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以西皮(北路)二黄(南路)为主要声腔的外来剧种,舞台语言以“中州音”为难。主要活动于粤东、闽西、赣南等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关于广东汉剧的源流有三种说法:源于徽班;源于湖北汉剧;源于西秦戏。从八十年代起,源于徽班之说占了上风。
我在1979年与其它几位同志跑了七个省,做了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以后又经过三年的查访和推敲,在著名老艺人罗恒报的帮助和支持下,于1981年冬写出《广东汉剧源流探讨》的专论。内容主要是否定源于徽班之说,而肯定源于湖北汉剧。该文根据剧种的内在特点(如声腔、板式结构、舞台语言、传统剧目的声腔安排、各专用腔的使用、音乐锣鼓的编制及特色等),文字史料的记载及剧种源流的其它因素(如与同声腔兄弟剧种的关系、对同声腔剧种进行溯流追源、剧种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剧种源流与古代交通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现分项摘要论述如下:
一、广东汉剧不是源于徽班
(一)粤东、闽西地区,是广东汉剧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历史上找不到任何徽班活动的痕迹,也没有任何徽班艺人到这些地方传艺的记载或传说。
(二)舞台语言不同,广东汉剧舞台语言历来以中州音为准。而徽剧舞台语言则以徽语为准。
(三)徽剧的声腔以吹腔、拨子为主,而广东汉剧则以皮黄(南北路)为主。
(四)皮黄是徽剧次要声腔、有“夜不响胡”之说,因为徽剧的主要声腔吹腔、拨子是用双唢呐作主要伴奏乐器,而皮黄才是以“徽胡”作主要伴奏乐器,所以晚上的正规演出是不能上演皮黄戏的。徽剧的皮黄从不称南北路,板式中也没有慢三眼板式,而广东汉剧的皮黄慢三眼最具特色,旋律优美流畅,是抒发感情的最佳板式。
(五)徽剧的二黄的“黄”字加上竹头作“簧”,因为徽剧二黄脱胎于唢呐二簧所致。其板式分作:老二簧、小二簧、二簧流水等。从板式的名称到板式结构都保留它的原始形式。而广东汉剧则沿用二簧经过流变成板腔体之后的名称和形式。
(六)徽剧的西皮腔结构与二黄一样,都是在板上(即强拍)开口唱,而广东汉剧的西皮则在弱拍开口唱,4/4拍子的则在第三拍开唱。而且行腔差异也很大,调式也不同。
(七)徽剧的音乐音响和配器特色,与广东汉剧的差别也很大,徽剧的主要声腔吹、拨的领奏乐器是双唢呐,次要声腔皮黄才用“徽胡”领奏,打击乐只用一付大钹。而广东汉剧则用大、小两付钹,徽剧也没有“铜金”、“碗锣”等汉剧的特色乐器。
(八)对“春台班为外江班”的理解有误。原文见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李斗著的《扬州画舫录》:“郡城自江鹤亭征本地乱弹,名春台,为外江班。不能自立门户,乃征聘四方名旦如苏州杨八官、安庆郝天秀之类,而杨、郝复采长生之秦腔,并京腔中之尤者如《滚楼》、《抱孩子》、《卖饽饽》、《送枕头》之类,于是春台班合京、秦二腔矣。”其意是春台班因征聘四方名旦,唱的又是京、秦二腔,与本地以吹腔、拨子为主的徽班不同,所以称其为外江班,而不能自立门户。这里所指的外江班,恰恰不是徽班而是合京秦二腔的汉剧。因为当时称西皮为秦腔,二黄为京腔,此两腔在此以前早已在湖北合流为汉剧的主要声腔。
(九)源于徽班的又一主要论据是广东汉剧的戏神是田元帅,而湖北汉剧的戏神则是老郎神。经调查,徽剧的戏神也不是田元帅而是老郎神。据广西桂剧老艺人蒋惠芳讲,戏神只有一个老郎神,但对老郎神的来历却有两种讲法:一说老郎神即是汤显祖;二说老郎神是雷海青,也称田元帅。
二、广东汉剧源于湖北汉剧
(一)从音乐唱腔方面分析研究。广东汉剧的主要声腔是皮黄,又称南北路,与湖北汉剧荆河派(现称荆河戏)、湖南常德汉剧、祁剧、广西桂剧、赣南东河戏(又称楚南戏)、闽西汉剧,同源同流,都是皮黄南北路声腔体系,彼此的音乐唱腔大同小异。如称皮黄为南北路;板式分作慢板、原板、二六、二板、导板等;板式结构是二黄在板上开唱,西皮在眼上开唱,各板式句顿结构形式也相同;各行当原喉、子喉发声分类一样,各行当在声腔上的调式(即落音)也相同,甚至旋律都基本一样;击乐的编制与乐器的形状、发音都差不多(甚至广东汉剧的特殊打击乐器他们都有,如“铜金”他们称作“包锣”,“大锣”他们也称“苏锣”等)。
(二)根据史料记载来研究:
1.广东大埔县晚清秀才钱热储,曾是《汕头日报》、《公益社月刊》的编辑,1933年在《汉剧提纲》一文中说:“何谓汉剧?即吾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故也。……其中音节关目,皆属汉剧真传不加变易。”
2.潮州人萧遥天于1948年著《潮州志·潮州戏剧志》稿中说:“外江戏,其鼻祖盖汉调也。士儒尚循其本称谓之汉剧。或谓潮人向称外省人曰外江人,因沿称此来自外省之戏曰外江戏。”“其入潮州始于何时,现尚未见记载,以理推之,大约亦在道光年间也。其流入之路线必由闽西、赣南经客家繁布之梅属诸县,潮州人今尚认外江为客帮之戏。证之客家人之酷嗜外江,甚于潮音,客家之傀儡,纯唱外江腔调,与外江剧目之新编者,如《打破锅》,系大埔进士陈可奇故事,则外江之入潮州客家人为媒介,固信而有征,潮州外江戏,当光绪宣统之际,风靡全境。”
3.1982年6月广东汉剧院赴港演出,香港《旅港嘉属商会会讯》第二十期(1983年2月1日版)刊载诗文,论述广东汉剧的源流演变,全文如下:
观汉剧有作并序 梅叟
吾乡汉剧团来港公演,技艺声容今胜于昔,怡情洽心不能无诗,且略述汉剧源流,以告邦人。
一九八二年壬戌五月
(1)乡音到耳韵清圆,又听儿时旧管弦。
我亦海隅伤老人,不须重见李龟年。
(2)江城清宴起签歌,秋日魏黄接夏荷。
笑说谢家丝竹兴,新天彩与老三多。
注:民国六年,梅县殷商谢君集资设戏院于城内旧游击衙。先后聘外江班新天彩、老三多演出。外江班者,汉剧之俗称也。汉谓汉江长江,外江犹言江汉以东也(详见5首注)。时地方无事,戏院营业自夏至秋不衰。
(3)江汉风骚溯楚吟,九歌神曲费追寻。
即中早有能讴者,白雪阳春是雅音。
注:楚江汉之区,为文学音乐之府,
不独九歌神曲,繁会五音(九歌东皇太乙)即楚词吟诵。亦具楚调,隋时释道骞能为楚声读之,至唐初尚传骞公之音。(见隋书经籍志)又宋玉称郢中歌者,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见文选卷四十五)则楚调歌曲,由来久矣。
(4)休惊楚调有秦腔,乐府声容说大唐。
一自渔阳鼙鼓动,关中庭户是荆襄。
注:汉剧唱白,有高亢尖锐类秦腔(梆子)者。昔秦地为秦汉建都之地。汉兴徙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见汉书地理志)楚调秦腔之糅杂,斯其始也。唐初琴曲,犹传楚汉旧声;白雪,楚曲也,公莫舞,汉舞也。盛唐以后,乐配四夷,技陈百戏。宣宗咸通间,诸王多习音声倡优杂戏,戏剧之制作,当溯始于斯矣。(参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至于交通,一则由运河经淮汴入河渭。二则溯汉江、经襄阳、越商于以达长安。安史乱后,租庸商贾,多出汉水。(参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江汉秦中,几若一家矣。
(5)八闽自乐小朝廷,旧曲新声醉里听。
换羽移宫千载后,舞衫歌扇说长汀。
注:汉剧流传于闽汀州、粤梅州(清嘉应州)及大埔、丰顺等地区。闻之父老,清末之世,曲师剧本多传自汀州云。考汀梅之民,多于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南而来。潮光州固始人,其众皆汉东之民。潮略赣南、取汀州,自为刺史。昭宗乾宁中,授威武军节度使,总制八闽。唐亡,弟审知称闽王,其子延钧称帝。晋开运三年,为南唐所灭。汀州为王氏肇基之地,亦汉剧南源之所在也。自海运大通,潮汕为富裕之区,汉剧班主多为潮属人,故又称汉剧为潮州外江班。
(三)广东汉剧舞台语言历来以“中州话”为准,与湖北汉剧、湖南祁剧、常德汉剧、广西桂剧、赣南东河戏、闽西汉剧等南北路声腔剧种是一致的,由此也可证明他们是同源同流的剧种。
(四)广东汉剧与祁剧的关系。据广东汉剧老艺人罗恒报说:他的老师名叫李祝三,又名大头宰,是广东汉剧第十六代(也是最后一代)的一个科班的著名教师,他所在的科班名叫新春盛。李祝三曾说:“据上代相传,我外江戏是由湖北汉剧传到湖南,由湖南经赣南、闽西传来我们广东。”李的两位老师是清光绪年间从湖南衡阳来的湖南班(祁剧)艺人,一位姓伍,一位姓钱。广东汉剧同祁剧两相比较,从声腔、板式结构、行当发音、调式、音乐锣鼓来看都十分接近,差别极小。传统剧目的声腔安排,也绝大多数相同。从此可见广东汉剧与湖南祁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五)湖南祁剧与湖北汉剧的关系。据湖南刘回春讲,祁剧在明末之前的声腔是大腔,明末清初皮黄在湖北合流和盛行之后,很快传播到湖南各地,故在清乾隆之前,祁剧声腔中的弹腔南北路已取代弋腔而居主导地位,百分之七八十的剧目是唱弹腔南北路的。另据湖南衡阳祁剧老艺人唐可彩说,过去祁剧也称为“汉班”,弹腔南北路又称“汉调”。由此可见,祁剧的弹腔南北路是从湖北传入的。从声腔和板式的名称、板式结构来看,与湖北荆河戏、湖南常德汉剧一脉相承。
(六)何谓湖北汉剧。湖北汉剧是以皮黄声腔为主的剧种,本名“汉调”,原称“楚调”,亦名“黄腔”,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湖北荆沙地区,是湖北汉剧的发源地,也是全国皮黄合流的中心。湖北汉剧早期有“上河班”和“下河班”之分,上河班是指湖南常德、津市一带的戏班,如“三元班”“大寿班”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变化,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大支派。从目前皮黄唱腔的结构来看,沙市以东和沙市以南,已形成有明显区别的两大流派。以沙市为中心,往东顺长江而下,安徽、江苏、浙江、赣东北诸剧种,如徽剧、婺剧和赣剧的饶河派等,其皮黄声腔的特点是:西皮板上开口唱,二黄早期因为以双唢呐作伴奏,所以在黄字上加竹头作“簧”,以示区别,板式名称也不同,称作“老二簧”“小二簧”等;其唱腔的最大特点是节奏比较快,没有慢三眼板式,声多腔少,垫字多。第二流派是以沙市为中心往南和西南诸剧种,如常德汉剧、祁剧、桂剧、赣南东河戏、闽西汉剧、广东汉剧等,其特点是:称皮黄为“南北路”,西皮唱腔是眼起板收,二黄唱腔是板起板收,皮黄的主要伴奏乐器都用“胡琴”(有的称二弦、祁胡、广东汉剧则称头弦),只有南北路平板(广东汉剧称大板)才用笛子主奏。在唱腔上以慢板最具特色,旋律优美动听,各行当上下句落音严谨。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赣南东河戏、湖南祁剧、常德汉剧、广西桂剧,同属皮黄“南北路”一派,都源于湖北的荆沙地区(现称荆河戏)。荆河戏的主要声腔是南北路,板式分类、板式结构、音乐锣鼓、表演艺术、传统剧目的声腔安排,都与广东汉剧有很多共同之处,由此可见广东汉剧是源于湖北,经湖南、赣南、闽西传入。
(七)客家人与汉剧的关系。艺术形式与特点,是与人们的语言、文化习俗紧密相关的。汉剧是我国古代中州地区的大剧种,舞台语言是中州话。客家人源于中原汉族,历史上有五次南迁,嘉属诸县客家人都是中原汉族南迁,经福建宁化石壁村后,再南迁来的后裔。由于过去交通闭塞,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所以客家人在语言、文化、习俗上,还保留了许多古代中州的文化特色,如汉剧、丝弦乐、中军班。
(八)从地沿关系及古代交通路线看汉剧的源流。清光绪之前粤汉铁路尚未修通,海运也尚未发达,粤东人民南来北往的驿道,主要靠陆路和韩江水路,(参看嘉应州志1—3卷,图说11页)即溯韩江而上,经福建上杭、汀州,穿过赣南,经湖南到湖北沙市、荆州,再溯汉水而上至京城。这条路线又是昔日客家人南迁的路线。这条路线也清楚地说明了“南北路”声腔流变的线路,从“南北路”声腔在湖北荆沙地区合流后,经湖南常德汉剧而祁剧而赣南东河戏而闽西汉剧和广东汉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