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是一个有近四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排在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它首创西皮二黄板腔体合流,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他地方戏曲剧种。 

汉剧也叫“汉调”,辛亥革命后改称“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河南、陕西、福建、广东等地区。汉剧“皮黄”的形成,以湖北襄阳为根据地,故有襄阳腔之称,其后发展到荆沙、随州、黄陂、武汉,遂形成襄河、荆河、府河和汉河四派。以武汉为中心的汉河派,因地理居中,兼收并蓄,造诣较高,故后来居上,跃然四大河派之首,形成汉剧主流。 

解放以前,汉剧成长的年代正值国家多舛多难,它的兴衰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正值我省作家方方新书《水在时间之下》出版之际,本报特推出本期回顾民国时期汉剧在武汉的历史专题,重温武汉本土“大戏”的兴衰往事。 

◇汉剧盛衰 

1930年代前后,汉剧就是武汉的流行歌 

光绪年间的戏剧演出逐渐由草台和庙台进入茶园,这是向剧场过渡的开始。汉口各租界和市区内有丹桂、天一、满春、贤乐、怡园等可供汉剧演出的茶园开张营业,家家生意兴隆,夜夜灯火通明。 

民国年间,汉口一家卖“烧腊”的店铺里有位师傅是个远近闻名的铁杆汉剧迷,戏瘾还很深,尤其喜欢看“汉剧大王”余洪元的戏。如果有顾客在他面前谈论余戏如何精彩,他立即像觅到知音般兴奋,一边和人家聊、吹余戏,一边那切猪耳朵的手舞动得飞快,多切了也是无所谓的,最后总是物超所值,着实给那顾客一个大实惠。 

这个故事曾在武汉民间流传,汉剧界的老艺人们都听说过。辛亥革命后,武汉三镇商业照样兴旺,因而带来了戏剧百业如花团锦簇般的繁华。作为首屈一指的本地大剧种,汉剧更是老百姓最主要的庆典、民俗和娱乐方式。 

当年武汉本土的老百姓都喜欢看汉剧、楚剧,最为普通的待客之道,就是“逛园子”听戏。据史料记载,光绪年间的戏剧演出逐渐由草台和庙台进入茶园,这是向剧场过渡的开始。汉口各租界和市区内有丹桂、天一、满春、贤乐、怡园等可供汉剧演出的茶园开张营业,家家生意兴隆,夜夜灯火通明。到了民国初年,武汉有20余个汉剧班,演员达千人以上。丹桂舞台、老圃游乐园、天仙舞台、长乐戏院等20余家演出场所遍及江城,多数以汉剧演出为主。1919年建成的汉口新市场(即民众乐园)成为武汉市民的“大戏凼子”,其中就有专门的汉剧舞台,长演不衰。 

汉剧在舞台上较楚剧“干净”,能登大雅之堂。汉口各行各业的会馆、公所经常会请汉剧班子登台演出。曾成立怡怡汉剧社的票友、汉剧史家扬铎先生在《汉剧在武汉六十年》一文中回忆说:会戏“每每在正午十二时前开锣,到四五时完成。而社庙每每有早台,是在清晨唱三出戏谓之一台戏,这几乎全部是汉剧应承的。”他拿汉口循礼坊夹街的“山西会馆”举例来说明演出盛况——该会馆正殿、正殿两侧、财神殿、天后殿、七圣殿、文昌殿“殿殿有戏台,台台演汉剧”,有时三四台同时演出,观众人山人海。 除了城市,在农村大型的节日庆典、宗族活动仪式上,也无不以请“大戏”(汉剧)唱三天为风尚。 

湖北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有着50年汉剧从业史的胡汉宁提起他心目中汉剧的兴盛时期,用了“1930年代前后,汉剧就是武汉的流行歌”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在他看来,那一时期“兴盛”的标志有很多,比如汉剧作为最大众化、最平民化的艺术渗透到民间各个角落,雅俗共赏,有以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小商人为主的大量受众,是武汉老百姓娱乐的第一需要;科班、剧团也特别多,名伶大量涌现,接班人的程序逐渐正规化了;全省的从业人员规模庞大,覆盖面广,在抗战以前就达七千多人,于转移大后方之际编成的抗敌流动宣传队竟有十个之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