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流传历史与独特的艺术风采
汉调二黄剧种起源于陕西,最初兴盛于古都长安和关中一带。明末清初流传大江南北。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南越秦岭,流行于陕南汉水流域和丹江源头的汉中、安康、商洛一带,并以此为基点再次向外流传发展。在陕西省内形成关中、商洛、汉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安康、汉中又通称汉江派)。
关于二黄名称来源,因旧时文人多以腔调产地置名,如昆山腔、弋阳腔等,故早期一般认为:所谓二黄腔是因其产自湖北的黄陂、黄冈得名。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和陕西王绍猷等前辈都为此专门去湖北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果是一致的:湖北的黄陂、黄冈(包括黄安)一带古来并未产生和流传这一声腔剧种。自此,二黄产自湖北的说法证实为讹传。
在陕西,对二黄的解释可追溯自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据范紫东《乐学通论》、王绍猷《秦腔纪闻》考证:唐玄宗李隆基于京都长安兴办梨园,演唱歌舞戏曲,坐部伎子中有一人名叫黄幡绰,擅演法曲“黄管体调”,后此调流传民间,遂称“二黄”或“二黄腔”。明末清初,二黄声腔在陕西形成舞台演出大戏。清代康熙、乾隆时期西安一带特别兴盛并流传北京及东南和西南各省(远至台湾和东南亚一带也有流传)。因由陕西发源并传播出去,明清两代外省人多习称这一剧种为“秦腔”、“西秦腔”、“西调”等等。
陕西二黄冠以“汉调”,现称汉调二黄,系后来盛行陕南汉水流域之故。这一剧种除流行本省外,尚旁及流传甘肃东部、四川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和山西晋城一带,民间习呼为二黄、陕二黄、汉调二黄、山二黄、土二黄等。如至今仍保留在湖北省竹溪县的山二黄剧种剧团,即为清代道光年间汉中、安康的戏班和西安、商洛艺人活动于鄂西北郧阳府一带流传播种,落地开花,结出的丰硕果实。
陕西汉调二黄近年来在关中、商洛和汉中已基本绝响,现唯有安康境内活体仅存,实际成为陕西汉调二黄的代表地、大本营和国家批准的重点保护区。
由于这一剧种源远流长,根植于民众之中,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以生活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的艺术夸张紧密结合的表演艺术,风格古朴、粗犷。汉调二黄角色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等十大行当,演唱各具特色。
汉调二黄的音乐遗产非常丰厚。属板腔体,由传统上艺人们习称的“下把”、“上把”(或称“下调”、“上调”)声腔音乐为主(京剧与之体制、声腔完全相同,京剧将“下调”改称“西皮调”、“上调”改称“二簧调”,故谓“皮黄”腔系剧种)。
汉调二黄使用的道白以韵白和陕白为主。所谓韵白,是自明清以来戏曲使用的传统中州音韵,特点为字中有音,音中有字,刚柔相济,朗朗上口,讲究抑扬顿挫,节奏感强;陕白是陕西关中方音(安康方音与之基本相同),有接近民间,通俗生动的特点,长于表现人物刚直、暴躁、爽快、利落、活泼、幽默的性格,说起歇后语、风趣话更具乡土气息。
演出剧目素称“唐三千宋八百,外传野史数不得”,实际包括保留在二黄皮影戏中的剧目共约1500余本,已经抄录的1077本、出版《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二黄》8集60本和特制模型彩绘汉调二黄脸谱415副234种等发掘整理的汉调二黄剧种珍贵的历史资料,现今都保存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汉调二黄在长期演出实践中,在剧本创作、音乐设计或舞台表演艺术等各个方面既弘扬历史文化,又贴近现实生活,无论内容或者形式上,都努力追求与时代同步,《马大怪传奇》等几部创作剧目的成功演出和热烈反响充分说明,古老的汉调二黄剧种同样适宜表现现代生活。
丰厚的文化内涵与重大的保留价值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朿文寿研究员,潜心汉调二黄学术研究20余年,发表长篇论文《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证实:享誉世界的东方艺术瑰宝,中国戏曲典范与代表的京剧,并非传统所称产自安徽、湖北或江西,而是源于历史上曾被称为秦腔,现今保存在陕西安康的汉调二黄剧种。一般认为,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带去二黄调,道光年间湖北艺人又传去西皮调,二者在京同台合流,形成“皮黄”,标志京二黄京剧的诞生。朿文寿在汲取前人认识观点的基础上,通过追溯考证相关历史记载和对比研究现存的实体实物后,认为京剧的声腔源自于陕西:陕西最古老的声腔剧种,历史上曾被称为“秦腔”、“二黄”、“土二黄”、“汉调二黄”,建国后才改称为汉剧的陕西二黄戏剧种才是产生京剧的真正母体,是所谓“皮黄”腔系剧种的根本源头。文章爬梳细辨,资料颇富,论证严密,如果观点成立,将改写京剧形成的历史。
2005年8月,汉调二黄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批准的原因,诚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文峰研究员在国务院作为戏曲项目评审主要依据的《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文见2006年第1期《中国戏剧》)中所言:安康汉调二黄,不仅历史悠久,遗产丰富,重要的是与国粹京剧的形成与产生具有重大历史关联。
朿文寿文章发表后,不少专家学者承此课题继续研究补证,例如广东学者黄伟教授不久前发表的论文《粤剧的源头在陕西》(文见《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第四期),在全国影响较大,文章通过大量依据证实:广东的粤剧、汉剧和西秦戏皆源于陕西,根系汉调二黄。西北大学焦海民2008年10月在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中国秦腔高层论坛”发表论文(秦腔梆子响高低》查证,辗转流传台湾二百年的“北管古路戏”与汉调二黄亦具渊源关系等等。从当前研究的情况看,陕西二黄戏不仅对于国粹京剧的形成诞生发挥了直接作用,而且与江西宜黄戏、浙江绍剧、广西桂剧、云南滇剧、四川川剧、湖北汉剧等数十个地方剧种的形成产生亦具历史关联。所以说,安康汉调二黄是我国古代戏曲文化流播研究的活化石,是戏曲寻根文化的重要源头。
令人忧虑的现状与尽快强化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陕西安康汉调二黄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康市为国家级汉调二黄重点保护区,中央财政下拨专项保护经费,正式启动保护工程。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汉调二黄的保护至今显得相当冷清。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于《汉调二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中申报单位向国家承诺的条款内容与现在的实际状况对照比较以后发现,项目目标大多未有结果:如出版资料、专著、建立陈列馆、录制保存传统剧目和老艺人艺技、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举办继承人培训班、举办汉调二黄艺术节及汉调二黄进校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等主要内容基本未落实。“设立汉调二黄艺术政府奖”,基本无落实兑现。“发展汉调二黄与开发文化产业相结合……市场运营机制”,基本全无落实。
二、戏曲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其艺术传承的主要方式是“活体传承”,即靠艺人的口传心授。许多名艺人,既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又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掌握并承载着戏曲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的表演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源泉,又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目前安康汉调二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散居各地,抢救性保护已是刻不容缓,但现状大有任其自生自灭之虞。
三、汉调二黄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年保护期(2006年——2010年)已到,汉调二黄保护工程将面临国家的检查验收,验收结果如何,殊难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贺学君认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包含了多种身份:政府、传承者、工商界、学术界。政府主要处于决策、组织、统筹的地位;传承和享有者(社区民众)置身最直接的保护中心位置;工商业者大多是出资者,考虑回报与利润,需要很好的协调与引导;学术界是一支最可靠的科学力量。但在现实中,学术研究只能以有限的舆论表示意见,相对显得脆弱而乏力。上述四种力量联手互补整合为一种最佳合力。
因此,保护和传承汉调二黄应当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成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构。国家对保护“非遗”工作的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作为大型综合性活体艺术的汉调二黄,其保护与传承属专业化系统工程,政府主导是关键,唯此才能保障实施完成。深化研究的水平与成果,将决定保护工程与品牌打造的成效。据此,应尽快成立汉调二黄研究保护专项工作机构,明确研究方向与工作目标,把此项工作推上运行的快车道。
第二,汉调二黄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应尽快组织、聘请这一领域学有成就的权威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全面主持启动专项课题研究,组建专业队伍,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与措施有效推进和开展工作。
第三,注重人才的保护、培育与引进。趁一些艺人还健在之时,集中财力、人力,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整理、恢复、授徒,争取把更多一点的东西保留下来。同时注重培养优秀人才,使之薪火相传。
第四,增强宣传力度,搞好普及提高。汉调二黄在安康曾为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当前迫切需要加强演唱活动,培育青年观众。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汉调二黄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有选择的在一些学校,把汉调二黄优秀剧目、优秀唱段教授给下一代。同时组织安康城区和各县业余演唱机构开展演唱活动,吸引众多票友群众参与,有了群众基础,传承就有了希望。同时,要认真宣传保护汉调二黄重要意义,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提高认识,进而得到广泛支持与拥护。
第五,坚持发展的观点,对流体艺术实行活态保护。既要重形式的保护又要重精神的保护,既要保护又要利用,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第六,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打造汉调二黄文化品牌,借助旅游市场,借鉴河南豫剧、东北二人转等与市场结合的成功范例,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现代灵魂,增强自身活力和生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是一个浅层次上的简单问题,也不仅仅是文化形式,而且还包含其精神内涵。汉调二黄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何在?怎样有效地实施保护与传承?作为文化品牌打造如何产生实际效应和传统艺术创新与现代市场接轨,以及专业团体艺术生产、普及与提高等等,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认真研究论证的学术课题。安康历史悠久,但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匮乏,仅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的今天,文化作为软实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变得毋庸置疑的重要,从这个角度讲,保护和传承好汉调二黄对于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则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必须认真做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