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在中国流传了300多年,主要流行于湖北的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陕西、四川和广东、福建等地区。“文革”前,湖北与广东汉剧院团的相互交流比较频繁,在这个过程中,陈伯华毫无保留地为外地同行传艺。

76岁的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梁素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广东汉剧院的第二代掌门人,曾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得知陈伯华去世的消息,她昨晚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深感痛惜:“陈大师是国家的宝贝啊,虽然自然规律不可能挽留,但我们在感情上还是舍不得。”

梁素珍与陈伯华有过4次交往,她对这4次难得的缘分记忆犹新。

1961年,当时还在汕头市的广东汉剧院到广东梅县巡回演出,正在广州开会的陈伯华特地赶过去观看同行们表演。

“从广州到梅县有400多公里路”,梁素珍说,“当时的公路非常不好走,没想到陈大师那么辛苦赶过去看演出,我们都非常感动”。

看完戏后,广东的同行们提出,很想看陈大师表演《柜中缘》。得知广东同行演过这出戏,陈伯华爽快应道:“那我跟你们一起演吧。”

当年,陈伯华已经是全国皆知的名人,那次与她同台表演的则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年轻”。梁素珍说:“我们万万没有想到,陈大师居然能放下架子,不仅跟他们一起演出,还热情地辅导各种细节。”

1963年,武汉汉剧院到广东演出,梁素珍和同事们又欣赏了陈伯华的《二度梅》。

1982年,陈伯华率团赴香港演出后,回到广州又公演了几场,她主演的《柜中缘》让广东的同行们赞叹不已。梁素珍说:“那时陈大师已经63岁了,还能把16岁的小姑娘演得惟妙惟肖,我们都感到大师的艺术青春永驻。”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91年,湖北省汉剧院到新加坡演出,梁素珍也应邀带着广东汉剧院的7名演员一同表演,“那次陈大师是作为艺术指导去的,她说‘我这次就不唱了’,却非常灵活地表演起眼功,大家都忍不住为她鼓掌”。

目前,全国的汉剧院已为数不多。梁素珍说:“分开了几百年,汉剧在各地已经成了独立的剧种。你们是源也好,我们是流也好,但‘头顶上共一个字’,各地的汉剧同流同源,都是皮黄声腔,都有同样的传统剧目,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