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央视“秋晚”现场雨中淡定演出的李玉刚让观众大呼 “很敬业”“很感动”。与此同时,站在与李玉刚同台雨中演出,配合《花满楼》的广东汉剧情景歌舞也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除了 “敬业”的评价,更有“唯美”“专业”“特色”等赞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了他们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不因下雨少甩一次胡须

央视“秋晚”总导演周晓岚告诉记者,直播当晚大雨来袭的时候,她尤其难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艺术家们在暴雨中的从容淡定与职业操守。

“我们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即使雨水泼打在脸上,融化了脸上的油彩;即使地板有积水,在上面翻跟斗可能会打滑,我们也不会因此唱少一句唱词、甩少一次胡须、少翻一次跟斗,一样要做到从容淡定。”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张广武回忆,晚会结束时,按照导演安排,他跟左雪琴、管乐莹三人要一起上台谢幕。但一场雨把他们身上的戏服都打湿了,坚持“有始有终”的他们,最后仍继续穿上湿漉漉的戏服上台参与谢幕。“这是作为一个广东汉剧人最起码的精神。”

演员们雨中的出色演出还要归结于之前1个多月的 “地狱式”排练。据了解,通过市委市政府与央视导演组的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广东汉剧才可以在“秋晚”上一展“南国牡丹”风采,在李玉刚的《花满楼》里融入《南国牡丹吐芬芳》、《齐王求将》、《盘夫》、《花灯案》、《百里奚认妻》、《时迁偷鸡》等古典戏的情景表演,排练工作量很大。在那1个多月里,演员们每天要承担常规演出工作,还要抽时间排练。有几次送戏到大埔,回到梅城就已是凌晨一点多,第二天大家仍是八点钟精神抖擞地集合排练。

一边治脚伤一边坚持排练

今年央视“秋晚”中,一批于2005年入读市艺术学校广东汉剧幼苗班、2010年毕业的广东汉剧新人被大量启用,如管乐莹、邓振鹏、孙达文、魏志鹏、罗若琳等,让广东汉剧这朵“南国牡丹”常开不败。

魏志鹏在《花满楼》情景表演中扮演的是《时迁偷鸡》里的男一号时迁。时迁是武丑,需要在舞台上连续跑好几个跟斗。有一次,魏志鹏在排练时脚踝骨崴伤了,医生交代说,不能再排练了,短期内连路都要少走。单位领导知道后安慰他,做他的思想工作,想换另一个演员上节目。“当时我想,这个角色我已演绎多遍,非常熟练。临时换人,担心会影响效果;而且,这个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有可能我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我不愿意轻易放弃。”医生见魏志鹏那么坚持,就建议他每天都去理疗按摩,还让他晚上用热水泡脚,帮助快点散淤快点好。就这样,魏志鹏每天忍痛按摩持续了20多天之久。在排练过程中,央视专家三次检查,张广武心疼魏志鹏,劝他别翻了。没想到被魏志鹏婉拒了。“我学的就是武戏,连跟斗都不翻的话,我上台有什么意义呢!一个武戏演员就要尊重武打动作。”执意要把武戏做到底的他,让央视专家们现场感动得直鼓掌。

“央视专家的话让我醍醐灌顶”

该院青年团团长王焱是此次排练领队之一,每天陪护演员排练的同时,也多了许多跟央视专家交流的机会。20天下来,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谈起此次收获了什么?他感触良多 。“央视专家在排练过程中所运用的创新理念让我深深钦佩。在一次交流过程中,我向导演组舞蹈总监梁群坦言自己遇到的一个难题,面对一个仅有2分钟的节目不知该从何处入手进行编舞。梁群稍思索片刻,马上指导说,可以在前奏部分以古琴伴奏,再用广东汉剧韵白的形式引出来。这样一来,既为整个节目延长时间,方便配舞,同时融入广东汉剧特色,整个节目也显得更有层次感。他的话让我醍醐灌顶!我相信,这样的一种思路定能帮助我们克服业务上其他许多困难。”

央视专家的指导对 其他演员来说也是受益匪浅。该院青年团副团长管乐莹扮演的是《花灯案》里的青衣严兰贞。“我虽然演的是广东汉剧经典戏剧里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为李玉刚的《花满楼》伴舞,既要演绎好戏剧里的舞,又要跟随 《花满楼》乐曲的走势,表达出对爱情和美好生活向往的情绪。通过央视专家的指导,我进一步理解到传统戏剧如何创新的概念,也学到了如何用更好的情绪去演绎作品中的意境。”

晚会直播现场水木年华《青春再见》节目中,在距地面20多米高的月亮屏上,配合屏幕上滚动的台阶不停奔跑的女孩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就是该院演 员罗若琳。“我除了要为《花满楼》做情景表演之外,因为舞蹈基础不错,和单位的其他11个女演员被抽调参演《快乐老家》、《青春再见》和《海上明月》等三个节目的伴舞。平日里我们排的舞蹈都比较传统,这次可以学到更多舞蹈种类。还学习了他们排舞科学高效的做法,先教核心舞蹈动作,再以结合点把动作串联起来,这样的效率 非常高。”罗若琳说。

南国牡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