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汉调二黄业余剧团

下午,紫阳县城西南、任河边的北五省会馆里,古老舞台上紫阳汉调二黄业余剧团的演员们正在化妆,舞台一边锣鼓唢呐琴声已响起,舞台下2棵300多年树龄的桂花树枝繁叶茂,附近的乡亲们和游客陆陆续续来到老桂花树下,准备看戏。

“专业”的民间小剧团

紫阳已没有专业的汉剧班子,喜欢汉剧的人便自发组团,在一起交流演唱,紫阳汉调二黄业余剧团便是其中的一支。虽是民间业余,但这丝毫不影响演出的水准,从化妆到演唱,他们极其认真,《二进宫》、《墙头记》两个传统剧目,演得颇具专业风范,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更为可贵的这个汉调二黄业余剧团里,有一名12岁的小姑娘,小姑娘叫王小宇,学唱汉剧已2年,她自拉自唱的《拾芦柴》成了这次演出的压轴戏。小姑娘说,她很喜欢汉调二黄,在紫阳喜欢唱汉剧的孩子已很难找到了。

“船在汉江,戏在紫阳”是流行陕南的一句民谚。这里的戏就是指汉剧,也称汉调二黄。汉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道白为纯正的紫阳方言。

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

京剧源于汉剧

汉剧博大精深,被称为京剧的母本。几百年来,汉剧起源何处一直争论不休,有说湖北,有说汉中,有说安康,然而,不论怎么争,怎么吵,汉剧的研究者都无法绕开一个被称作“戏窝子”的地方——紫阳县蒿坪镇,都不得不承认是紫阳人撑起了汉剧的一片天空,都公认紫阳蒿坪杨家院子杨氏家族的杨景泰为汉剧的班祖。

1805年紫阳县蒿平河首富杨氏家族第六代,杨景泰、杨履泰兄弟二人因酷爱戏曲二黄,就近招生,外请名师授徒,在院内修建戏楼,置办戏衣。并支持义子杨金年开办“鸿”、“来”二科班。此后150年间不间断开办“永”、“清”、“长”、“福”、“天”、“九”、“协”、“安”、“荣”、“旭”、“玉”、“胜”等字派科班,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

在200年的时间里,办班18期,学员无数。学生毕业后往陕西、四川、湖北、甘肃等地演出,不但把汉调二黄戏传播到很多地方,同时安康成为汉调二黄基地。首届毕业生查来松被四川誉为戏剧祖师爷。蒿坪杨家还修建了汉调二黄老郎庙(戏剧界的尊神——唐玄宗庙)。 在清代,蒿坪杨家被艺人奉为圣地,每年专程朝拜,演出的班社路径紫阳一定专程前去磕头。

期待再现“戏在紫阳”的辉煌

蒿坪是紫阳的“戏窝子”,这里有许多被称为“戏篓子”的人,不少无文字记载濒临失传的戏曲一字不漏地活在他们的脑子里,说起传统剧目来如数家珍,出口就是一长串儿,兴致来了时,还会清唱几段折子戏。

戏在紫阳,不仅因为蒿坪杨家院子是汉剧的重要发祥地,还在于紫阳人爱看戏,会演戏,乡乡都有戏剧团体自乐社,镇镇都有戏楼,每逢演出,看戏的人山人海,如醉如痴。汉剧成了紫阳人的命根子,旧时倾家荡产兴办戏班子的人户不在少数,似乎在那饥寒交迫的岁月里,坐唱和观看二黄,就是一种享受,是可以忘记饥饿、寒冷,甚至屈辱。在紫阳,“家有千亩地,卖了去学戏。”绝对是一种真实。

然而,几百年的汉剧终究敌不过流行歌舞的冲击,岁月过滤了历史,昔日的辉煌只能把遗憾写在戏迷的心中。汉腔汉调已随风飘远,汉水文化,民族瑰宝面临随风飘散,随水流逝的危机,只能成为非遗的保护对象(2006年汉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昔日“戏在紫阳”的辉煌何时重现?

紫阳汉调二黄业余剧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