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发展,生活在前进。人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欣赏角度都在改变、在提高。各种艺术门类及娱乐形式竟相崛起、争奇斗艳。我们的广东汉剧艺术要在这争奇斗艳的百花园里取得一席之位,赢得自己的观众层,结交更广泛的知音者,就必须振作精神,积极主动而又审慎地实现自身的变革,在继承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

近三十年来,广东汉剧由于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以及汉剧艺术工作者辛勤耕耘、探索不息,在继承、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上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如《百里奚认妻》、《秦香莲》、《齐王求将》、《花灯案》、《包公与妞妞》等。还新编了一批古装戏和现代戏。如《丘逢甲》、《春娘曲》、《一袋麦种》、《货郎计》、《人民勤务员》、《燕双飞》等。无论整理改编或新编的上演剧目,均接受时代的洗礼和观众的检验。广东汉剧这朵“南国牡丹”曾经清香飘拂,光彩照人。历史和人民的评价是公正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整个社会戏剧观念随之更新,广东汉剧亦力图主动接受和利用时代潮流意识和科学的冲击,而且取得一定程度的成效。最近举办的“广东汉剧表演艺术欣赏会”的部分节目,如《憾恋》、《昭君行》、《审诰命》、《县界边》等,不同程度地显示了当代意识。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正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南国牡丹”香减色褪了——观众的上座率不稳定,甚至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观众更少青睐。究其原因,固然与戏曲不景气的客观大气候相连,但从主观上自省,也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主动变革的步子迈得不大有关。

一个剧种也罢,一出戏也罢,如果食古不化,没有显示时代观众需求的艺术魅力,其生命力是不会旺盛的。广东汉剧是一个古老剧种。必须进一步认真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加快变革步伐,立足当今,面向未来。倘或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安于过去、满足现状,势必奄奄一息。我这种观点,决不是悲观,也不是意味背叛或否定传统艺术和前人业绩。相反,对于广东汉剧传统艺术我是一贯主张认真继承的。而且觉得我们现在还继承不力。以前“四大名班”的顶梁柱好不好?当然好,这代人有其艺术积累和建树。我的老师一代好不好?当然好,更是一代名流。他(她)们不但自身的表演艺术精湛,而且培育造就了一批当今汉剧的承前启后者,使汉剧艺术珍宝代代相传。汉剧前辈们对艺术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他(她)们具有美学价值的表演艺术正是我们应当继承的。我们究竟继承了多少?许多艺术技巧及优秀节目已经失传,各行当的精品戏现在又能拿出几个来演?唱、做、念、打,声情并茂的新秀又有几人?丑角谁能达到罗恒报的水平?老生谁能达到黄粦传的水平?别说超过了,练功、练声的制度不知从哪时起竟烟消云散了。至于理论上的研讨更加缺乏。这种状况,谈何“青出于蓝胜于蓝”?说实在话,长此下去,我真忧虑和担心会“一代不如一代”。不下苦功夫,怎能挑大梁?继承尚不力,发展从何来?这个问题,希望引起领导及一切有志于发展汉剧事业的同仁们注意并积极采取措施。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话又得说回来,我们不但要重视汉剧传统艺术的继承,同时要重视汉剧艺术的发展变革。几十年前“爆棚”的戏,现在如果依样画葫芦原封不动照演,别说观众看不下去,就连我们自己内行家也会如坐针毡。原因很简单:八十年代的观众对艺术欣赏具有随意性、选择性,改革开放扩宽了人们的视野、萌动了“喜新厌旧”的心理。当然,有小部分的传统艺术珍品具有流动性的美学价值,还能保持着魅力。但总体上来说,随着时代发展要被冷落。因此,广东汉剧艺术应当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只有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养料,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广东汉剧能够有生存几百年的历史,正因为有一批批仁人志士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进行与时代同步的变革的结果。所以说,变革不是现在才开始,而是贯串着整个广东汉剧历史长河之中,正因如此,我认为当前变革的步子要迈得更快些,更实在些。比如有些同志提出音乐伴奏及其配器太薄弱的问题,还有唱腔等等问题,完全可以拿一个剧目做变革实验。光空谈不实践也不会发展。另外我觉得在行当角色方面,“黑头”(乌净)的唱腔发音问题,亦是几十年来没有人去考虑变革,总是跟着念前人的“顺口溜”——“千生万旦难寻一黑头”。为什么难寻“黑头”而容易找生旦。我们分析是因为生旦的唱腔发音相对比较合理,比较科学,所有人材易找。而“黑头”的“怪音”能有几人掌握的了?我总感“黑头”的音色不美。纵使声嘶力竭唱得出音来,却很难听清楚吐的是什么字眼。恢复汉剧院建制后,接受了地区戏剧学校五批汉剧专业毕业生,按行来了几名“黑头”,但都不能胜任此行。因为这个行当无接班人,所以这个但不能发展,而且快绝了。同是古老剧种的京剧,其“黑头”的发音唱法我认为就比较科学。那么,广东汉剧的“黑头”发音唱法,为什么就不能改得科学些、动听些呢?期望这方面的行家们在继承本行当唱腔基础上大胆变革、探索。

说到变革探索,上面我已提到,要建立求新意识和主动接受现代艺术潮流和科学冲击。在这一接受冲击过程中就大有学问了。决不是心血来潮、脑袋发热,胡拼乱凑或生搬硬套取而代之即以为就是“新”,就是“跟上时代步伐”。在对待广东汉剧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上,我既反对抱残守缺,也反对盲人瞎马乱冲乱撞,而是主张胆大心细,用科学的头脑审慎对待,不断实验总结,“择其善者而从之”。因为有几百年历史的广东汉剧已形成了自身鲜明的个性和规范,其表演、音乐、唱腔、行当的特点与传统剧(节)目都是复杂的存在,不是那一个说了算的。广东汉剧深厚的历史根源已深深扎根于闽、粤、赣等辽阔地域,是这里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其最能代表和展示剧种个性的莫过于音乐、锣鼓和各行当的基本唱腔和表演风格。我认为它还是广东汉剧当今安身立命之本,包括许多传统剧(节)目。只能变革,不能变种。只能在纵向继承的前提下作横向的借鉴吸收,决不可舍本逐末或本末倒置。我们不可能也不能用所谓全新的东西代替。前阵子有些人认为广东汉剧太古老、太陈旧,不能表现现代生活,迎合不了年青人的口味等等。本来,这些看法有些是值得我们在变革中注意的,问题在于这些人提出这些观点后大有摒弃广东汉剧之意,而主张另起炉灶,用什么微型的歌、微型的剧取而代之。我认为这种全盘否定的观点和主张都是不可取的,都是简单草率的。离开继承的基础空谈发展的结果只能是画饼充饥。当然,只强调继承,拒绝变革发展的结果也会导致剧种逐步衰亡。

我建议成立一个有编剧、导演、音乐、舞美、演员等成员组成的广东汉剧艺术改革小组,选定两个剧目(一个古装戏、一个现代戏)作为实验剧目,要求剧本样式、唱腔设计、表演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革。实打实地行动起来,让“南国牡丹”再放异彩,再吐芳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