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龙泉市道太乡锦安村。位于村中心的大帝庙里传出一阵一阵撩人的鼓乐唢呐之声,锦安花鼓戏即将在这里开场。全村五百余号人,早早吃了年夜饭,起码有半数以上的人来到了这里看花鼓戏。庙堂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雪亮的电灯下,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一个大圆圈。欢声笑语中,戴红色小生帽、穿红色长袍、拿一把大折扇的“大相公”闪亮登场。饰演“大相公”的是锦安花鼓传承人吴金清。
“嗒!嗒!苔!苔!”鼓板一响,鸦雀无声。“大相公啊年长十八九,天天街坊走,吃了不少豆腐酒……”吴金清张开掉了两个门牙的嘴巴,声音略带沙哑,继续调侃独白:“嗨!风流浪子,浪子风流!老头子叫我攻书,好比牵牛上树;爹娘叫我喝酒,好比溪水灌田。前日去舅舅家作客,看见表妹姿色十分美貌,心中非常喜欢,就想她做我的新娘。听说表妹今天要来花园赏花,小生我前去花园等她前来相会是也。”观众中发出一阵欢笑声。
锦安花鼓戏起源于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由一支来自安徽风阳的花鼓戏班传授,距今已有640余年历史。
明朝初年,朱元璋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谋生的方式离开风阳府。
明清两代,风阳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早、三年蝗虫灾不断”的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人组成很多花鼓戏班外出卖唱乞讨。一个流落于浙江一带的花鼓戏班来到龙泉县道太乡锦安村,遇上风雪交加,山高路陡,无法前行。锦安村百姓热情好客,对这个花鼓戏班艺人照顾周到,戏班艺人就将凤阳花鼓戏传授于锦安百姓。
锦安花鼓戏演唱的曲调丰富。它源于凤阳当地的民间小调,又吸收了全国各地精彩的俚语,具有民族音乐的典型特征。艺人们在乞讨卖艺时,即兴将平时所熟悉的歌舞曲调加以利用,并吸收当地民歌精华,经长期融合而颇具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变成一种新曲调。
锦安花鼓戏故事情节相当简单。春暖花开时节,某日,花花公子大相公邀富家千金姜小姐到花园幽会。两人刚刚碰面,非常不巧,花鼓公和花鼓婆两个不速之客“迟不来,早不来,碰头碰脑碰进来”,惹得大相公非常恼火,欲即刻赶走这两个乞丐。可是幽默风趣的花鼓公却不气不恼也不走,还厚着脸皮要求大相公出银子请他俩上演一场花鼓戏。于是,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插科打诨,唱唱跳跳,历时一个小时,就成了一台热闹花鼓戏
后来,锦安人每年春节前后必演花鼓戏,元宵节定要烧灯,即停止演出。期间除本村外还到周边村庄演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