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一套收录了湖北花鼓戏名角——胡新中、李春华、孙世安、吴培义等艺术家演唱选段的《湖北花鼓经典唱腔集锦》“卡拉ok”DVD光碟面向全国出版发行。当天,《花鼓戏唱腔精粹·杨礼福作品选》也与读者见面。它们填补了传统戏曲花鼓戏唱腔音乐研究史上缺少系统研究资料的空白。

此举对湖北花鼓戏而言尚属首例。发起并实施这两项工作的是建团至今60年来一直坚守在县级市——湖北省潜江市的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沉甸甸的光盘和书籍,承载着几代湖北花鼓戏人对传统戏曲保护传承的心血和希望。

院团:出人出戏才能留住观众

谈起此次出版发行花鼓戏影音资料和书籍,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党委书记吴培艺感慨颇多:“楚剧、汉剧、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地方剧。其中花鼓戏最接地气、最易传唱。但近些年,文化形态和艺术载体在前行,传播渠道和方式方法在更新,原本底气十足的‘土花鼓’没能及时借助先进传媒工具和手段传播。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我们在经济基础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出版了这套影音资料和书籍,希望促进该剧种音响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在全社会普及花鼓戏声腔,促进地方戏的传承和发展。”

自18世纪以来,曾“沿门乞讨流浪苦,穿街过市唱花鼓”的“沿门花鼓戏”在走过了200余年的风雨后,如今已走进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作为本剧种的典型代表,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唱得响亮、演得辉煌。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戏剧院,拥有1位国家一级作曲和4位国家一级演员,其中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仅改革开放以来,该院便有《家庭公案》、《原野情仇》、《生命童话》等10多台精品剧目先后赴省进京、被选调全国赛演,连续夺金摘银、斩获艺术大奖。胡新中、李春华、孙世安、吴培义等花鼓戏表演艺术家相继荣获文华表演奖、梅花奖等各类大奖。

金灿灿的奖杯背后,带头人吴培义功不可没。他二十年如一日、将全部身心投入花鼓戏事业,以出人、出戏为根本,让人才、剧目、剧团并行发展,不仅让花鼓戏唱到了世界舞台,也将“潜江市花鼓剧团”这一原来的县级剧团打造成了如今的省级“实验花鼓剧院”。2011年,花鼓剧院又被确定为国有公益性非遗保护传承机构——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

政府:思想重视才能行动落实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花鼓戏的发展,加强湖北省实验花鼓戏剧院的建设,加大花鼓戏剧目生产和人才培养力度,成绩显著。

全国人大提案委原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原主席王生铁是一位花鼓戏戏迷。6年前,他来潜江视察工作,在观看了一场花鼓戏老艺人演出后,他对当时的潜江市委书记和市长说:“花鼓戏是宝贵的民族文化,你们如果把它搞丢了,我要向你们问责。”2008年,在王生铁的倡导和推动下,湖北省政府在全国率先颁发了《关于保护和发展湖北地方戏曲的通知》,并设立了湖北地方戏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近6年来,该专项资金先后资助了近百个地方戏项目,涉及新剧目创作、传统戏整理改编、戏曲人才培养,以及地方戏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等。据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严荣利介绍,湖北省文化厅连续6年举办全省性的地方戏保护活动,如湖北地方戏艺术节、花鼓戏艺术节、地方戏演员比赛等。在此基础上,还选拔、推荐、评选了一批传统戏曲类的非遗项目进行再保护。此外,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近3年来连续开办了6个花鼓戏班,定向为湖北省各地的花鼓戏剧团培养人才。

“只要你喜欢花鼓戏,不限区域、不限性别,年龄在70岁以下的戏迷均可报名参赛。”这是今年7月潜江市首届“戏迷潜江”花鼓戏业余声腔电视大赛的宣传语。在潜江,绝大多数的文化活动都和花鼓戏有关,唱花鼓戏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和当地最时髦的文化生活。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从“戏道”“戏制”“戏魂”“戏才”“戏窝”“戏迷”6个方面总结花鼓戏发展的潜江经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潜江花鼓戏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这样一个‘戏窝子’里,‘唱响潜江’‘舞动潜江’‘戏迷潜江’等与戏有关的文化活动数不胜数。更为重要的是,一代代花鼓戏人亲近民众、扎根本土,这就是花鼓戏在潜江常演不衰的法宝。”

戏迷:看戏、爱戏、视戏如命

这些年来在很多地方,戏曲每每受各种冲击而日益萎缩,最明显、最严重的表现就是观众日益稀少。但在潜江记者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这里的老百姓看戏、爱戏、视戏如命,随处都能看到花鼓戏演出。年节农闲、宗祠结社、开业庆典要请上几台花鼓戏,平时宴客酬宾的乐队也少不了来上几段。

在潜江,爱看戏的绝不仅仅是中老年人,许多青少年花鼓戏迷自发组织了“花鼓戏后援团”“戏迷帮”,他们定期举办戏迷沙龙,还在各大网络论坛里热烈讨论花鼓戏艺术、发布花鼓戏演出信息等。

人们对花鼓戏的这份热爱,既来源于“戏窝子”的历史传承,也和当地花鼓戏人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培养观众密不可分。

没有他们的坚守,就没有花鼓戏的今天,一大批花鼓戏老艺术家几十年来从未离开过舞台。11月16日、17日晚,由胡新中、李春华、孙世安、吴培义、杨礼福等花鼓戏名家联袂演出的名家名段演唱会在潜江剧院连演2场。现场观众爆满,不仅有来自潜江本地的市民,也有来自天门、仙桃、监利、洪湖、荆门等江汉平原城乡的观众,还有武汉、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专家和戏迷。演至精彩处,观众一句一鼓掌、台上台下齐开唱,大家对花鼓戏名家的青睐,堪比“粉丝”对影视名星的追捧……10岁的蔡米佳是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花鼓戏班的一名学员,为了观看这场演出,她和全班27名同学一起从武汉来到潜江,高水平的表演更加坚定了她学好花鼓戏、唱好花鼓戏的信念。“在学校每天都要练功6小时,有时候累得站都站不住,但不管多累我都不会再抱怨和偷懒,因为将来我也要像台上的爷爷奶奶那样唱戏给大家听。”蔡米佳说。

一批批花鼓戏新生力量正在成长,定向培养演员等新机制保证了艺术人才的不断代。2006年,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与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联合招收培养了一批花鼓戏大学生青年演员。2010年,以这批“80后”“90后”花鼓戏新秀为主演队伍,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生命童话》被选调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编剧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舞美奖等多项大奖。其中年仅21岁的青年主演丁明安成为“九艺节”年龄最小的获奖演员。

专家:花鼓戏如何走向明天

群众的爱好只代表了普及,如果没有提高,地方戏的生存状况还是会每况愈下。花鼓戏人开始思考:花鼓戏如何走向明天?

刘红上世纪90年代曾在原潜江市花鼓剧团工作,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香港道乐团团长。在他看来,虽然传统艺术面临冲击,但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也同样面对生存问题,各艺术种类都是平等的。“传统艺术不可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处于竞争的劣势。在当前剧团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花鼓戏要坚持自己原生态的音乐,要重‘土’,即重视本土本乡的本真旋律,保持艺术特色。”他说。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粤北十分赞赏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出版发行花鼓戏影音资料和书籍,他认为,声腔艺术和音乐艺术是戏剧的支撑,是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标志。如今想掌握这些精髓必须依靠系统的教学,而不能仅靠传统的口传心授。花鼓戏一直都缺少成体系的乐谱,这套资料填补了业界的空白,将成为花鼓戏学习和传承的教材。他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地方戏剧种的传承资料出现,还希望国内艺术院校多开设地方戏专业。

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编剧家沈虹光也是一位花鼓戏戏迷,她对花鼓戏有着这样的期望:戏曲的繁荣依赖于民间的广泛传播,花鼓戏要秉承历史传统、研究市场发展新特点,始终关注基层和民间,唱出百姓心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