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梅州市东部,面积2475平方公里,属梅州市。管辖14个镇,一个林场,人口53万,全部为汉族居民。
大埔广东汉剧源于中原,生根于大埔,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据大埔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大埔便有戏剧活动,至清末民国初期大埔汉剧活动已非常活跃。1897年至1917年,大埔双溪的李庆芝和李追昌创办了“新梅花”汉剧戏班。十九世纪30年代,大埔出现了两个专业汉剧戏班“新老福班”和“同艺国乐社”。
(汉剧《血溅鸳鸯楼》剧照,1950年拍摄,剧中人:罗恒报、罗纯生。)
(1957年5月15日,广东汉剧团(原明声汉剧团)在北京怀仁堂作汇报演出,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广东汉剧《百里奚认妻》并接见著名演员黄桂珠、黄粦传等。)
新中国成立后,大埔县汉剧活动蓬勃发展,1950年7月,大埔湖寮汉剧社成立,后转为“地方国营粤东民声汉剧团”。1953年5月,大埔县的茶阳镇、高陂镇、大麻镇三个业余汉剧团合并组成“东方汉剧团”。1956年7月至1959年3月,两个剧团先后被广东省文化局收编为“广东省汉剧团”。1959年冬,省汉剧二团下放给大埔改名为“大埔东风汉剧团”。1972年又改为“大埔县汉剧团”至今。
(1959年,由广东省汉剧二团下放给大埔,改名为大埔东风汉剧团。此照片是该团全体演职员合影,摄于1965年梅州华侨戏院。)
(1972年恢复原剧团(东风汉剧团)建制改称大埔县汉剧团。此全体演职员合影照片摄于2006年。)
中共大埔县委、县政府在重视本县专业剧团建设外,还非常重视农村群众性汉剧活动的开展,1962年起多次举行全县业余汉剧汇演。
广东汉剧行当齐全,分为生、旦、丑、公、婆、净、末七个行当。汉剧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以中州语言为舞台语言。具有唱腔优美、扮相俊秀的特点。同时,广东汉剧对服装、头饰、道具(砌末)有着严格的分类和使用的对象。大埔广东汉剧经长期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剧目。据统计,有传统剧目19个,移植创作剧目64个,现代汉剧剧目37个。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大埔广东汉剧上省赴京、出国访问,获得过不少的荣誉,在国内外有着较大的影响。保护和抢救广东汉剧具有学术研究、民俗传承和宗教学的重要价值。
2007年1月,大埔广东汉剧被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4月,大埔广东汉剧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1月,大埔广东汉剧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