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乐乡情绕,“陕”亮出新篇—陕西安康汉调二黄现代戏《莲花碑》慰问在莞陕籍人士专场演出及文化惠民、艺术交流活动于4月28日在东莞玉兰大剧院唱响。活动通过汉调二黄这一陕西传统剧种的古韵新唱,不仅为广大在东莞奋斗的陕西各界人士传达来自家乡人民的问候,同时也拉开安康与东莞两地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据悉,东莞市文化部门及安康市文化部门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晚会。

千里之外乡音仍在

本次专场文艺演出,由陕西省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主办,安康市汉滨区文化文物广电局、安康市汉调二黄研究院、东莞市音乐家协会共同承办,以慰问在莞陕籍人员为主题,开展文化惠民、艺术交流的相关演出活动。

据介绍,三秦大地人才辈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一大批各界精英“孔雀东南飞”,来到南粤大地挥洒青春,创业奋斗。改革开放至今几十年的全面迈进中,越来越多的陕西儿女涌入东莞、扎根东莞,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目前在各条阵线,均不乏出类拔萃者。

此次安康、东莞两地牵头组织的专场慰问,无疑将发挥感染、凝聚、激励的多重作用,为在莞陕籍人士提供一场宛若归乡的文化盛宴,在乡情乡韵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中,融合南北文化,深入情感交流。

据悉,本次晚会在众多陕籍人士的助力之下,举办得非常成功。“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不远千里来到东莞,为我们这些在外地奋斗的游子送来温暖,大家都非常感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责任、有义务为宣传家乡文化、推动陕西发展出一份力。”相关陕籍人士说。

生动演绎陕南风貌

流行于陕南、陇东各地的汉调二黄,是陕西省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而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剧目丰富多彩,在艺人中久有“唐三千、宋八百、野外史传数不得”之称。

作为本次演出单位的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隶属于安康市汉滨区文化文物广电局下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全国唯一一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二黄”传承与发展的专业院团。

此次来莞演出的剧目《莲花碑》,由著名编剧、西安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谢艳春创编,上海越剧院艺术室国家一级导演童薇薇导演,汉调二黄艺术家范惜民担任唱腔设计,通过以陕南一个农家女为全家点燃生活新希望的故事为主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观众呈现出一台全新的地方戏曲视听盛宴。

据了解,作为在汉调二黄这个传统剧种基础上创作的新时代剧目,《莲花碑》紧扣秦巴山水、汉江风情以及当地相关人文历史。形象阐释,即“房是秦巴人家的房,树是秦岭以南的树,柴堆、水井、桌凳都是安康人日常生活的原样重现”。毫无疑问,观赏此剧可以全方位、近距离地感受陕南风貌。

信息时报记者 尹仁祥

段亚雄

知多D

陕西汉剧

陕西汉剧又名汉调二黄,陕西大型戏曲剧种,是首批进入国家非遗代表作名录的传统戏剧文化。流行关中和陕南汉水流域,旁及甘南、川北、豫西、鄂西北和山西晋城一带。明清时期外省人多称其为“秦腔”,陕西及毗邻流行区域一般直呼为二黄。清末京剧京二黄回流入陕,陕西二黄又有陕二黄、西安二黄、秦二黄称谓。陕南汉水流域一带,一般又多称汉调二黄、山二黄等,而“汉调二黄”一称,基本成为正规名称流传下来。

称为“二黄”的原因,相传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兴办梨园,演歌舞戏曲,坐部弟子中有黄幡绰者善演唱“黄管体调”,此调流传民间,遂有二黄之称。故陕西人书写“二黄”剧种名称,多不用带竹头之“簧”。

1956年8月,安康将汉调二黄改称汉剧,与湖北汉剧名同实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