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一天,踏着淡淡的晨曦,记者走进了武汉汉剧院。
大院内,醒目的董必武题字以及“热烈祝贺王荔同志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条幅,展示着这所剧院辉煌的过去和今日的成就。而三个排练场内,小学员们苦练早功挥汗如雨的场景,则预示着这门古老戏曲艺术的未来。
16年后艰难恢复招生
汉剧发源于湖北,流行于长江、汉水流域的武汉及周边地区,早期称楚腔及汉调、汉戏,后改为汉剧。其主要腔调有西皮二黄,在地方戏中开创皮黄合奏先河,是京剧的母体之一。
2012年,武汉汉剧院时隔16年后恢复招生。然而,与当下火热的艺考形成鲜明对比,汉剧院到处打广告,跑到郊区甚至武汉周边打听好苗子,终于从不足百人的报名孩子中,挑选出42个,组成了小学员班,他们当时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15岁。
这批小学员属于武汉市艺术学校汉剧校外班,由武汉汉剧院代培,演员方向34人,乐队方向8人,他们中有的是“梨园子弟”,有的从小受长辈戏迷熏陶。
每一天从早功开始
步入梨园,就意味着要经历千锤百炼。
早晨6:30至8:20,是早功时间,除了节假日,是每天的必修课。“飘逸点!”“肚子呵着!”……在5楼排练厅,偏重文戏的男生穿着厚底靴以“燕子飞”的动作跨过1米多高的板凳。老师张为建说,“学艺没有捷径,就这个动作练了3年,也还不能说到位了。”
6楼排练厅气氛更热烈。偏重武戏的男生正在练软毯功及爆发力,从事跟斗教学60多年的曾宪坤老师,拿着教鞭猛敲桌子:“再来!走!”“排练场就是拼搏的战场。”负责女生教学的冯春凤,曾手把手培养出汉剧院当家花旦王荔,她说,“戏不离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业余演员就没什么区别。”因此,一招一式、一举手一投足,她都严格要求。“一二年级是整齐划一地教学,三四年级就要对冒尖学员重点培养。”冯春凤说,在这批女生中,15岁的余琪菲不是学得最快的,却是最刻苦的,她平日比别的学员提前半个小时到练功场,周末还坚持搭车40分钟从家里赶来,练就瓷实的基本功。当天,在其他学员休息的间隙,冯春凤拎着余琪菲的腰带,规范一个后翻动作。
参加大赛捧回一等奖
稚气未脱的余琪菲,与记者说话时始终挺直身板。她说,第一次穿上训练服时觉得腰带紧得难受,现在早已习惯,“学戏就要‘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戏曲是门综合艺术,要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各类鹞子翻身、圆场、厚底功、腿功、武打功,每一项技艺都非易事。小学员们早晚练基本功,上午根据主攻方向跟老师学唱腔、身段,下午上文化课。“加班加点地练习,是因感觉时间不够用。”余琪菲说。
男生中,快17岁的胡梓煜表现突出,他先在黄陂楚剧团学了几年,毕业后主动考进汉剧班。其基本功扎实,扮相清秀、个子高挑,剧院将其作为拔尖苗子培养,他也进步很快。
当天,余琪菲、胡梓煜等紧锣密鼓地排练《挡马》,备战月中的全国职业艺术院校技能大赛。昨晚,余琪菲已捧回这项大赛的地方戏一等奖。
传承数百年文化香火
时光追溯到1928年,8岁的陈伯华独自报考了在汉口开办的第一个汉剧女科班。她刻苦练习“五功四法”,以近乎苛刻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几年过去,15岁的她已红遍武汉三镇,成为汉剧界的台柱子。
今年1月,这位将汉剧带入鼎盛期的大师,以96岁高龄辞世,标志着汉剧一个时代落幕。很多人对汉剧的未来表示担忧。
对此,武汉汉剧院负责人称,蓓蕾绽放,经过三年来的训练,被寄予厚望的2012级小学员已经展翅欲飞,加之国家对传统戏曲高度重视,汉剧迎来新的发展期。对汉剧的未来,也许无需悲观。
图/记者梅涛文/记者海冰通讯员方思颖实习生韩笛
湖北日报讯图为:小学员们登台演出,伴奏琴师也是学员。
图为:冯春凤、杨谟超两位老师正在指导余琪菲、胡梓煜排练参赛剧目《挡马》。
图为:新一代汉剧人在上表演课。
图为:学员们的年龄相差近10岁,一起上文化课,年龄小的不免有些吃力。
图为:服装老师给年龄最小的吴思雨换演出服装。因为个太小,她得站在箱子上。
图为: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严格又枯燥。
图为:学员吕天杨在老师的帮助下压腿。
图为:周五下午,孩子们收拾好行装回家,开心溢于言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