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安康派实力最为雄厚,成为陕西汉调二黄大本营。吸纳关中、商洛、汉中及湖北交邻地区的艺人,集各家之所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唱腔、表演细腻娓婉与粗犷大气并存;道白以中州韵、陕西话(安康话)为主,并以紫阳官话加工上韵运用于现代戏演出;音乐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调,更具乡土气息;与其它流派相比,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早在清代康熙、乾隆之交(1730年前后),安康已有二黄戏班演出活动。从城内庙台、乐楼记载清道光初年以来,有仁丰班、裕泰班、鼎泰班、广泰班、喜泰班、贵泰班、兴汉社等,多数来自汉中,少量来自西安。有的班社经安康去往湖北竹溪、房县一带。此后的清咸丰十年(1860),范仁保自湖北房县大觉寺率瑞仁班达到安康。因安康原有唱调属汉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调带有鄂西北方音,人们备感新颖,一时随习者甚伙。范氏立足安康,开办科班,培养了瑞、彩、方、盛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杨金年系统十六字科班之外又一支新生力量。安康派基础实由杨、范两大支派混合而成。

建国以后,陕西省及安康地方党政领导对汉调二黄剧种的抢救、发掘、继承和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将安康汉剧团收为省属国营剧团(由安康专署代管)和拟编制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四团、计划成立省汉调二黄剧院,以及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确定在安康举办等等。省文化局特别设立安康戏曲发掘组,抄录汉调二黄传统剧目,彩绘脸谱,记录整理源流沿革、艺人传略、班社活动等大量文字和曲谱资料,为剧种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安康十县皆建有专业演出团体,城乡业余活动十分活跃。誉称“汉调二黄之乡”。改编和新编剧目《打龙棚》、《黄天荡》、《清风亭》、《马大怪传奇》、《板桥轶事》等在外界具有一定影响。

安康汉调二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