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戏一般是正戏,她庄严肃穆。只能承载悲剧,如:《铡美案》,《断双丁》,《赵氏孤儿》,《清风亭》。前两出戏是包公审理的杀人命案戏。虽然包公铁面无私惩罚了恶人,但亲人之间的自相残杀,导致的结局却是悲惨的。戏曲在给观众讲述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包含的问题固然严重,但其音乐,绘画,舞蹈的配合中演出,穿插一些人物的幽默风趣,使人不至于窒息,戏完便能解脱。
钱穆说;“这正是中国文学艺术之最高境界所企。若看西方戏正因其太逼真,使人失眠,看了不能化”。中国戏剧扼要的说,有四个特点,即:动作舞蹈化,语言音乐化,音乐人物化,布景图案化。四者配合可谓是人生艺术化。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文学不应该有隔。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汉剧里的人物,不论有什么心事,总是痛快地说,旁边没有人听,就讲给观众听。语言是不够的,于是歌唱起来,自顾自地,旁若无人地唱起自己的心事来。该慢地慢,该快的快,一点也不含糊。连哭都是有节奏的。现实世界不是这样子,中国人所谓做戏,便是不真实。戏曲是夸张的艺术,是超现实。如中国的国画,得其大意,重在神似,意境,才是上品。
有次,汉调团排练《铡美案》,一段“琶琵词”音乐想起,这是一段秦香莲讲述苦难身世的告白,本来哄乱的排练场,马上安静下来,我看见有人眼睛里滚着泪珠。
“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一个宋朝的女人为何会牵动我们的灵魂。
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三年未回,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冻饿身亡,秦香莲携幼小儿千里寻夫的故事。
进京后,听说丈夫陈世美考得状元,与皇上女儿结婚。噩耗传来,冲动之下秦香莲进府去找丈夫,被逐出陈府大门,秦香莲走投无路,跪在大街上喊冤, 正好遇见包文正的老师坐轿子路过此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相爷停下轿子,听说是陈世美的前妻,两位老丞相正要去给陈世美祝寿,得知冤情,非常同情怜惜。认为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解决这件事,劝说他们夫妻破镜重圆。两位老丞相就答应了秦香莲,谁知他们想错了。
相爷把让秦香莲带进陈世美的府上,让她假扮歌女,席间弹唱自己的悲苦身世,以此来打动她丈夫。这是相爷的安排计划。谁知陈世美根本不吃这一套。起得两位相爷不辞而别,发誓与他绝交。
在宴会期间,秦香莲唱了著名的“琵琶词”共有28句。 “夫相饮酒妻站廊,,,”算是白唱了,不但没有感动丈夫,还惹来杀身之祸。
秦香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家庭妇女。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本来过着简单生活,但丈夫的变化改变了她。她身上的不平凡的身世震撼世界。
很多旦角因为扮演秦香莲而一举成名。如;京剧四大名旦程砚秋,秦腔著名演员马友仙,评剧小白玉霜。他们塑造的秦香莲形象蜚声海内外。小白玉霞1950年在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上还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我们安康有一位著名旦角,曾被程砚秋先生称为“汉调之光”的安康汉剧老艺人杜建德解放前也演过秦香莲。但我们这一代人记忆最深的是80年代安康汉剧团著名青衣兰草,她扮演的秦香莲在一举成名,奠定了她在汉剧界的地位。一出戏可以成就一个演员,一个好演员也可以成就一出戏。
前些日子,网民们在网上发帖子强烈要求张火丁排演秦香莲,说秦香莲这样的大旦角只有程派张火丁能担当。张火丁是20世纪京剧界出现的一个耀眼巨星。被誉为“中国第一青衣”。她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个人演唱会吸引了国内外万名票友,票友连夜排队买票,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她演出的《锁麟囊》、《白蛇传》、《江姐》美轮美奂,把戏曲艺术推到至美境地,让戏迷们为她痴狂,但她为何没有演秦香莲。因为她是程派弟子,秦香莲是张派的戏,京剧很讲究派别之分。
在戏曲里,有很多铿锵男子,谈笑间起舞论剑,红颜柔弱女子也可以誓死不屈,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仅仅生存在舞台上,活在咿咿呀呀唱腔里,活在转身跨马拔剑里,活在低头一笑转身抛袖里,抬手移步中铮铮字字的道白里,如果没有戏曲的演出,他们便从此消失的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那时,我们去哪里寻?寻那《西厢记》里的张生和莺莺呢。哪里去寻《窦娥冤》里的窦娥呢。
更有低眉轻步、哀哀怨怨、受苦受难的秦香莲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