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背后的力量
——桃源政府助力县汉剧团“改企”蝶变的调查报告
□本报记者 杨力菲 通讯员 姜柯沿 张志强
1953年成立的桃源县汉剧团曾是常德市九大国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2011年,38人的剧团商业演出收入仅有30万元,职工月薪不到1000元,演员不得不四处接“私活儿”,剧团人心涣散,12名文艺骨干先后选择离职。
如何挽救桃源县汉剧团?院团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012年初,桃源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童婧任组长的剧团改制领导小组来解决汉剧团由事业单位改制成私有企业中遇到的问题。
剧团改制领导小组认识到,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的本质是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不能简单放任文艺院团卷入市场洪流,不闻不问,政府要做剧团转企改制背后坚强的支撑。
如今,再看看已转企改制2年多的桃源县汉剧艺术团,新修的梨园百利小剧场演出早已排满,一线演员的薪水也达到3000元以上……
两块牌子 一套人马
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改什么?改的就是剧团职工的身份。剧团改制领导小组知道,这是最难啃的“骨头”。过去剧团职工们虽然在单位上拿工资不多,但多接些“私活儿”,生活也算过得去,而且养老有保障。改制后,就从“公家人”变成了“社会人”,这个身份的改变职工们接受不了。
如何让剧团的职工接受并支持改制,县委、县政府新成立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桃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汉剧团现有编制48人划转到该中心,实现了身份的顺利承转。同时,根据剧团的市场特征,注册成立企业“桃源县汉剧艺术团”,剧团职工、临聘人员与“桃源县汉剧艺术团”签订劳动合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而成功将剧团推向了市场。
为最大限度地保障退休职工的待遇,剧团职工养老金调整标准按照2007年1月开始计算,2012年7月份开始按调整后的新标准在企业社保发放。同时,确保所有在职人员都有“五险一金”;工龄25年以上的在编人员经本人自愿、单位同意、人社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可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对主动自谋职业的在编人员,县财政给每人安排一定的安置资金。
桃源县汉剧团在改制期间,无一人上访,无一人下岗。剧团“老戏骨”、国家二级演员刘国中感慨:“转企改制是个循序渐进、慢慢完善的过程,目前转制才两年,剧团运转正常、人心稳定,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找一名有能力的团长
桃源县群众文化活跃,全县有238个民间演艺团体,县里的文化消费市场早已被瓜分殆尽。丢掉国家事业单位头衔,桃源县汉剧艺术团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县政府主动安排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黎世忠为汉剧艺术团法人、第一任团长。
过去桃源县汉剧团演出主要靠政府安排,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多年在政府工作的黎世忠会管理、懂经济,上任后,他针对经营性人才极其匮乏的软肋,专门培养了3名专业的营销经理,从事市场开拓工作。
转企改制后,县剧团开始与传媒公司合作寻找新的商机。2013年上半年,在演出市场较疲软的情况下,剧团通过市场传媒订单式承办《祖国在我心中》国防教育专题专场,先后在长沙、衡阳、湘潭等地巡演20多场。2014年,排演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专题宣传晚会《守护平安》,获得省市领导一致好评;先后两次赴湖北荆州、宜昌等地巡演,取得了良好票房。
利用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的身份优势,黎世忠为剧团里争取到了很多演出机会。2014年9月,枫树民族风情园隆重开业,县里为扩大景区影响,拟将一台展示维回大团结的节目编排任务交给剧团。
两年多来,在黎世忠的带领下,桃源县汉剧艺术团兼并了2家民间艺术团队,吸引了数10名优秀的民间剧团主要演员加盟,还经常引得王岚、王田田、小东北、王芳等“名角”到剧团客串演出,剧团的竞争力得到了市场和业界的双重认可。
县汉剧艺术团的嫁妆
桃源县汉剧团实施转企改制,那么属于剧团的资产是否也要收归国有?
桃源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原县汉剧团的资产全部划转到新公司桃源县汉剧艺术团名下。并为剧团改制置办了一份丰厚的嫁妆,县政府对原剧团的财政投入,继续投入到新成立的“中心”,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递增,单是这一笔,就给剧团每年带来了近百万元的稳定收入,同时,剧团承担的“送戏下乡”等公益性演出任务,将按演出场次进行补贴,改制后剧团的文艺精品创作、优秀剧目编排也将予以重点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县财政在改制后已投入300多万元,为剧团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了坚强的经济基础,剧团将原有破旧的剧场新修为能容纳300人的梨园百利小剧场,在这里每天都有一台精彩的表演奉献给观众。2014年,剧团创作的大型音乐情景歌舞剧《维乡追梦》也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枫树民族风情园首演时,大受好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