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是来自外省的皮黄剧种,原称 “外江戏”,民国22年(1933)经大埔籍人钱热储首倡改称“汉剧”,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以别于湖北汉剧。
广东汉剧源于湖北(一说安徽,一说湖南),流播于赣南、闽西、闽南、粤北和粤东。此剧先盛于潮州,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活动重点转向客家山区,大埔最盛,称“汉剧之乡”。1965年,梅县专区成立后,广东汉剧基地随之转向梅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州先后建立各级专业剧团。梅县于1952年成立“艺光汉剧团”,大埔县于1954年成立“民声汉剧团”,平远县于1956年成立“新艺汉剧团”,蕉岭县于1957年组成“长风汉剧团”,丰顺县于1961年成立 “丰顺汉剧团”,1965年梅县与丰顺两县汉剧团合并成立 “梅县专区汉剧团”。广东省于1956年成立“广东汉剧团”,1959年组建“广东汉剧院”。此外,各县还有一些业余汉剧团。
广东汉剧剧目题材广泛,有各朝代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演义、传奇、神话和元明杂剧、现代剧等800多个。舞台语言以“中州韵”为准。有汉乐丝弦曲565多首,唢呐曲版126多首,民间小调73多首。唱腔优美、音乐清雅古朴,除了皮黄之外,还有昆曲、流水大板、安春调、七句半、曲牌、小调、佛曲等。伴奏音乐分“文乐”和“武乐”两大类。文乐最基本的为三大件,即头弦、三弦、月琴,吹牌用笛子或唢呐作伴奏,以后逐渐加进二胡、洋琴、提胡、椰胡、琵琶、笙、中胡、大提等;武乐有板、片鼓、小钹、大钹、小锣、大锣、铜金、马锣、碗锣、戥子、号头等。角色行当齐全,发声方法比较独特。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公、婆、净(乌净、红净)七大行当。
广东汉剧于1957年到北京作汇报演出,并在怀仁堂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百里奚认妻》等。在东南亚一带亦颇有声望。早在清光绪初年,就有“荣天彩”戏班到泰国演出。宣统二年(1910年),“老三多”班亦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流动演出达3年之久。广东汉剧院于1982年6月和1983年先后在香港、新加坡演出,颇受称赞。广东汉剧院的剧目曾连续十届入选广东艺术节,并入选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演出,一大批剧(节)目和人员获得国家和省的多项大奖。经典剧目《齐王求将》和现代戏《一袋麦种》等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发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陆续推出《蝴蝶梦》、《白门柳》、《尘埃落地》、《黄遵宪》等多出优秀剧目。大型古装汉剧 《蝴蝶梦》、《白门柳色》、《花灯案》等10多个剧目,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摄制成舞台剧或电视剧播映。
广东汉剧著名老艺人有黄粦传、黄桂珠、罗恒报、范思湘等,著名乐师有饶淑枢、罗璇、管石銮、余敦昌、罗琏等,艺术上较有成就的演员有梁素珍、曾谋、黄群、罗纯生、林仕律、范开圣、黄月崇、李仙花、杨秀薇等。李仙花二度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是广东首位“二度梅”获得者。广东汉剧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 “南国牡丹”,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