑姑都喜欢看,我有时也跟着看,觉得演员们的表演出神入化,自己也很想像他们一样上台表演”。
学生们只不过学习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去年歌仔戏《小放牛》在厦门市马拉松拉拉操比赛中获得“最佳表演奖”。
观点
学习戏曲
让孩子全面发展
公园小学校长郑海燕说,他们学校是闽南方言课程进校园的首批试验校,两年前就将闽南话教学纳入相关课程中,一年前更进一步确定了“闽南文化进课堂”的主题,先后在音乐、美术、地方综合实践等课程中融入闽南文化的相关内容。
“之前学校尝试着组织学生到厦门市歌仔戏研习中心观看演出,令人惊讶的是,整个演出过程中学生们非常安静,看电影都没有如此安静过。其中一场演出由于已经到了与家长约定的时间,不得不提前离场,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们。这说明孩子们喜爱这一剧种,学校因此确定将歌仔戏纳入兴趣班课程中。”郑海燕说。
“孩子们都很辛苦,他们毕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程式基本功训练,只能一点一滴把动作抠下来。”曾宝珠说,现在学生们还处在初级阶段,接下去准备进行一些基本功训练,如踢腿、压腿等。她表示,歌仔戏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剧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学校传承的意义重大。“学戏曲包括唱、念、做、舞等,也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