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只知有赣剧、采茶戏,其实,以我市为中心的新余花鼓戏,呈辐射状,向东流入清江、新干、丰城,向南蔓延至峡江、吉水、吉安,向北衍至上高、高安,向西倒流万载……新余花鼓戏历史久远、师承清晰、剧目繁多、声腔强大,其势荡荡若渝河之水,远在抚州的乐安亦有其浪迹。
起源
新余花鼓戏来源于“赣中花鼓”,初名叫“花鼓灯”,后叫花鼓戏或花鼓班。它形成于清乾隆时代,盛行在清末民初,经过民间“灯彩”的阶段,再与其他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变成由单台戏(一个演员独唱)、对子戏到三小戏的演出,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清末的新余,人口衍繁至31万之众。其中一批小手工业者与小农亦农亦艺,有的逐渐弃工弃农而从艺,使花鼓戏获得了一批为数不少的艺人。再者,每逢年节或庙会、或赶墟,又有演年戏、庙戏、墟戏的乡俗,花鼓戏便借此而风靡渝州南北。
剧目
新余花鼓戏是江西的大剧种,新余花鼓班所拥有的剧目近二百多出,其中,处于花鼓灯早期,带着生活水露、原始活力的小戏剧目有一百六十多出。新余花鼓戏最早的剧目主要是旦、丑小戏。其剧目的唱词、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既通俗易懂,又诙谐风趣。
由于吸收外来剧目与发展本剧种独有剧目,才使得这路花鼓拥有单台、对子三小;半班、大本、连本及旦戏、丑戏、生戏俱全,或喜、或悲、或正,风格迥异、自成体系的众多剧目。代表剧目有:《三伢仔锄棉花》《补背褡》《卖花线》《王先裁衣》《算命》《看相》《破产记》等。
新余花鼓戏不但吸收了不少外来剧目,而且还发展了很多本剧种的独有剧目,这才形成了单台戏、对子戏、三小戏、半班戏、整本大戏和连台本戏等形式多样,生、旦、丑行当俱全,有悲、有喜、悲喜结合,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演出剧目。
曲解
新余花鼓戏的初期多为一戏一曲,音乐、唱腔大多来自民间小调,主要有宫调式和徵调式两种。一般分为上下两韵,过门短,上口快,旋律简洁,轻松活泼,抒情逗趣。
新余花鼓戏的曲调丰富,有二百余种之多,如:“十调扫坟”“十杯酒”“纱窗外”“十打”“十八变”等。早期新余花鼓在演出时,伴以击鼓。其鼓为长条形,背在腰间。后嫌其单调累赘,便把腰鼓丢掉了,演出时只用一个梆子,两把二胡(一正一反),没有其他打击乐,人称老花鼓(亦称丝弦班)。后来因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乐队才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