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退休的老翁老婆婆聚在舞台前,沉醉地看着台上的花旦、小生字正腔圆地演绎花鼓戏。台上的演得英姿风发,台下的听得如痴如醉。放眼台下,偶尔几个黑发的只是陪伴耆英们去看戏的孙子辈。
花鼓戏,在那个娱乐节目稀缺的年代,风靡大地千家万户。逢年过节、生日喜庆,你能够请来一个戏班到你家演一出戏,你就是当地的土豪;能请父母双亲到戏班看一回大戏,你就是个标准的孝顺仔。花鼓戏文化曾几何时就象征着民间娱乐文化。随着电视、电影甚至互联网等新兴家庭娱乐节目的普及,花鼓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逐渐成为以老人为主要观众的“老人剧”。
小的时候几乎没有听说过有花鼓戏。到高中了操场上突然看见一般天仙配连环画。那个美啊!
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美的戏与画面。因为外婆辈偶尔哼哼花鼓戏,其实都是格外小心的怕被别人听见,那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的残渣余孽。看小人书,也战战兢兢的,书的持有也也被吓得半死,什么情况你懂的。后来光明正大的看了《唐伯虎点秋香》,那时候的感觉比当今想成为韦小宝的欲望还强烈。花鼓戏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戏剧,还珍藏着许多人小时候的幸福回忆。
拥有如此厚重文化底蕴、艺术功底的花鼓戏,难道就这样在花花世界的娱乐洪流中被淹没?花鼓戏如何打破老人剧的窘境?从近年来花鼓戏的市场化发展来看,当今的花鼓戏大师们可谓费煞思量、精益求精,很努力地争取更多更广的观众群体,花鼓戏表演上也出现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新变化。大家都在努力地打破老人剧的窘境。结合自己的一些见闻、感受,敬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打破花鼓戏窘境的看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现在有钱玩摄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活跃的年轻摄影师。按常理,他们未必愿意接触花鼓戏,因为目前社会上的共识花鼓戏是老人观众占绝大多数,年轻人听花鼓戏好像有点“小老头”的感觉。常常在拍摄现场,就有好几位年轻摄影师。他们未必懂得欣赏花鼓戏,但花鼓戏华丽的戏服、武戏中精彩的动作、文戏中演员面部表情的大特写,都深深地吸引住年轻摄影师们的镜头。
除了摄影,现在年轻人喜欢玩的微视也可以作为引导青年观众走近花鼓戏的切入点,说白了,只有用年轻人喜欢的玩意入手,才有可能为花鼓戏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
花鼓戏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形象的包装要更华丽、可抢眼球
我观看过多个剧,花鼓戏,黄梅戏,粤剧和花鼓戏。说实话,我们的花鼓戏与其他相比,花鼓戏的重量是国家级的,延续至今以后也不会消亡,但只是已经进入老年化,估计以后永远都是一种老年化状态。花鼓戏与日本剧比,谁更好看?我希望比日本的歌姬剧好看多了。但为什么中国盛行的电影中总是很友好的描述日本的歌姬,总是那么多的篇幅描写日本人的歌舞?日本的影视能吸引相当一部分的年轻观众呢?之所以能吸引中国和日本的年轻观众,日本文化人的包装功劳最大。
日本剧有什么比我们的花鼓戏优胜?是它的服装,是它的舞台背景,是它公演前的宣传海报。说白了就是日本剧的包装和宣传。剧中演员的服装华丽、抢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的经济,肯投入服装的档次、视觉效果自然有保证。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也上去了,我们的花鼓戏团尤其是省级的花鼓戏团完全有经济能力改善我们的服装、道具。我看7月下旬在南海影剧院公演的粤剧《国色天香》就做得相当不错,不但服装华丽,而且舞台背景也相当漂亮,给观众的视觉享受非常好。相信如果能从摄影、微视等方面把年轻人引过来,他们也会喜欢该剧营造的视觉享受。花鼓戏亦如此。
花鼓戏的宣传海报也要与现代接轨。在保留花鼓戏的基本元素基础上,海报的表现手法可更多地参考电影大片的思路,用抢眼球的海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入场,令他们觉得进剧院看花鼓戏也是一件很潮的事情。
花鼓戏的确好听好看,但实在不敢恭维,如今的题材几乎没有了,更谈不上有金品出现。
花鼓戏的确好听好看,但要融合更多能吸引年轻人眼球的新题材
传统粤剧的题材绝大多数是源自历史故事,如《帝女花》源自明朝长平公主与驸马周世显的爱情故事,《小周后》源自南唐后主娇妻小周后(后来被赵光义强暴那位)的悲惨故事。历史故事的题材固然有文化底蕴和更高的内涵,但未必是多数年轻人看得懂、有共鸣的。创新花鼓戏的题材,是花鼓戏打破老人剧窘境的另一关键。很高兴看到湖南的花鼓戏艺术家已经有这方面的认识和行动。粤剧《国色天香》一剧就是现代琴趣的故事题材创新的一个成功例子。该剧使用年轻人更易接受的神话故事题材,用神话故事讲述一段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我觉得该剧的创新非常成功,老年观众爱看,对年轻观众来说也有看点。如果再仿照电影的模式,全频道都是抗日的剧本,即脱离现实又毫无益处,也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