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乐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三大乐种之一,大埔县是广东省著名的"汉乐之乡",广东汉乐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汉乐是广东省主要的一种民间音乐。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公元四世纪魏晋时代以来,汉民族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南徙。南迁的汉族人居住在粤东、闽西和赣南,被当地称为"客家"。客家人不仅带来了异乡习俗,还带来了中原音乐,"中州古调"、"汉皋旧谱"就是世代相传的旧有乐谱。从"音乐随人"的客观事实看来,广东汉乐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广东汉乐不仅保留了中原宫廷音乐特点,传承了宋元明清以来的古韵遗风,还融入了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部分成分,从而形成了独特、完美的乐种。它是广东省三大乐种之一,有着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积淀,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瑰宝。
广东汉乐古雅优美,朴实大方,刚存幽雅,柔含高亢,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和艺术风格。从汉乐曲牌名称来看,既有高贵气派的《将军令》、《北进宫》、《朝天子》等,也有典雅清秀具有儒家风范的《柳叶金》、《琵琶调》、《西厢词》等,还有紧贴大众生活的《迎宾客》、《百家春》、《嫁好郎》等。在当今的影视艺术舞台上经常可以听到汉乐《出水莲》那优雅高洁的旋律,它已经成为广东汉乐的代表作。从广东汉乐演奏的乐器看,有文乐和武乐之分。文乐类的特色乐器有头弦、提胡、柳胡、唢呐和筝;武乐类的特色乐器有大锣、碗锣、当点。广东汉乐传统乐曲相当丰富,演奏形式多种多样。有谱可查的曲目就达612首,其中部分乐曲来自中原宫廷音乐、古代音乐,保存了唐代宫廷乐律,如中军班乐曲《大乐》、丝弦音乐《南进宫》等。广东汉乐广纳百家之长,如《渔樵问答》是由古琴曲演变或模仿而来的,《剪剪花》是由民歌小调转化的,《得胜令》也原属戏剧曲牌的。广东汉乐按传统的演奏形式和演奏习惯以及不同用途,可分为五类:一是丝弦乐,俗称和弦索。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为大众化的演奏形式;二是清乐,又称儒乐。常为文人雅士活动时演奏;三是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主要是民间迎神赛会或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时演奏;四是中军班音乐,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五是庙堂音乐,是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
大埔有着良好的汉乐基础,民间汉乐活动由来已久,汉乐演奏点遍布城乡,据大埔县志载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汉乐队38个,家庭汉乐演奏点60多个,广东汉乐研究会会员200多人。
2004年大埔县被广东省授予"汉乐之乡"称号。
近年来,由于大埔县有关部门对广东汉乐传统乐曲的收集整理和出版,汉乐研究会民间团体的成立,以及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乐事活动的开展。广东汉乐便成为了客家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每逢闲暇、喜庆、节日、大埔县城乡随处可闻丝管和鸣、弦箫鼓乐、八音吹唱。家庭乐社的娱乐活动更是频繁,自娱自乐,有一定规模、达到较高水平的乐社有十余间之多。大埔县里还成立了汉乐研究会,建起了汉乐音乐厅。汉乐普及、兴盛的情形由此可见一斑。大埔县从清代至今,涌现出大量的汉乐名家。如:何育斋、罗九香、罗琏、李德礼、饶宁新、罗德栽等人都是汉乐名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