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是福建及台湾的汉族传统戏曲之一。起源迄今约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歌仔戏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歌仔”(锦歌),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歌仔”原为说唱艺术,自明代以降即流传于漳州地区,锦歌为每首四句的汉族民间小调(以七言或五言为一句),原先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谣,后来才发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调。
记忆中的歌仔戏是从村里每年的“闹热”开始的(闹热是我们漳州地区除了春节之外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村里的闹热是每年的九月初九,但其实到了初八,家家户户就已经进入闹热的模式了。
每年的闹热村里都会请歌仔戏团来演两夜的戏,儿时的我和小伙伴们总对它抱着满怀的期待。初八那天,一放学,我们狂跑回家,搬出家里最长的那条长椅,用最快的速度把它搬到戏台前的观众席去占位置。记忆中我们家占位置的事一直都是我在做的,我将它视为一件非常重大的事,而且我常年漫山遍野乱跑,因此奔跑速度极快,常常能占到比较靠前的位置。戏八点才开演,但六点左右的时候观众席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凳子椅子。占完位置后大家各自回家饱餐一顿再来看戏,但也有些小朋友在戏台附近嬉戏。留下来的孩子大多是好奇演员们如何化妆和幕布后那个神秘的后台。我就常和小伙伴们溜到后台去看演员们化妆。我喜欢看后台那一排排花枪木杆,一套套五颜六色的戏服,还有各种各样的道具,这一切都使我感到兴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看演员们化妆,那时我并不知道眉笔是什么东西,以为演员们全拿着毛笔在自己的脸上画眉毛,这让我感到震惊,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另外,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假发也是在歌仔戏团的后台偷看到的,那时心里是满满的惊异,原来村里那些来买头发的人是把我们的头发买去做成了假发!嘿,我的头发会不会也变成了假发戴在别人头上?
小时候虽然热衷看歌仔戏,但其实重点一直都不在歌仔戏上。台上咿咿呀呀地唱,时而欢喜,时而悲伤,也不知道在唱些什么。我只是对演员们的服装和动作十分感兴趣。那时候我对古代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因为我觉得他们的衣服酷毙了。特别是女孩子的,那么艳丽,最重要的是她们穿的都是裙子,不像我们大部分时候穿裤子,一点都不好看。最让我着迷的是她们的衣袖,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古代人的衣袖那么长,还可以藏东西,他们总是把钱包呀什么的都往衣袖里装,而且从来不会掉出来!最炫的是歌仔戏里经常有卷衣袖的动作,长长的衣袖依靠着演员的高超的动作技在空中旋转飞舞,变化出各种形态,令人目不暇接!还有演员耍枪和做空翻的动作也常常让我羡慕不已!“真是太神奇了,以后长大了我也要当歌仔戏演员!”有时候我会这么想。那时候当歌仔戏演员收入非常高,我曾经在后台看到一个女演员一只手上带着四个戒指!所以看戏的时候我也会咿咿呀呀地跟着唱,妈妈有一次打趣说:“长大了送你去学戏!”这让我非常开心!所以,后来大家流行在家里看光碟的时候,我就常常照着光碟上模样模仿他们的身段和唱腔,有时候还会自己吊嗓子。
当然对于小朋友们来说,除了看戏,还有一件顶重要顶开心的事就是可以买零食!每次歌仔戏演出必定有两三个老奶奶在戏台边上摆摊卖零食。不管买不买,我们都喜欢喜欢在她们的零食摊附近逛。有钱的大大方方买一堆好吃的,囊中羞涩的只好舔着口水在零食摊附近一遍又一遍的徘徊,我就属于后者。小时候我没有固定的零钱,有也就是一两毛,难得妈妈给了五毛就会心花怒放地高兴好久,所以每次我基本上等戏快唱完了,才跑到零食摊前去买一包唐僧肉或者辣条或者香香脆脆的谷物薄片,我不舍得一开始就把钱花掉,因为这意味着我后面就要眼馋地看着别人吃东西。除了买零食,我喜欢在零食摊附近走动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看零食摊上的煤油灯。很小的时候在家里看过,但从来没有点过,基本只有零食摊上的老奶奶会点煤油灯,我喜欢看着那一盏修长的蓝黄色的火光,灯芯一点幽蓝延出一条长长的金黄色的尾巴,尾巴上冒出乌黑的细烟将煤油灯瓶熏得带上了烟色,更显得历史的沧桑,我总觉得它是属于古代的,而那时候我对古代充满了好奇。
有了光碟之后,我和家族里的孩子还有长辈们常常聚在一起看歌仔戏。那时候应该是小学高年级了,对戏文和故事情节有了感性的认识,很多剧目都非常喜欢,印象中有《臭头皇帝——洪武君》,《陈三五娘》,《梁祝》什么的,还有一个是桃树精和柳树精的爱情故事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至今我还会唱几句《臭头皇帝——洪武君》的片头曲,那是我对朱元璋最初的认识,后来学了历史,才发现原来这个皇帝根本不是歌仔戏里演的那个善良、憨厚、能给人带来快乐且运气一直非常好的皇帝!
而在这些零零总总的剧目中我最喜欢的是《陈三五娘》,这是当时大家最喜欢看的剧目,火得不行,常常是一家看完,其他家就借去看。被借的人家还常常跑去借方家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那时候我也特别喜欢看,因为里面不止有男才女貌的爱情故事,更有许多幽默诙谐的人物,大嘴五娘和林大鼻夸张的形象和喜剧性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说五娘因为跟陈三背靠背之后硬要说这样就会有孩子那段现在想来真是可笑,还有最后那一段调换新娘的桥段不仅充满戏剧效果而且充满了人生智慧。
长大之后渐渐离家远了,家里的闹热都在上学期间,因此高中之后基本上就没回家过过闹热。时光荏苒,一眨眼到了大四毕业季,那年我很早就把工作定了,因此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正好赶上了家里的闹热。近年来因为村俗闹热彪悍,常常有因醉酒事件而导致死伤事故的,因此,政府一直在打压闹热活动,所以大四那一年过闹热很没有感觉,不过歌仔戏还是照常年年有。初九那晚我陪妈妈去看歌仔戏,歌仔戏依旧,可台下已经是“门前冷落了”,来看戏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其中以女性居多。突然有点伤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的洪流里,似乎越来越多保留着人们美好记忆和人性中淳朴的文化在被渐渐地遗忘。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那个戴着四枚戒指的女戏子,现在的他们是否风光依旧?
周五在给学生上《藏戏》,于是周末布置了一个作业叫《记忆中的潮剧》(潮剧跟歌仔戏属于同一个剧种),一听到这个作业,很多学生叫苦不迭,甚至直接说:“我讨厌潮剧!”
那时我的内心是平静的,我可以理解他们不喜欢潮剧。他们喜欢看综艺节目,看晚会,看演唱会,其实就跟我们儿时喜欢看歌仔戏一样。他们都是歌舞的一种,都是一种娱乐项目。但是,我也常常在想,孩子们热衷TFboy和EXO是没有错的,这是他们的自由,这也是全国孩子的共同记忆吧。但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值得骄傲的文化,这些文化也不该被遗忘吧。至少我知道歌仔戏承载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那一辈许多美好的记忆,爸妈的浪漫爱情故事里就有他们跋山涉水跑去别的村看歌仔戏的情节。所以,为着长辈们这些美好的记忆,我愿意,我也欢喜去了解,去欣赏,去热爱歌仔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