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民国时期定名汉剧,俗称“二黄”。汉剧是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陕西省的第二大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陕西南部(安康,汉中)、四川和广东部分地区。汉剧中的二黄唱调,是现代京剧唱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汉剧又有“京剧唱腔之祖山”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流汉江九曲东去,汉剧的生成、发展、承传、开拓亦不曾笔直前行。源远流长的汉剧艺术作为中国地方戏曲中不可缺少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日享用这份遗产的我们,当铭记汉剧艺术家和保护者的功德,更当努力守业,承传薪火,尤其是在汉剧等传统文化遭受冲击,处境困顿的当代,保护汉剧,发展汉剧艺术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2017年暑期,武汉大学文学院汉剧文化传承保护与市场发展调研实践队分赴湖南常德、湖北武汉、广东梅州和陕西安康进行了调研实践活动。拜访当地的汉剧文化馆和保护中心,采访演员,观看演出,并对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感受传统艺术魅力,调查汉剧生存现状,展望未来,共兴汉图。

采访汉剧老艺术家

赴湖南常德分队采访了来自常德的汉剧老艺术家彭家贵先生和其夫人杨女士。

在采访中,彭家贵老先生介绍了汉剧发展的脉络和各地汉剧团的发展进程,谈及了汉剧高腔的兴衰历史和解放后的抢救保护,还将自己与汉剧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先生对汉剧后继人才缺乏的问题表示了忧虑,也鼓励戏剧人励精图治、突破创新,最后对戏剧和文艺发展做了展望。他对汉剧艺术的热爱和勤勤恳恳的态度令人动容。

汉剧老艺术家彭家贵先生

赴广东梅州分队则采访了一位广东汉剧的老作曲家,这位作曲家有着五代传承的家世渊源,对广东汉剧怀着深沉的热爱。身患疾病的他在新戏的筹备排练工作中仍然十分投入,浑然忘我。他讲述了许多身为艺术第一线工作者的心声,对于汉剧的传承问题更是痛心疾首,言语间透露出一种庄严的使命感,一种舍我其谁的大师风范。

对话汉剧演员

湖北武汉分队来到武汉市人民剧院,在欣赏了《插野秧》《挡马》《梅龙镇》《未央宫》等汉剧剧目后,采访了在剧中饰演焦光普的胡梓煜与饰演杨八姐的余琪菲,以及如今担任讲师的汉剧名丑杨谟超老先生,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与交流。

赴湖南常德分队也于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分头采访了六位汉剧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他们年少时与汉剧结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多年艰苦的训练,才得以登台演出。凭借着满腔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劲儿,一步一步坚持到今天。谈及汉剧发展的现状,他们都表示了一定的忧虑,尤其是接班人问题,同时缺乏固定的剧场和经费有限等,也对汉剧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汉剧表演的热忱,也对汉剧进一步的发展充满希望。

赴陕西安康分队观看了剧院的彩排

传统乐器与西洋音乐的碰撞,用“世界模式”演奏出中国韵味是安康汉剧研究院的创想之一

拜访汉剧保护中心

各实践队都拜访了实践地当地的汉剧院或汉剧保护中心,对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各负责人为我们介绍了当地政府对汉剧的保护与支持,汉剧院自身对剧目的创新,“汉剧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汉剧推广活动的开展情况等信息。

综合来看,汉剧事业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但商业化意识不足,受众主要为老年人和农村居民,在吸纳新鲜血液,吸引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实现创新发展,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等问题上,仍面临困境。

街头调查

实践队成员走上常德、武汉、梅州和安康街头,与当地居民零距离接触,倾听广大群众对汉剧的心声。我们发放的问卷内容包括对汉剧的了解、喜好、观看频率、对汉剧前景的看法等方面。

四个城市的问卷结果显示,政府近年来在保护、推广汉剧方面的努力有一定成效,但居民总体对汉剧了解并不多,爱好者较少,在文化多样性和商业化的冲击下,更多人被现代娱乐向作品吸引。这反映了汉剧乃至许多传统艺术在现代发展之路上的无奈,亟待相关机构、政府和大众的正视和努力,在继承与创新中取得平衡,任重而道远。

各实践地的汉剧院或保护中心的负责人介绍当地汉剧保护情况

可能是老一辈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也可能是如今被遗忘在深街小巷里
吚吚哑哑的低吟浅唱,
民族瑰宝也好,
被时代遗弃也罢,
它总是带着时代的印记
一次次淌过历史滚滚洪流,
只不过到达这个时代变得慌张无措无处安放,那么,请让我们一步步接纳,
让它融入这个时代这个社会,
也能继续通往下一个变化万千的时代而不迷茫。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遇见汉剧艺术家们,
到汉剧的世界走一走,
像是做了一场万花筒般色彩斑斓的梦,
更像是像是游历了壮丽的万水千山,不愿忘怀。但愿我们都能执着于心中的那份热爱,
守护内心的净土
愿戏剧以及像戏剧一样的,
所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都有美好的未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