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位于汉江之滨的陕西省安康市提出了“汉剧兴市”的发展战略,如今该市正在以保护利用汉剧等传统文化遗产为抓手,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这一切对于现任安康市汉滨区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院长的袁朝玲来说,有着超过常人的激动和喜悦,因为这不仅与她当初的多方呼吁有关,而且在她的带领下,安康汉剧团从名存实亡的情境下成功脱困,“汉调二黄”这一古老的剧种在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后愈加焕发出生机。

汉调二黄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传于汉水流域,扎根于安康大地,解放初期,为了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它是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之一、京剧的先声,在历史上曾屡创辉煌。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汉剧走向低谷。到了世纪之交,全省13个汉剧团纷纷解散,安康汉剧团虽然成为保存汉剧薪火的唯一团体,但人心已散。剧团面临被撤的命运,汉剧走到濒临灭绝的边缘。

这一切,让从小生活在汉剧世家的袁朝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1年,袁朝玲成为安康汉剧团团长。“当时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糟。”回忆当初袁朝玲记忆犹新:“简陋的办公室,全团40多人,能正常到岗的也就几个领导。不仅如此,团里的水电费已经挂账3年多,还外欠近20万元的工程款……”

面对风雨飘摇的剧团,袁朝玲首先对在册职工挨家挨户拜访,倾听他们的意见,动员他们回团上班。与此同时,袁朝玲多次将老一辈艺人们聚在一起,向他们汇报自己抢救汉剧的设想,邀请他们出山。“正是这份执著和认真,打动了我。”汉调二黄传承人王发芸这样说。王发芸老人曾动过较大手术且因静脉血栓堵塞多次住院,然而在袁朝玲的感召下,凭借着对汉剧的热爱,她不计报酬,随叫随到,坚持做好汉剧的传帮带。

“呕心沥血、认认真真、敢打敢拼、勤勤恳恳。”与袁朝玲共事15年的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副院长袁小龙用这4个词来形容袁朝玲,他至今还记得,为了抓排练、跑场地、找苗子、办活动,袁朝玲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汉调二黄上。

功夫不负苦心人,袁朝玲不仅让汉剧团活了过来,2002年10月该团以一出汉调二黄现代戏《枇杷村里镇长哥》在第三届陕西省艺术节上惊艳亮相,并由此促成了当地政府全面启动“汉剧剧种保护工程”,明确为汉剧传承及业余班社发展提供政策、资金上的扶持。2006年,汉调二黄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袁朝玲带领汉剧人抢抓机遇,加快艺术生产步伐,全力打造精品型剧目。在当年举办的陕西省百县千场农村文艺调演中,她组织的以汉剧为主的安康地方节目获得好评。

2010年,安康市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在将剧团全面推向市场和稳定传承人队伍的重任前,袁朝玲一边做职工的思想工作,稳定大家情绪,一边一次次地向安康市、区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最终,安康设立汉调二黄研究院,汉剧团改制为安康汉水文化演艺公司,实现了体制改革和剧种传承的双赢。

“工作好不好,要看‘火车头’。”在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汪涛看来,如今人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汉调二黄研究院不但有朝气、有干劲,全院60人更有着为了汉剧发展的团结和齐心协力,这离不开袁朝玲的示范和带头。

2013年9月,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新一批65名汉剧童子班学员入学,传承后备军愈加壮大。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省京剧院及其他院团的扶持帮助下,下功夫培养新一代汉调二黄接班人,成为袁朝玲和她的同事们的重要职责之一。如今在安康,无论是街头广场上的自娱自乐,还是学唱、演出的专业机构里,汉剧之花愈加灿烂。“我们要做新时期敢于担当的汉调二黄引路人。”袁朝玲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创作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的好作品,更好地服务群众。”

袁朝玲(左一)与民间艺人一起研究汉调二黄

袁朝玲(左一)与民间艺人一起研究汉调二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